適應性水平

適應性水平

在環境心理學中,適應性水平是個體在某一環境中感受到的刺激的最佳水平。適應性水平的評價與環境刺激的強度、多樣性和刺激模式相關,同時也受到個體過去經驗的影響。

中文名稱適應性水平
英文名稱adaptation level
定  義指地圖在不同環境中和特定要求下的易讀性水平。
套用學科測繪學(一級學科),地圖學(二級學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適應性水平
  • 外文名:adaptation-level 
一、適應性水平,二、適應水平理論,最佳刺激,適應與調整,

一、適應性水平

在環境心理學中,適應是指在環境發生改變時,個體改變對環境的感知和行為反應,適應的程度即為適應水平。
對一個特定的環境來說,個體如何對其進行評價和反應,會部分取決於該環境和個體適應水平的相差程度,環境與個體的適應水平相差越大,個體對此環境對此環境的反應強度也就越大。

二、適應水平理論

沃威爾 (Wohlwill)借鑑了赫爾森(Helson, 1964)關於感知覺的適應水平理論,提出了環境信息的適應水平理論。根據適應水平理論,阿爾德曼(Altman,1975)提出,人們可以通過某些技能調整自身以適應環境。沃威爾認為,適應水平理論可以用於解釋環境中的各種刺激對行為的影響,包括溫度、噪音等。
沃威爾認為,適應水平理論至少適合解釋三種環境行為關係:環境中功能的感覺刺激輸入、社會刺激輸入和環境的改變運動。太多或太少的感覺、社會信息,以及環境變化,都不是人們所希望的。該理論提出這三種刺激在三個維度水平上變化。第一個維度是強度(intensity)。正如前面提到的,環境提供的信息過多或過少都會引起心理不適。例如噪音太多會讓人易怒、不愉快;然而一點聲音都沒有 ,哪怕只是很短的時間(5~10分鐘),也會讓人不舒適。
第二個維度是刺激的多樣性(diversity)。環境提供的信息多樣化可以激起人們的好奇心,提高喚醒水平。並鼓勵個體對它進行探索,從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但是太複雜的刺激則會起到相反的作用。適應水平理論認為,多樣性在中等水平上是最好的,更具有吸引力,能夠引起愉快情緒。
第三個是刺激的模式(patterning),或者是環境提供信息的組織結構(structure)和不確定性(uncertainty)對知覺的限制。如果刺激是完全無組織的,例如,一個持續且單一的聲音帶來的干擾就很大。如果刺激過於複雜,個體對它無預測能力,也會帶來很大的干擾。

最佳刺激

適應水平理論指出,環境提供的刺激有一個最佳水平,然而由於每個人過去的經驗不同,所以要求的最佳水平也不一樣。例如,生活在高海拔地區的人,可以適應在氧氣很少的條件下生活,而一般人在這種環境中則會感到不舒適。又例如,長期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對擁擠的忍受度要高於在郊區生活的人。然而,如果郊區居民到城市生活一段時間後,對擁擠的忍受性會逐漸提高。沃威爾把這種最佳刺激水平的改變成為適應(adaptation),它是指當環境改變時,個體改變對環境的反應。

適應與調整

沃威爾的“適應”與索南菲爾德(Sonnenfeld,1966)提出的“調整”(adjustment)有所區別。調整是指個體改變與之相互作用的環境,讓環境適合個體的生存。例如,在高溫環境,適應是個體通過出汗等生理機制進行調節,逐漸習慣這種溫度。而如果個體少穿和穿薄一點的衣服,或安裝空調,降低皮膚溫度,這就是調整。在早期,對於環境的改變,人們更多的是採取適應的策略;而隨著科技的發展,調整成為主要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