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新羅使是日本派遣新羅的使節,特指公元668年以後派往統一新羅的使節。779年(寶龜10年)為最後派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遣新羅使
- 時間:668年
- 實質:日本派遣新羅的使節
- 發生時間 :公元688年-779年
- 所屬國家:日本
其他信息,經過,航路,
其他信息
日本與朝鮮半島早期的交流資料不充分,僅可由史書等材料中的若干線索推測。廣開土王碑中有“而倭以辛卯年來渡海破百殘,新羅以為臣民”(缺字可能是“任那”或“又破”等字)字樣,說明西元四世紀倭國可能擊敗百濟並使新羅服屬(關於此碑文存在爭議)。
南朝宋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倭王“珍”(反正或仁德天皇)遣使入朝,“自稱使持節、都督倭百濟新羅任那秦韓慕韓六國諸軍事、安東大將軍、倭國王”(宋書列傳第五十七),可能說明當時新倭之間存在一定交流關係。日本書紀記載,六世紀時新羅真興王滅伽耶後,與倭國關係極為緊張,但仍就任那的朝貢等問題向其派遣使者。倭國推古天皇和皇極天皇也向新羅派遣使節(高向玄理等)。
白江口之戰唐與新羅聯合滅百濟後,唐倭關係緊張,倭國開始頻繁派出遣新羅使。當時風傳唐將征伐日本,而668年唐滅高句麗後,新羅也感受到唐的壓力而產生危機感,故二者產生了共同利害關係,開始頻繁交流。另外當時日本引入大陸的先進制度文化的渠道有限,希望藉與新羅的交流獲得先進技術並調查國際形勢。當時新羅以朝貢形式向日本派遣使者。
經過
然而,新羅統一朝鮮半島後國家意識高漲,尋求與日本的平等關係,不滿於被日本視為屬國,故兩國關係惡化。735年訪日的新羅使節告知日本新羅改國號為“王城國”後,日本朝廷譴責其擅自改變國號並驅逐使者。此時期,渤海國成立,新羅與唐的關係恢復,渤海向日本派出使節,也對新日關係產生影響(參見遣渤海使、渤海遣日使)。次年(736年),日本向新羅派遣大使阿倍継麻呂,但未受到外交使節的相應待遇,故日本朝廷前往伊勢神宮祭祀,獻上供品,報告新羅的無禮並祈禱降服之。之後的一段時期,新羅來日使臣到達大宰府後即被勒令歸國,不得入京都。
752年,新羅王子金泰廉等七百餘名新羅使節訪日並朝貢。據推測此使節團帶入大量黃金,被用於奈良大佛的塗金。新羅採取朝貢的形式的意圖不明確,一方面可能是考慮到唐與渤海間關係等國際形勢發生變化,欲緩和極度緊張的兩國關係,另一方面是希望獲得實利。
但是次年(752年)發生了日本遣唐使大伴古麻呂與新羅使者爭奪席次的事件。此年日本使節到達新羅後,被認為傲慢無禮,未得見王(景德王)而歸(三國史記)。大師(太政大臣)藤原仲麻呂聯合渤海,準備了軍船394艘和四萬零七百人的軍隊,準備遠征新羅,但此計畫因其與孝謙天皇不和及渤海方面情況有變等原因而流產。
據日本後紀,780年,正式的遣新羅使廢止。之後為探問遣唐使的訊息曾數次向新羅送出使者。
航路
遣新羅史的航路正史中少有記載,但可由萬葉集卷十五中736年阿倍継麻呂大使一行的歌詠中得到線索。
一行由難波渡口出發,進入瀨戶內海,途經風早浦(今東廣島市)、倉橋島、分間浦(今中津市)到達筑紫館。之後經韓亭(唐泊、能許亭、今能古島)、引津亭(今志摩町)至狛嶋亭(今神集島),經壹岐島、淺茅浦、竹敷浦(皆在今對馬市)前往新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