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創作背景,點評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遣憤
聞道花門將,論功未盡歸①。
自從收帝里,誰復總戎機②。
蜂蠆終懷毒③,雷霆可震威④。
莫令鞭血地,再濕漢臣衣⑤。
作品注釋
①【李注】《通鑑》:永泰元年十月,郭子儀使白元帥光精騎與回紇將藥葛羅,追吐蕃於靈台西原,大破之,又破之於涇州東,於是回紇都祿督等二百餘人入見,前後贈賚繒帛十萬正,府藏空竭,所謂“論功未盡歸”也。
②王猛辭表:“總督戎機,出納帝命。”【李注】吐蕃敗去,京師解嚴。時魚朝恩統神策軍,勢寖盛。“誰復總戎機”,蓋諷中人典兵,而任子儀之不專也。
③《左傳》:“君無謂邾小,蜂蠆有毒,況國乎?”《通俗文》:“長尾為蛋,短尾為蠍。”
④《漢·賈山傳》:“人主之威,非特雷霆也。”
⑤《左傳》:齊侯誅屢於徒人費,弗得,鞭之見血。于慎行曰:初,雍王見回紇可汗於黃河北,責雍王不於帳前舞蹈。車鼻遂引藥子昂、李進、韋少華、魏琚,各榜捶一百,少華、瑤一宿而死。漢臣鞭血,正記此事。【張注】公追憶回屹助討朝義時,其肆毒如此。今助討吐蕃,毋再濕漢臣衣可也。觀一再字,可見舊注引《漢書》禁中非刑人鞭血之地,於此無涉。王嗣奭曰:子儀說花門同逐吐蕃,而論功猶未歸去,則其觖望可知。子儀身系天下安危,而有事相之,無事棄置,所以外夷輕視中國,公甚惜之,故云“自從收帝里,誰復總戎機。”回紇毒如蜂蠆,若元戎得人,可震以雷霆之威矣。
創作背景
黃鶴註:此當是永泰元年(765年)作。郭子儀與回紇再盟以破吐蕃,正在此年。
點評鑑賞
《杜臆》:
此正發前篇(按指《近聞》)末盡之意。花門同逐吐蕃,而論功來盡歸,其觖望可知。
《義門讀書記》:
言肖自強以定難,勿復乞師小夷,致宮臣有鞭血之辱也(“雷霆”三句下)。
《杜詩詳註》:
黃生曰:題雲《遣憤》,憤人主蔽於近幸,不任元戎,而使花門得行其肆橫也。總戎,指郭子儀。蜂蠆,指程元振輩。望代宗一震雷霆,以去讒佞耳。按:此說稍異,不如《杜臆》。……四紇方矜功邀賞,而總戎又不得其人,此皆時事之可憤者。
《讀杜心解》:
言之哀痛,字字披瀝,聞者能無動心。
《杜詩鏡銓》:
可當奏章,結句幾於痛哭流涕。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天寶三載(744年),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後寓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生活狀況有較深的認識。及安祿山軍臨長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後逃至鳳翔,竭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不久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旋棄官居秦州,未幾,又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舉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繼承《詩經》以來注重反映社會現實的優良文學傳統,成為古代詩歌藝術的又一高峰,對後世影響巨大。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