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去的山寨

遠去的山寨

《遠去的山寨》不僅從秀麗瑰奇的自然風光中展示出西南之大美,而且從山水、牧場、梯田、文化、歌舞和當地土著居民的心靈世界向世人傳遞著一種久違的恬淡、淳樸、溫馨和永恆的快樂。同時,作者還深刻地闡述了自己對旅行的理念,領悟出自然的和諧與智慧的完善會使人們堅強、完美、幸福。

基本介紹

  • 書名:遠去的山寨
  • 出版社:青海人民出版社
  • 頁數:230頁
  • 開本:16
  • 作者:耿占坤
  • 出版日期:2013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2504537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遠去的山寨》是一部深度介紹邊疆少數民族文化的遊記類佳作。作者以一個旅行者的身份,用樸實、流暢、生動的語言,將所見、所聞、所感如實地記錄下來。

圖書目錄

旅行的理念(序)
一 大山深處的紅瑤情歌
少見的“各族”自治縣
不走的群山
“吊腳樓
像油茶一樣香
消失和正在消失的
紅衣似霞
“能人”王福幸
山歌之夜
流動的夜色
瑤家妹子蒐集的情歌
二 龍脊上雕刻的壯錦
山道上的節外生枝
平安的山寨
數不盡的青石板台階
住老房子的人
廖艷立和她的山行旅社
作為生存藝術的梯田
重返龍勝
三 三江風雨侗鄉情
鄉村班車上的時尚苗妹
吳晏還做的穀雨茶
另一種甜中酸澀
新生命的歡迎儀式
凝固而流動的大歌
身外風雨心中情
四 煙雲苗嶺的悠悠古風
臨時改變行程
古風撲面而來
森林呵護的岜沙苗寨
參加“走姑娘”
依然男耕女織
在夢醒的邊緣
五 邊城鳳凰的故事
初識小城人
邊城興廢如流水
搗衣女的早晨
六色紛呈的一角
沱江人家
孤舟向晚唱漁歌
邊牆與城池
寄話鳳凰
六 美人谷的藏寨
美麗與驚險的旅途
溜溜康定城
獨上風雪跑馬山
美人們的家鄉
木格孟江的歌
七 雪山下的納西小橋流水
不期而遇的民間歌舞
不期而遇的好心人
小巷深深流水長
兩兄弟的“孤島藝術空間”
圖畫型象形文字:生活與自然的奧秘
空空道場或遠去的神靈
八 瀘沽湖的摩梭女兒夢
木楞房裡的炊煙
屬於遊客的夜晚
情歌孕育的土地
漫無目的地對話
在女神的百褶裙下
傳統與現代:不均勢的對抗
幾句多餘的話
追隨自由(代後記)

後記

曾有人向我提出過幾個有關旅行的問題,問題雖然直接而且也並不複雜,卻幾乎是我從未去想過的。現在看來,這些問題恰巧之於這本旅行隨筆來說具有某種有趣的聯繫和針對性。於是我決定,就把它們作為本書的後記寫在這裡吧。
在回答問題之前,我覺得有必要把“旅行”和現代時尚的“旅遊”這兩個概念作一簡單的區別。旅遊至少包括以下諸多要素:旅遊服務機構(商人)、旅遊景點(商品)、遊客(消費者)以及其他固定內容和程式。也就是說,旅遊是一種買賣雙方在契約支配下的商業行為,在這一行為實施之前,就已經有了規定並獲得認可的時間、路線、地點、價格、交通與食宿細節甚至十分明確的最終目標。那么在這種形式的旅遊中你將被契約所制約和保護,你的自由只限於協定的條款之內。其實,我對“旅遊”這個詞並沒有什麼偏見,我甚至很喜歡這個“游”字,它給人一種飄忽不定的、充滿浪漫的自由感,就如莊公的“逍遙遊”一般,只是當代旅遊的概念把這個詞變成了一種人們酒足飯飽之後無所用心的消遣和享樂方式。
……
假如有一個聲音總是不停地呼喚你,總是在你的靈魂中喚起某種無法抑制的衝動,以致使你惶惶不安,假如有一種幻像總是在誘惑著你,總是在你孤獨或寧靜之時浮現在你記憶之中,以致使你魂牽夢縈。就如傑克·倫敦的“巴克”面對荒野和月亮所聽到、所看到的那樣。那就是你生命中勝過一切的需求——自由。請相信你自己,你當毫不遲疑地追隨它而去。

序言

計多人幻想著,有一台時空轉換的機器可以把我們送到過去或者未來。但是,在這種夢想變成現實之前,我們並非毫無作為,我們能憑藉另一種更為現實的途徑來到達自己的目的地,那就是旅行。因為旅行顯示出來的空間轉移及時間的跳躍式的突進或後退,就猶如一條時空隧道。
就我個人而言,由於對未來不確定性的困惑與畏懼,我所渴望的方向是那曾經有過而且應該繼續存在的安全與溫馨——回家。
我常常為自己天性中的種種矛盾所困擾。一方面,我天生缺乏對事物的好奇心和敏感性,它使我的身心陷於一種懶惰的狀態中,另一方面,我血液中又充滿了對無拘無束浪跡天涯的傾心迷醉;一方面,我退縮型的性格經常使我意志脆弱,悲觀而又多愁善感,另一方面,我又無時不被狼的堅韌、鷹的雄健甚至綠林俠客的粗野奔放所征服。這使我對自己不知所措。
我不喜歡旅遊,我甚至憎惡那種酒足飯飽之後的遊山玩水。我常常把蘇州和杭州的景點混為一談而引人嘲笑;我曾三次去桂林,兩次乘船游江卻不知“桂林山水甲天下”意指何物。因為在所有的旅遊點,除了那些如趕廟會一樣的人潮外我一無所見。但我卻飽漢不知餓漢飢地不斷幻想我能像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漢那樣,浪跡於荒原密林和古老的山寨。那些不被世人“掛念”的自然與人將會給我無窮的安慰和喜悅。
世界之大,一個人傾其畢生無緣認識其一二。我們常常滿足於到了、看了、聽了,但是,到並不表示進入,看了、聽了也不意味著看到了或聽到了,因為進入、看到和聽到不僅是感官的事,它需要心靈的投入。
一個人可以走遍千山萬水,可以走到天涯海角,卻永遠走不出自己,走不出命運給你設定的那道低矮、稀疏的籬笆,它總在適當或不適當的時候提醒你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它提醒你,你的存在是有限的,這種有限是人生的惟一真實。我的困境在於,我總企圖去了解一些我力所不及的人與事物,理解那些我無法進入的存在方式。我從而幸福地避免了面對自我真實時的那種痛苦。我知道這是一種逃避,在思想與生活之間,我更恐懼前者。思想使人失去那生存中的單調,而單調,是歡樂之源。然而我知道,我的靈魂不是一個偉大的靈魂,偉大的靈魂可以在思想中找到歡樂,而我的靈魂卻是一個不安分的精靈,它固執地相信,在某時、某地、某些人與事物之中,它與之有著某種潛在的聯繫。我能怎么辦?
在現代物質文明之外,在草原、山寨和田野,生活依然透出自然的芬芳,我看到那恬淡、溫馨的炊煙飄向空中;在化學污染、廢氣污染、廢水污染、噪音污染之外,在這世界的某些地方依然保存著一塊塊湛藍的天、一池池碧綠的水,我聽到百靈的歌聲從朵朵白雲上飄來。那裡並不是仙境,卻有著真實的生活,有著生活中真正的歡樂。
科學與技術的落後、物質與金錢的缺乏,使某些地區、某些民族有可能保存了更加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狀態,我不知道這是人類社會的一個遺憾呢還是幸運。實際上我不是說科學和技術是沒有意義的,也不是說物質的豐富是沒有必要的,關鍵是它們以何種方式進入生活,如何去影響社會和人。如果一個社會追求科學和物質是為了恃強凌弱,是為了擴張以及為了無限地占有財富和無節制享樂,科學與物質便成了埋葬我們的墳墓。而一個民族對科學與物質的嚮往是為了追求真理,為了追求智慧的完善和與自然的和諧,這種追求便會使我們堅強和完美,就會帶來幸福。如果我們找到科學、物質與人的精神和情感協調一致的途徑,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獲得了使科學、物質與我們靈魂中的諸神對話的可能,我們的生存就不會演變為異類,我們就將自己的生命定位在自由之中了。然而我清楚地知道,我的這個烏托邦根本不會實現,因為科學、物質、金錢以及隨之而來的權力欲是無比強大的,它咄咄逼人,毫無妥協之意,它是冷酷無情的。實際上我正不斷看到,在那崇山峻岭之中,在森林與河谷之中孕育、繁衍的生活與文化正在被強大的現代社會所侵蝕,正在被“文明人”購買與出售。由於封閉才得以倖存至今的這種生活和文化,是人類的偉大財富,而這一無價的精神財富正在被商品化,正在被標價而賈。正如這個世界上已經發生過的許多先例一樣,它的消亡已是必然。這些數千年的文化與生活,那些民居、歌舞、服飾,他們的神話與感情將在一夜之間變成商人銀行賬戶上的數字。沒有人能阻止這一悲劇的發生。
在我接觸到的一些少數民族的青年中,有一些甚至羞於談論自己的民族,他們覺得自己的文化是落後的,自己的生活方式是落後的,他們不願穿自己民族的服裝,他們不願說自己民族的語言,他們不懂也不願談論自己民族那些“落後”的傳統習俗。有一些青年受僱到城市去表演自己民族的歌舞,但他們的脆弱使他們不可能擔負起傳播文化、完善自我的重任。他們所做的僅僅是一種自己掙錢並幫助別人掙錢的手段而已,幾年之後他自身便“現代化”了。這是一種趨勢和必然嗎?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進入城市之後他們便消失了。公平地說,我沒有理由過多地對那被繁華的外部世界所誘惑的年輕人說三道四,他們有追求更多財富和更多享受的權力,但這個社會是否能幫助他在這一追求過程中較少地失去一點個性呢?
我也不知道隨旅遊潮湧向草原和山寨的人流中,除了獵奇好玩之外,有幾個人傾注了自己的情感去體驗、運用了自己的理性去認識他所看到的那些生活和文化;他們除了帶去了自己的傲慢和優越感,以及在這種優越感中花去的金錢之外,他們還帶去了什麼?理解與愛嗎?我更無法猜知,這些生活在被稱之為“山野的妙齡女郎”的文化中的人們,當他們面對現代文明的迫近和強大壓力,面對身外世界的誘惑,當他們從遊客手中接過鈔票,面對這些來自不敬鬼神、不信輪迴的繁華世界的遊客時,在回望他們身後那脆弱的木屋和草房的一瞬間,他們感到了什麼,他們想到了什麼?
在這樣的時刻和處境,我常常會產生一種深深的悲哀與失望,甚至產生一種被自己的目光與想像所嘲弄的憤憤之情。然而我知道,如列維’史特勞斯所說:我在抱怨永遠只能看到過去的真相的一些影子時,我可能對目前正在成形的真實無感無覺。因為我還沒有達到有可能看清目前的真相的地步。然而事實上,這種真相不僅已經形成,並且正在改變和消逝。站在山鄉的石階上,我意識到,也許幾百年後,就在目前這個地方,面對同樣的陽光和不一樣的風,會有另外一個旅行者,另外一個回歸者,其絕望的程度和我不相上下,會對那些我應該可以看見但卻沒有能看見的事物的消失而深深地哀悼,會對我今天的遲鈍與麻木埋怨不止。
於是我決定不再沉湎於無益的埋怨與失落。我記下自己的所見所思,以證明我的曾在。
在旅途的風雨炎涼和身心的悲苦喜樂之中,我熱切地渴望著那一片故鄉的土地。在山嶺和原野,我的父兄姊妹們在勞動與收穫。他們是這世界上最後的家園守護者,他們在期待著我的歸來。在他們腳下,那片用他們全部的愛呵護著的泥土,就是我夢中的神殿。
在我看到的這片藍天中,儘管烏雲從四周襲來,陽光卻依然燦爛。那些勤勞而樸實的人們守護著這片由祖先們開墾的土地,他們既不放棄自己的追求,也不拋棄自己的傳統。他們憑著一種同自然親近的直覺而深深悟得生活的藝術。他們許多人的生活說不上富有,但也不為衣食而犯愁。甚至一些人是貧困的,同都市的暴發戶相比他們幾乎是一貧如洗,他們在努力擺脫這種狀況,這也是我衷心的期盼。他們的生活平淡無奇,如果有什麼使他們痛苦或歡笑,那肯定來自於他們內心,來自於他們深厚的感情深處。
這裡的人們虔信宗教,敬畏神靈。他們從不爭鬥,也不為別人的富足而忿忿不平。他們也許會羨慕外面的世界,會想像自己能否擁有那豐富的物質、現代化的設施和享樂,但他們絕不會讓它攪亂自己現實的生活。從接觸中我感到,他們誠懇、善良而友好,他們安詳平等地對待來自都市的人甚至來自國外的人,他們既不嫉恨和蔑視別人,也不覺得比任何人低下一等。他們知足,但並不放棄追求幸福,他們自尊自愛卻不缺乏謙遜。他們的力量來自於他們的沉靜而不是喧譁。這是一種審美的生活,在勞作與平靜中顯示出生命的歡樂與光彩,他們是充實的。
夕陽下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不再是一幅蕭瑟蒼涼的暮秋行旅圖,而已成為人們夢寐難得的一種精神追求。當代人失去的是與自然和文化的精神溝通。繁華的都市正在變成文化和感情的荒漠。在喧囂的車流人海中,他們卻像浪跡天涯一般,那樣無依無靠。
如果你仍是一個思鄉的遊子,那么請應我之邀:讓我們一起回家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