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中洋位於敖東鄉的東昆、仙霞、蒼海3個自然村東南部,周圍面積200多公頃,歷史上常受潮水威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遠中洋圍墾
- 面積:200多公頃
- 地理位置:敖東鄉的東昆、仙霞、蒼海
清初,在蒼海海霞寺前建1條蒼霞壟洋海堤,長200多米。康熙十二年(1673年),仙宮下村民眾又在村前築堤1條,長630米,高3.6米,頂寬1.5米,設2座閘門,以防水患。光緒年間,東昆村民在村西修築海堤180多米,設2座閘門,並開鑿水道,便於防潮、排澇、墾耕。民國12年(1923年),附近村民又在原東昆洋海堤的基礎上向東修築650米直達仙霞、蒼海村前。40年代前,因排水港道被飛沙填塞成為海灘,每年雨季無法排澇,耕地常被淹沒。1952~1954年,二區政府組織村民在東岸灣厝角至半山礁仔一線築堤1380米,並建閘門排水。但不久入海處被流沙堵塞,不能排洪。1957年,敖東鄉政府將水道改由東昆洋南流入海。1960年10月4日,颱風、大潮並發,砂堤決口,淹沒農田200多公頃。1962年,仙霞、蒼海村民在野貓壟山東面築堤650米,東昆村民在沙姆崎將原堤加固,使東昆、仙霞、蒼海等村2000多畝農田免遭潮水威脅。1970~1971年,敖東公社組織仙霞、蒼海生產隊在灣厝角原堤基礎上,重新修築海堤1970米,高3米。1974年,將原排洪閘門改為5孔大閘門,單孔3米。堤內圍墾面積213.3公頃,其中林地53.3公頃、果園13.3公頃、耕地146.7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