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恩蘭·達扎路恭
- 別稱:ngan lam stag sgra klu khong
- 出生地:彭域(今西藏澎波)人
- 主要作品:《新唐書》
恩蘭·達扎路恭(威利:ngan lam stag sgra klu khong),一作恩蘭·達熱路恭,《新唐書》作馬重英,吐蕃名將,官至大論。恩蘭·達扎路恭出生在彭域(今西藏自治區...
達札路恭紀功碑是位於布達拉山對面的公路南側用於表彰達扎路恭的功績而立的碑。...... 達札路恭紀功碑是位於布達拉山對面的公路南側用於表彰達扎路恭的功績而立的...
[15] 在赤松德贊的主持下,蓮花生同支持苯教的恩蘭·達扎路恭等人進行了辯論,結果蓮花生獲得了勝利。赤松德贊下令全國廢除苯教信仰,改信佛教;廢止苯教的祭祀並將苯教...
廣德元年(763)赤松德贊聯合南詔、党項、吐谷渾、回訖等部族,由吐蕃將領達扎路恭率20萬聯軍攻入長安。赤松德贊時期,吐蕃王朝臻於全盛,不僅表現在武力強大,還表現在他...
達扎路恭紀功碑是研究吐蕃奴隸制社會和吐蕃地方政權與唐朝中央政權關係史的重要文物,位於拉薩市布達拉宮前公路南側一個黃色圍牆的小院內。...
廣德元年(763)赤松德贊聯合南詔、党項、吐谷渾、回訖等部族,由吐蕃將領達扎路恭率20萬聯軍攻入長安。赤松德贊時期,吐蕃王朝臻於全盛,不僅表現在武力強大,還表現在他...
隨後蘇毗舉兵反叛,但隨即就被將軍恩蘭·達扎路恭平定,擁立王子赤松德贊即位。 [2] 尺帶珠丹被葬於穆日山松贊乾布陵墓之左,稱為“拉日祖囊”陵。 [1] ...
開元二十三年(735年),為進一步促進唐蕃關係,大唐決定再行和親之策,這一次與大唐和親的乃是吐蕃重臣達扎路恭,而此次,十五歲的李沁因知書達理,溫婉早慧,而被選...
羅布林卡周圍景點眾多,比如布達拉宮,色拉寺,西藏革命展覽館,拉薩清真大寺,乃瓊寺,駐藏大臣衙門遺址,大昭寺,八廓街,達扎路恭紀功碑,西藏博物館,聶當度母殿,磨磐山...
宮前公路南側有一塊“達扎路恭紀功碑”,是吐蕃贊普赤松德贊為表彰其大將達扎路恭於唐廣德元年(763年)率兵攻掠長安而建立的。在宮牆周邊,新建了不少商業設施,與...
據《安多政教史》記載:贊普赤松德贊時,為民迎請五尊北海爾神為桑耶寺護法,遂派遣恩蘭·達扎路恭為元帥,摧毀了巴達霍爾的禪院,劫去達瑪巴拉的兒子,自然形成的綠...
李倓的姐姐,唐王李亨的女兒。開元二十三年(735年),為進一步促進唐蕃關係,大唐決定再行和親之策,這一次與大唐和親的乃是吐蕃重臣達扎路恭,而此次,十五歲的李沁因...
《吐蕃名相恩蘭· 達扎路恭生平考》,《西藏民族學院學報》1988-4。熊文彬1989作品集 《<兩唐書· 吐蕃傳>吐蕃制度補正》,《中國藏學》1989-3。...
據《安多政教史》記載,唐貞無年間,即公元8世紀末9世紀初,吐蕃贊普赤松德贊派遣俺蘭·達扎路恭率軍摧毀霍爾禪院後,從部隊中選拔了將帶領眾多部屬、軍隊留駐守...
開元二十三年(735年),為進一步促進唐蕃關係,大唐決定再行和親之策,這一次與大唐和親的乃是吐蕃重臣達扎路恭,而此次,十五歲的李沁因知書達理,溫婉早慧,而被選...
第0278章 達扎路恭 第0279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求月票!) 第0280章 一夫當關 第0281章 狼兵 第0282章 戰友情 第0283章 智斗 第0284章 天空之城 第...
他們中間還有掌握重權能左右朝政的人,如舅氏仲巴結及達扎路恭等,不過懾於赤德祖贊的威嚴,還沒有明目張胆地反對。赤德祖贊去世後,仲巴結便藉口過去幾代藏王的短...
布達拉宮/達扎路恭紀功碑/藥王山/大昭寺/倉姑寺/小昭寺/拉薩清真大寺/羅布林卡/西藏博物館拉薩近郊景點哲蚌寺/乃瓊寺/色拉寺/娘熱民俗風情園/甘丹寺/楚布寺拉薩...
赤松德贊,三尚一論為,尚結悉、尚息東贊、尚贊磨、論悉諾(又稱達扎路恭,漢籍作馬重英)。“三尚一論”輔佐朝政,剿滅反叛族臣及黨羽,初步穩定吐蕃局勢。...
《吐蕃名相恩蘭· 達扎路恭生平考》,《西藏民族學院學報》1988-4。熊文彬1989作品集 《<兩唐書· 吐蕃傳>吐蕃制度補正》,《中國藏學》1989-3。《藏人使用漢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