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悟族的精神失序: 現代性、變遷與受苦的社會根源》是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蔡友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達悟族的精神失序: 現代性、變遷與受苦的社會根源
- 作者:蔡友月
- 出版時間:2009年7月
- 出版社: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頁數:592 頁
- ISBN:9789570834383
- 定價:260.00 元
- 裝幀:精裝
- 叢書:臺灣研究叢刊
內容簡介
本書探討蘭嶼達悟族高比例精神失序的歷史社會根源,以及精神失序者的疾病歷程、主觀經驗與日常的社會文化處境,主要分析焦點在於社會變遷所形塑的文化建構、現代醫療與疾病受苦的相互關係。 全書分兩個部分,第一部重點是分析達悟人高比例精神失序的結構根源,並回應生物基因論、環境論、建構論三個對精神失序的研究取徑,對本體的預設、認識論不同的立場,釐清各自的貢獻與限制。全書延續建構論的基本洞見,結合「社會受苦」的概念,避免淪入相對主義,以探究達悟族所面對的快速社會變遷與精神失序的關係。第二部主要是回應既有文獻對文化「本質性」與文化「同質性」的不當假設,進而從社會變遷的分析角度,探討達悟傳統文化、基督宗教、現代精神醫療在處理精神失序上的可能定位與限制。 作者經過長達八年深入的民族志田野觀察,接近達悟族人當代的生活世界與受苦經驗,同時輔以各種文獻資料,清楚的分析出達悟族人...(展開全部) 本書探討蘭嶼達悟族高比例精神失序的歷史社會根源,以及精神失序者的疾病歷程、主觀經驗與日常的社會文化處境,主要分析焦點在於社會變遷所形塑的文化建構、現代醫療與疾病受苦的相互關係。 全書分兩個部分,第一部重點是分析達悟人高比例精神失序的結構根源,並回應生物基因論、環境論、建構論三個對精神失序的研究取徑,對本體的預設、認識論不同的立場,釐清各自的貢獻與限制。全書延續建構論的基本洞見,結合「社會受苦」的概念,避免淪入相對主義,以探究達悟族所面對的快速社會變遷與精神失序的關係。第二部主要是回應既有文獻對文化「本質性」與文化「同質性」的不當假設,進而從社會變遷的分析角度,探討達悟傳統文化、基督宗教、現代精神醫療在處理精神失序上的可能定位與限制。 作者經過長達八年深入的民族志田野觀察,接近達悟族人當代的生活世界與受苦經驗,同時輔以各種文獻資料,清楚的分析出達悟族人長久的歷史處境與其當代命運的關連。 蔡友月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研究員、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曾獲台灣社會學會雙年度最佳博士論文獎。2004-2005年獲教育部公費獎學金,赴美國哈佛醫學院社會醫學系(Department of Social Medicine, Harvard Medical School)訪問研究。2007-2008年獲國科會項目擴增留學獎學金,赴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校區社會學系與科學研究中心(Science Studies and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從事博士後研究。 主要研究專長為醫療社會學、文化社會學、質性研究、影像與社會介入,研究興趣在於身體、病痛經驗、死亡與社會、跨文化精神醫學、基因研究與族群政治、理性化與現代性...(展開全部) 蔡友月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研究員、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曾獲台灣社會學會雙年度最佳博士論文獎。2004-2005年獲教育部公費獎學金,赴美國哈佛醫學院社會醫學系(Department of Social Medicine, Harvard Medical School)訪問研究。2007-2008年獲國科會項目擴增留學獎學金,赴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校區社會學系與科學研究中心(Science Studies and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從事博士後研究。 主要研究專長為醫療社會學、文化社會學、質性研究、影像與社會介入,研究興趣在於身體、病痛經驗、死亡與社會、跨文化精神醫學、基因研究與族群政治、理性化與現代性。曾導演「病房85033」,為台灣第一部探討醫療糾紛的紀錄片,在多項影展參展並得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