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是路面的基礎,它與路面共同承受交通荷載的作用,應具有足夠的強度、抗變形能力和耐久性。路基應作為支承路面的岩土結構物來進行綜合設計。道路路基設計應堅持調查研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則。應符合道路建設的基本原則。設計前必須做好工程地質和水文、環境、土地利用、文物古蹟及材料等有關條件的勘察工作,並應根據道路等級、行車要求和自然條件,做出正確的設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路路基設計
- 外文名:Roadbed design
- 作用:承受交通荷載
- 設計原則:符合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
- 特點: 結構形式簡單,工程量大且集中
- 設計任務:沿線調查、選定位置
簡介,道路路基設計原則,路基排水,路基加固,
簡介
路基是在天然地表面上按照道路的設計線形(位置)和設汁橫斷面(幾何尺寸)的要求開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結構物。
1、路基的作用
承受軌道及行車車輛或路面及交通荷載的靜荷載和動荷載,並將荷載向地基深處傳遞擴散。
2、 路基使用要求
具有足夠的表面強度和剛度、足夠的強度穩定性、足夠的整體穩定性。
3、 路基工程的特點
結構形式簡單,工程量大且集中,較多人力和設備,占用較多的土地。
4、路基設計的基本任務
包括沿線調查、選定位置、確定高程、測繪橫斷面及土石方計算及調配、路基的排水、路基邊坡防護與加固等。
5、路基常見病害
路堤沉陷、路基邊坡坍落、路基翻漿、路基沿山坡滑動。
道路路基設計原則
(1)城市道路路基設計應符合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與城市發展、沿線地塊的開發相協調。
(2)路基設計應兼顧當地農田基本建設的需要。儘可能與當地農田水利建設相結合,
不得任意減、並農田排灌溝渠,並要照顧到近期發展,要做好路基排水設計。
(3)沿河岸道路路線的路基設計,應注意路基不被洪水淹沒或沖毀,城市道路應滿足城市防洪的要求。路基放坡不得壓縮河道,引起壅水而危及農田、房舍。否則應變更設計,將路線適當外移(增加一些砌石路基、擋土牆或防護工程)以減少對河道的影響。廢方一般不得侵占河道,減少河道過水斷面。
(4)必須穿過耕種地區的路基,可進行邊坡加固或修建矮牆,以防邊坡坍塌;對較矮的路基邊坡,如石料取用較方便,甚至可修築直立矮牆,以節約用地。原有梯田田坎,如因築路受到破壞,應予修復。
(5)路基設計應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應充分考慮地區特點,儘量有效利用自然地形,減少土石方量;加強園林綠化,改善變化後的地形和景觀。另外,對施工中的噪聲、振動、塵埃、地基變動、水質污染、地下水位變化等問題應充分研究採取必要措施,努力保護環境。
(6)改建道路的路基設計應遵循“充分利用,新老改造相結合”的原則。
(7)路基設計應根據道路所在地區的自然因素與地質條件,設計完善的排水設施和防護工程。路基邊坡在受到降水等影響之後,會引起崩塌,阻礙車輛通行。特別是挖方邊坡,因地質複雜,若設計時不充分調查研究,施工中就會發生問題,通車後也會因降水及風化作用而坍塌,因此,設計時進行穩定性分析及採取相應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另外,填方的邊坡有時也因填方材料而影響其穩定性。因此也應進行穩定性分析,採取相應的措施。
路基排水
路基的強度和穩定性受地表水或地下水的影響很大,如南方多雨地區由於土路基過濕,而造成路面損壞,北方季節性冰凍地區受溫度坡差影響,常在春融期間造成路面翻漿。這些都會給道路造成嚴重危害。在路基設計中必須採取適當措施排除地表水與防止地下水的浸濕,以保持路基的穩定性。
對城區道路地表水一般採用雨水管道排除,郊區道路排水則採用邊溝、排水溝等設施。地下水位或地面積水水位較高使路基處於過濕狀態或潮濕狀態時,可設定隔離層或採取其它措施。隔離層宜設定在路槽底面以下。以保持土基幹燥。隔離層有不透水隔離層與透水隔離層兩種。前者可採用瀝青土。塑膠膜、不透水土工織物等材料。後者可採用碎石、礫石、砂礫、爐渣、透水土工織物等材料。
地下水位接近或高於路槽底面時,可設定暗溝、滲溝、滲水井或其它設施,以降低地下水位或攔截地下含水層中的水流。
路基加固
土基含水量過高或土質不良,不符合設計要求,且不便施工碾壓時,可採取以下加固與穩定措施。
(1)摻加無機結合料,如生石灰粉、消石灰、水泥等,處理厚度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2)採用水穩定性好;強度高的粗粒土或工業廢渣換填路基上部的土,其厚度視具體情況確定。
(3)不能進行碾壓的濕軟土基,又無晾曬、換土等條件時,可用砂礫、碎石、礦渣等材料設定承托層,作為上層的施工依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