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習性,分布範圍,繁殖與栽培技術,主要價值,園林,醫藥,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0-100厘米。根狀莖暗褐色,粗壯,鬚根多數。莖無毛。基生葉為二至三回三出羽狀複葉;頂生小葉片菱狀橢圓形,側生小葉片卵形至橢圓形,長1.8-8厘米,寬1.1-4厘米,先端短漸尖至急尖,邊緣有重鋸齒,基部楔形、淺心形至圓形,腹面沿脈生硬毛,背面沿脈疏生硬毛和小腺毛;葉軸僅於葉腋部具褐色柔毛;莖生葉2-3,較小。
圓錐花序長8-37厘米,寬3-4(-12)厘米;下部第一回分枝長4-11.5厘米,通常與花序軸成15-30度角斜上;花序軸密被褐色捲曲長柔毛;苞片卵形,幾無花梗;花密集;萼片5,卵形,長1-1.5毫米,寬約0.7毫米,兩面無毛,邊緣中部以上生微腺毛;花瓣5,淡紫色至紫紅色,線形,長4.5-5毫米,寬0.5-1毫米,單脈;雄蕊10,長2-2.5毫米;心皮2,僅基部合生,長約1.6毫米。
蒴果長約3毫米;種子褐色,長約1.5毫米。染色體2n=14。花果期6-9月。
生長習性
落新婦生於海拔400-3600m的山坡林下陰濕地或林緣路旁草叢中。大落新婦 生於海拔400-2000m的山谷、溪邊和林中。生於山谷溪邊、闊葉林下、草甸子。喜半陰,在濕潤的環境下生長良好。性強健,耐寒,對土壤適應性較強,喜微酸、中性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也耐輕鹼土壤。
分布範圍
產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東部和南部、青海東部、山東、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雲南等省。生於海拔390-3600米的山谷、溪邊、林下、林緣和草甸等處。蘇聯、朝鮮和日本也有。
繁殖與栽培技術
在秋季播種後,遇到寒潮低溫時,可以用塑膠薄膜把花盆包起來,以利保溫保濕;幼苗出土後,要及時把薄膜揭開,並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後讓幼苗接受太陽的光照,否則幼苗會生長得非常柔弱;大多數的種子出齊後,需要適當地間苗:把有病的、生長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間有一定的空間;當大部分的幼苗長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葉子後就可以移栽上盆了。
在20℃至25℃條件下,需要14至21天時間發芽。基質中保持較低的可溶性鹽含量,pH值保持在5.5至6.0之間。播種前先用殺真菌劑處理基質,使用新鮮的種子。種子萌發時需要光照。保持土壤100%的濕潤。播種後對種子進行遮陰,避免陽光直射。種子沒有發芽時,可在0℃至5℃的溫度下將種子放置三四周時間,隨後將種子移至10℃的環境中栽培幾周。此後可將溫度逐漸提高到22℃至25℃。
主要價值
園林
宜種植在疏林下及林緣牆垣半陰處,也可植於溪邊和湖畔。
也可柞花壇和花境。矮生類型可布置岩石園。可作切花或盆栽。盆栽和切花觀賞,具有純樸、典雅風采。
醫藥
全草含氰酸,花含槲皮素(quercetin),根和根狀莖含岩白菜素(bergenin),根狀莖、莖、葉含鞣質。可提制栲膠。根狀莖入藥;辛、苦,溫;散瘀止痛,祛風除濕,清熱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