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無情》
作品介紹
故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主人公仿佛就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左鄰右舍。沒有驚悚離奇的超現實情節,沒有怪異的夢魘譫妄為虛構手段,作家在平實素樸的敘述中,展現了一幅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社會生活圖景。看啊,墮入犯罪團伙的女大學生徐如風(《道是無情》),因婚姻失敗一度輕生的返城女知青黃小艾(《高壓氧倉》),身患癌症勇敢面對死神的軟體工程師皎皎(《面對死神》),還有頗具“成就感”,繁忙穿梭於中美兩地的
大佬情人碧姬(《成就感》)……一個個青春靚麗、栩栩如生的人物帶著都市女青年特有的心靈氣韻與幾聲嘆息,款款地或踟躕地向我們走來,她們或哭或笑,或迷茫或清醒,都是那么地讓我們放心不下……
女作家
柯岩帶著我們近距離觀察了四個都市女青年成長的軌跡,同時也完成了對生活中隱蔽的具有傳染性的“社會病毒”的近距離觀察。正如作家所言:“世界上從來沒有純而又純的生活”,就在你心靈困惑的一剎那,就在你猶豫徘徊的一瞬間,以多種變形潛伏在你的周圍,不斷改變信息的“社會病毒”,便會伺機而動,一旦你喪失警惕,染上或被複製或遭遇病毒變種,它的破壞力度速度之快令人難以預防甚至防不勝防!
柯岩的文學作品一如既往地關注著現實生活的巨變,《道是無情》這部中
短篇小說集里收入的無不直面物質主義、道德裂變等突出問題,並且對青年一代在成長中的精神困惑給予了深切的關注,深刻剖析了“社會病毒”存在、蔓延的深層原因。
《道是無情》《高壓氧倉》《面對死神》《成就感》從不同角度描述了中國當代社會複雜多變的生存景觀和青年人的精神狀況。
柯岩創作中張揚的現實主義,使她獲得了源源不斷的藝術活力。她的
中篇小說創作體現了關注現實、憂患意識、
批判精神和思想探索的特徵。
一
現實主義作家靠寫實挖掘人生的真意,其作品中人的生存與生活是實在的、可以感知的。中
短篇小說集《道是無情》,寫的是生活在20世紀80年代的女青年在社會轉型期、生存環境巨變下的人生遭遇和內心體驗。
柯岩一直是一位關注現實、關注青年的作家,她以自己獨特而敏銳的感覺,準確地描摹出小說主人公們瞬息萬變的心理圖像。
在人物方面的塑造,應該說徐如風留給人的印象最深刻。徐如風有學問,有教養,衣著打扮典雅,渾身上下透著一股子書卷氣。她給自己設計的“形象公式”是:嬌好的容貌+深邃的思想+豐富的閱歷+優厚的物質條件=獨特的自己。因墮入經濟犯罪團伙而鋃鐺入獄時,她還在執迷不悟地想:“自己,一個自由的像風一樣的人,既不是國家幹部,又不是公職人員,一沒偷,二沒搶,三沒有賣淫……是的,和海關的楊同居,可這不是當今時髦的事兒,是潮流嗎!礙著誰了,管得著嗎?當然她心裡明白,自己確實犯了事兒,和海關的楊合夥兒弄了錢。可這會兒真正暴富起來的有幾個不走歪門邪道?”
小說一開始就以如此細微的心理刻畫,把一個走上犯罪道路的自以為是的高智商的知識女性落入法網後,逃避自己違法犯罪的一種本能的掩飾,自己給自己打氣的心態描摹得入木三分。
通過大量的心理描寫,徐如風的形象極其富有立體感,富於真實性。她的狡辯,她的孤芳自賞,她的虛榮,她的墮落,她的悔恨……在作品細膩的心理刻畫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無疑,作品真實的人物刻畫,一方面使人物形象更加厚實、更加豐滿,同時推動了
小說情節的發展,深化了作品的主題。
柯岩對商業大潮下的人格漸變始終持高度警覺,悉心洞察著拜金主義思潮對人性的踐踏與扭曲——為什麼勤奮好學的徐如風上了大學,成為知識分子以後反而會從“
天之驕子”變為階下囚?“社會病毒”又是怎么一點一點控制了她的思維世界?
二
在小說集中,作家著力於都市女青年被“社會病毒”感染的近距離勾勒和表現,將文本的張力與深度大大擴大和加深。徐如風也好,碧姬也罷,以及黃小艾和皎皎,他們成長於20世紀80年代中國社會巨變的轉型期——新體制與舊體制發生衝突,新理念與老傳統猛烈碰撞,多元價值觀與主流價值觀既針鋒相對又相生相伴。在這個複雜多變的資訊時代里,以
似是而非的新理念為偽裝的“社會病毒”最具
誘惑力和殺傷力,它們簡直就像計算機病毒一樣,無孔不入,無所不在。當一個新的防毒軟體剛剛上世,與此同時一個新的病毒變種又誕生了。真可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在《道是無情》里,青年學子徐如風曾不顧一切地追逐“潮流”——“性解放”她嘗試過,“金錢夢”她天天在做,對自己從小受到的教育從不以為然到不屑一顧。於是,當遇到“海關的楊”對她在物質方面的慷慨大度,在物慾的溫柔鄉里她最終沉溺不返,掉進經濟犯罪團伙設下的陷阱而不能自拔。在《高壓氧倉》中,主人公黃小艾懵懵懂懂地被社會上流行的“潮流”裹挾著,對
一撥兒又一撥兒的“世俗理論”、“時髦觀點”,她缺少辨別能力,最終嘗到的竟是被極端自私的丈夫背叛的苦果。《成就感》中的
大佬情人碧姬是一個被“社會病毒”深度感染的典型, 她可悲之處在於始終沒明白自己正是“性解放”這個“新潮流”的犧牲品。而《面對死神》中的軟體工程師皎皎是一個擁有真正新觀念的正面典型。身患胰腺癌的她,癌細胞已擴散到股骨。一次次面對死神的威脅,她也曾“不言不語就吞了一大瓶子安眠藥”,但在一同練習氣功的眾多癌症病友的幫助下、鼓勵下,最終她選擇了堅強。她以博大的胸懷告別了即將走向婚姻殿堂的前男友,並勇敢地挑戰世俗,在一同抗癌的癌症病友中重新找到了新的生活伴侶。令人欣慰的是,皎皎不僅活的有質量、有意義,而且家庭美滿,生活幸福。
良知與正義的丟失,無疑是可怕的。但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人們良知與正義的丟失呢?正是在“拜金主義”、“性解放”這種“社會病毒”的腐蝕下,女白領、女高知、女大學生……的心路歷程悄悄地發生了變異,丟失了良知與正義的判斷,而不知不覺地被病毒的惡意程式控制了自己的人生軌道。
柯岩深刻解剖了“社會病毒”的欺騙性,潛伏性,攻擊性,傳染性即獨特的複製能力。小說中女白領、女高知、女大學生曾經的困惑迷茫和誤入歧途的經歷無一不印證了當下社會價值觀混亂的現狀,若不及時根除“社會病毒”……我們生活的世界就會變成一個又大又隱蔽的垃圾場,“社會病毒”便會在社會上肆無忌憚地蔓延傳播,污染社會生態,貽害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後患無窮,後果不堪構想……
在中
短篇小說集《道是無情》里,作家留給我們頗多凝重的理性思考,所以特別能喚起青年讀者的共鳴。
三
面對敗壞社會風氣、污染精神領域的“社會病毒”,作家
柯岩用小說搭建了一個與“社會病毒”鬥智鬥勇的世界。無論在哪一個中篇里,她都把涉世不深的女白領、女高知、女大學生當作自己的兒女,一心一意地為她們的成長作歌。為她們的頭腦簡單而憂慮,為她們看不清隱蔽的威脅而著急,為她們誤入歧途而扼腕。她語重心長,叮嚀再三,不僅告誡年輕的人們不要喪失警惕,遠離各類精神領域“社會病毒”的污染源,而且讓他們學會與“社會病毒”作鬥爭。因此,無論是誤入歧途的徐如風,還是一度輕生的黃小艾,在由糊塗變為清醒,由脆弱變為堅韌的成長中,每個不甘沉淪的生命也有著別樣的生動。
在中
短篇小說集《道是無情》里,作家
直面現實中存在的“陰暗”、“醜陋”、“猙獰”、“卑劣”的事實,如同在資訊時代裡層出不窮的計算機病毒一樣,“社會病毒”也是人為故意“編寫”的。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伴隨著思想的大解放,各種社會思潮此起彼伏,
泥沙俱下,其間夾雜著鼓吹極端個人主義、極端自由主義的奇談怪論。尤其是對青年人如何成才,如何實現自己的理想、體現自己的價值,更是眾說紛紜,歧見迭出。
正如在上個世紀末,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曾經指出的:“改革開放十年來最大的失誤是教育失誤”,小平同志所說的失誤,主要就是講在公民道德素質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因此,針對精神傳播、教育文化領域裡放任“
他人是地獄”、“不管他人死活,個人至上”、“性自由”、“性解放”等“新思潮”泛濫的現實,針對一味倡導脫離祖國需要、自我設計的文化精英,始終以弘揚正氣、正義、正道為己任的作家
柯岩自然是無法不問是非的。她將自己對社會生活深刻變化的洞察和對青年一代成長的思考以文學的形式表達出來,體現了一位作家的良知和責任,定會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