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州方言

又稱道州話,道州雅稱“蓮城”,位於湖南南部,與兩廣毗鄰。當地人民使用的日常交流的語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州方言
  • 語法:道縣話與國語大同小異
唐武德四年(621),以零陵郡之營道、永陽二縣置營州,改永陽縣為營道縣(原營道縣改唐興縣)。次年,改州為南營州。貞觀八年(633),改名道州。貞觀十七年,廢道州,營道改屬永州。上元二年(675),復置道州,統五縣,營道屬之。天寶元年(742),改州為江華郡,改縣為宏道。乾元元年(758),廢郡名,復稱道州。五代十國時期,道州仍轄五縣,宏道為州治。宋建隆三年(962),改宏道縣為營道縣。兩宋時期,道州轄四縣:營道、江華、永明、寧遠。元至元十三年(1276),道州置安撫司,次年改為道州路,置總管府。營道縣屬湖廣行省湖南道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改道州路為道州府,營道為府治。九年,復改為道州,以州治營道縣省入,轄寧遠、江華、永明三縣。崇禎十二年(1639),析寧遠縣新田堡置新田縣,並隸道州。清康熙三年(1664),道州降為縣級散州。民國2年(1913),改道州為道縣
【道州方言文學研究版本】
一、構詞法
單純詞:常用疊音字構成名詞
鐺鐺(鈴) 噓噓(哨) 嗚嗚(汽笛) 咕咕(雞)
嘣嘣(鼓) 恰恰(鈸)
合成詞:分別為複合式、附加式、重疊式等三種情況
複合式之一,疊音動詞語素+單音名詞語素名詞
唆唆板(滑梯) 掛掛錢(壓歲錢) 吊吊眼(眼皮有疤)
複合詞之二,疊音擬聲詞+單音名語素名詞
叮叮糖(一種鋼片鼓賣的糖) 括括孩(皮鞋)
複合式之三,有些合成詞,其意義與國語相同,但語素的排列順序相反
鬧熱(熱鬧)、凳板(板凳)、宵夜(夜宵)、錢紙(紙錢)、雞公(公雞)
附加式之一,附加前綴,“老”常附在一些親屬稱謂語素前,合成名詞,有親密的感XXXXX彩
老哥、老弟 、老妹、(但無老姐)、老親(親家)、老華(同姓者)
老伙(好朋友)、老庚(同歲)、老小(第二個孩子)、老滿(最小的孩子)
老表(對不親者的親稱)
附加式之二,附加後綴,“zi”、“頭”等
子 —— 間子(房間) 樓子(二層以上的樓)牙子、毫子
頭 —— 國語中,頭多附於名詞語素後,而道縣方言的後綴“頭”是開放性的,可附於單音動詞語素後構成名詞
想頭、 做頭、跑頭、走頭、 追頭、吃頭、講頭、笑頭、苦頭、吵頭學頭 、寫頭
附加詞之三,在構詞上,還存在一些地方氣息濃郁的後綴
古 ——弄古(小巷)、馬藍古(鵝卵石)、墩古(木墩)
沖古(山谷)、眼古(孔眼)、洞古(小洞)
巴 ——根巴、蔸巴、補巴、鍋巴、結巴
崽 ——多用於晚輩稱呼,有親昵意味
奶崽、女崽、寶崽(對小孩的愛稱)、爛崽(耍賴者)
撈崽(土匪,淘氣的孩子)貓崽、鳥崽、籮崽
重疊式之一,單音名語素重疊構成名詞,不重疊不成詞
板板、棍棍、管管、罐罐、牌牌、殼殼、梗梗
重疊式之二,單音語素重疊構成名詞,並非量詞重疊
條條、格格、桿桿、對對、本本、套套、塊塊、片片
二、構形法
有少數副詞經常重疊使用,表示強調加重程度
總(表述時間)——總總:哥哥總總對我那么好。
蠻(表述程度)——蠻蠻:那地方蠻蠻遠。
光(表述範圍)——光光:光光做這點東西,就要了三天。
附加構形
其一,一部分名詞後面可以加上重疊音詞尾,詞性不變,意義卻有不同,而且富於形象性
煤粑粑、病殼殼、泥坨坨、蛋波波
詞尾附有特定詞尾“崽崽”,一般含“小”意,且多顯示出喜愛的意味
刀崽崽(小刀)、 雞崽崽(雛雞)、手崽崽(手指)、腳崽崽(腳趾)
人崽崽(對畫中人的俗稱)、鬼崽崽(對小孩的虛稱)
其二,同國語一樣,也有大量XYY形式形容詞,表示加重程度的語法意義
緊幫幫、黃貢貢、滿冬冬、鹹丁丁、矮坨坨、直標標
許多XYY式形容詞有三種變換形式,即XYY——YXX——YX,構詞不同,詞性和意義卻一樣
濕交交——交交濕——交濕、黑墨墨——墨黑黑——墨黑
滑溜溜——溜溜滑——溜滑、硬幫幫——幫幫硬——幫硬
音節變形,雙音節拉長為四音節的形變現象較普遍
A子A古 ——矮子矮古、疤子疤古、蠢子蠢古、糰子團古
A氣A古 ——惱氣惱古、慪氣慪古、沖氣沖古、脹氣脹古
A皮A古 ——刷皮刷古、扭皮扭古、蝌皮蝌古(穿著欠緊湊)
A里A氣 ——鄙里鄙氣、吊里吊氣、流里流氣、哈里哈氣
三、句法
一、詞與詞的組合
1、國語指出全體中的個體,一是將代詞“每”或“個”同量詞組合;二是將量詞重疊 。道縣方言沒有上述兩個組合形式,採用“○(量)噠○”形式表示。
如:
個噠個 —— 每個或個個塊噠塊 —— 每塊或塊塊
家噠家 —— 每家或家家回噠回 —— 每回或回回
2、形容詞與國語相比,有程度上的差別。如:
快不得快 —— 快得很,快極了、 酸不得酸 —— 酸得很,酸極了
臭不得臭 —— 臭得很,臭極了 、聰不得聰明 ——聰明的很,聰明極了
熟不得熟悉 —— 熟悉的很,熟悉極了
3、在詞序排列上,有很多不同與國語。如
曉不得 —— 不曉得 、認不得 —— 不認得
記不得 —— 不記得 、值不得 —— 不值得
二、句子的結構方式
1、疑問句。疑問句的構成頗有特色,常有一下三種情況。
其一、用特定的雙音節組詞“沒成(或不成)”附在句末,雖然全句為跟陳述句相同的
低平語調,確是詢問句。如:
到吃飯的時候沒成(不成)?
籃球開始比賽沒成(不成)?
其二、“也是”是方言中個性突出、功能複雜的詞,它常附在句末,讀升調,或者
幫助構成猜度疑問句,或者幫組構成反詰疑問句。如:
你要走了也是? —— 你要走了嗎?
你想挨打也是? —— 你想挨打嗎?
其三、“也是”有時為連詞,連線兩個分句,幫組構成選擇疑問句。作用與國語連詞“還是”相當,位
置在後面分句的開頭,常與前一句的“是”相呼應。如:
你是看書,也是看報? —— 你是看書,還是看報?
他去長沙,也是株洲? —— 他去長沙,還是株洲?
2、處置式。
處置式頗為奇獨特,不用“把”字,而大多用“給”字構成;
如果動詞支配、關涉的對象是人、為避歧義,有時候用“拿到”換“給”。如:
小明給新衣服撕爛了 —— 小明把新衣服撕爛了
你給這些書收好 —— 你把這些書收好
拿到我兒子打壞了哪么搞? —— 把我兒子打壞了怎么辦?
3、被動式。被動詞的套用較普遍,但它同樣是由“給”字構成的,不同於
國語用“被”、“叫”、“讓”構成。如:
壞人給我趕跑了 —— 壞人被(讓、叫)我趕跑了
那本書給小明借走了 —— 那本書被(讓、叫)小明借走了
補充一:(上善若水)
道縣話語言複雜,城鄉存在三種語言。一種是以道江鎮話為代表的官話(道縣話),這是全縣人民在交際中通用的語言;一種是土話,主要分布在梅花鎮、仙子腳鎮、壽雁鎮、清塘鎮、祥霖鋪鎮各鄉鎮及小甲、興橋等地;一種是瑤語,是生活在縣境內的瑤族人民內部使用的語言,主要分布於橫嶺、洪塘營瑤族鄉各村。在全國七大方言中,道縣話就其語言特徵而論,道縣話有贛方言的一些特徵,便更接近於西南官話,屬西南官話語支。
一、語音
道縣話與國語(共同語)的差別,主要表現在語音方面。道縣話具有自身的語音系統。
1、聲母的特點
1)道縣話人有18個聲母(包括零聲母)
2)道縣話沒有捲舌聲母“tş、ş、ʐ”,只有平舌聲母“ts、tś、s”。國語中捲舌音“tş、ş、ʐ”的字,道縣話中分別讀成“ts、tś、s”和齊齒呼零聲母。
3)道縣話無唇齒音“f”。國語的“f”聲母字,道縣話都讀成“x”聲母。
4)道縣話中有聲母“ŋ”,這是國語中不具備的聲母。國語中多數開口呼零聲母字和部分齊齒呼零聲母字,如“鵝、愛、挨、哀、安、岸、恩”等,道縣話讀成“ŋ”聲母。
5)道縣話濁音較少,只有“m、n、l、ŋ”四個,這與湘南方言中濁音較多是不同的。
6)道縣話中聲母“n”與“l”分辨較清楚,只是部分齊齒呼零聲母字,道縣話讀“n”聲母。如“義、研、業、毅”等字。
2、韻母特點
1)道縣話韻母共30個。
2)道縣話有特殊韻母“iə”。但字數極少,如“熱”(iə)
3)道縣話無後鼻韻母“aŋ、əŋ、iŋ、uaŋ、uəŋ”,只有後鼻韻母“oŋ、ioŋ、iaŋ”。
4)道縣話無韻母“uo”,國語中“uo”韻母的字,道縣話均讀成“o”。
3、聲調特點
1)道縣話單字聲調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4個,連續時有輕聲。
2)道縣話中的陰平“33”調與國語中的陰平“55”調字基本上的對應。(如:媽,國語讀ma(55),道縣話讀ma(33)。
3)古入聲字在道縣話中一般歸入陽平。如:筆,pi pi(43),道縣話的陽平調“43”字多數與國語的陽平調“35”字相對應。
4)道縣話的上聲“23”與國語的上聲“214”字多數相對應,但也有少數不同。
5)道縣話的去聲“35”字,與國語的去聲“51”字基本相對應。只不過是中調值上與國語陽平相同。如:礦,(普kua腿,道kua腯)
二、辭彙
1、辭彙特點:
1)詞語意義與國語相同,但語音、語素不同。如國語“做什麼”,道縣話是“搞哄門”;國語“石頭”,道縣話叫“馬古”;國語的“兒子”,道縣話叫“崽”;國語的“頭”,道縣話稱“腦殼”等等。這類詞語占相當大的比例,也最能顯示出道縣話的地方特色。
2)道縣話中有些詞語的詞義與廣狹與國語不同。一是道縣話詞義範圍較廣,而國語詞義範圍較窄。如道縣話的“吃”,相當於國語的“吃、喝、吸、吮”。二是國語詞義範圍較廣,道縣話詞義範圍較窄。如國語的“買”,道縣話卻因所涉及的對象不同,往往用不同的詞來代替。如“扯布、打酒、稱魚、撿藥、買菜”等詞語中的動詞“扯、打、稱、拴、買”,均是“買”的意思。
3)詞形相同,語音相近,但意義不盡相同。如“強盜”一詞,國語指“使用強力偷或搶劫財物的人”,而道縣話則指“小偷”。“蠻”在國語中有“①粗野,不講道理;②強悍“等意思,道縣話除此之外,還有“很”(副詞)的意思,如“蠻快、蠻好”等。這些詞語的意義,在道縣話中要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分析、理解。
4)道縣話中有些形容詞極富地方色彩,這類詞語一般由三個音節組成,第一個音節是形容詞,第二、三個音節相同而無實在意義,從而構成“ABB”式,表示程度的深化。如“臭瘟瘟、濕交交”等。
2、辭彙舉例
道縣話的辭彙極其豐富,在這就不一一列出。
三、語法
在語法上,道縣話與國語大同小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