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晚近中國變局往事錄

道可道:晚近中國變局往事錄

基本介紹

  • 書名:道可道:晚近中國變局往事錄
  • 出版社:江西人民
  • 頁數:270頁
  • ISBN:9787210038344
  • 作者:張東未
  • 出版日期:2008年5月1日
  • 開本:16
  • 定價:28.0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道可道:晚近中國變局往事錄》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宮事 第一
國事 第二
政事 第三
官事 第四
民事 第五
法事 第六
劫事 第七
報事 第八
文事 第九
武事 第十
藝事 第十一
情事 第十二
娼事 第十三
亡事 第十四

文摘

道光當時說“宮中用膳,每日不得超過四碗”;皇后過生日,道光皇帝用打滷面在宮中招待大臣和太監。他拚命地節約,甚至穿過打補丁的褲子。
道光帝病重時,將奕、奕沂一起召到榻前,以便決定究竟由誰來繼承皇位。兩位皇子事先都向各自的師傅討教對策。奕訢的師傅卓秉恬教奕訢說:“上如有垂詢,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奕的師傅杜受田則很會揣摩皇帝的心理,他獻計道:“阿哥如條陳時政,知識不敵六爺。唯有一策,皇上若自言老病,將不久於此位,阿哥唯伏地流涕,以表孺慕之誠而已。”奕如法炮製,道光果然大悅,說皇四子仁孝,於是把奕定為皇太子。
1849年,道光帝病逝,奕繼皇帝位,改次年為鹹豐元年,並加封奕訢為恭親王。他之所以在奕訢的親王爵上加一個“恭”字,目的顯然是希望這位很受父皇喜歡的弟弟,對自己也能恭謹服從。當然,鹹豐對奕訢還是另眼看待的。1852年,恭親王分府時,鹹豐就把當時京城內最好的一座宅第賜給了他。
鹹豐把一個大臣寫的“防三漸”作為座右銘:第一,“防土木之漸”;第二,“防宴安之漸”;第三,“防壅蔽之漸”。
鹹豐帝授權恭親王辦理與各國換約事宜。鹹豐十年(1860年)春,英軍18000餘人、法軍7000餘人,陸續開赴中國。而後,占舟山,攻煙臺。六月,英法聯軍再向大沽進攻。清僧格林沁率兵守大沽,而疏防北塘。僧格林沁上奏要在大沽同英法聯軍決戰,鹹豐諭旨:“天下根本,不在海口,而在京師。”七月,英法聯軍由北塘登入。鹹豐戰和不定,痛失殲敵良機。英法聯軍攻陷塘沽後,又攻占天津。鹹豐派大學士桂良、直隸總督恆福為欽差大臣,赴天津談判。英、法提出天津開埠、賠款等要求。桂良擬好接受條款奏報,鹹豐諭先退兵。
鹹豐帝知道慈禧是一個陰險毒辣的女人,於是他在臨終前給了慈安一道密諭。並且說如果慈禧依仗著自己的兒子是皇帝驕縱不法的話,慈安可以依照祖宗家法懲治她。鹹豐死後,慈安拿出密諭警告慈禧,慈禧當時大驚失色,於是精心侍奉慈安。幾年後的一天,慈安生病了,見慈禧左臂纏帛,覺得很驚訝,就問慈禧怎么了,慈禧回答說:“您所喝的參湯中有我的一片臂肉,聊以盡心。”慈安聽了非常感動,不久她就親自燒了鹹豐的密諭。後來,慈禧就不再侍候慈安,最後把慈安毒死了。
鹹豐帝去世後,年僅6歲的皇子載淳即同治帝即位。母以子貴,慈禧成為皇太后,並垂簾聽政。葉赫那拉家族也隨之崛起:胞弟桂祥被封為三等奉恩公,享有公爵的尊榮及待遇。在此之前,慈禧的妹妹做了鹹豐帝七弟醇郡王奕譞的福晉。同治皇帝死後,按照慈禧的旨意,由奕譞的長子載湉繼承大統。這樣一來,慈禧依靠一條剪不斷的婚姻紅線,以伯母、姨母、太后的身份繼續臨朝。
當時,以載垣、端華、肅順為代表的八位顧命大臣堅決反對太后垂簾聽政,雙方劍拔弩張,氣氛極度緊張。其時醇郡王奕譞在熱河,由於和小皇帝有著特殊的親屬關係,使得他果斷地站在太后一邊,並積極採取行動。他與在京師的恭親王奕訢聯絡,在熱河與北京之間悄悄地進行著周密的政變籌劃。其後,他親自帶兵在半壁店拿下了肅順,把他解京棄市。關於奕譞的這段經歷,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有生動的回憶——我很小的時候曾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王府里演戲,演到《鍘美案》最後一場,年幼的六叔載洵看見陳世美被包龍圖鍘得鮮血淋漓,嚇得坐地大哭,我祖父立即聲色俱厲地當眾喝道:“太不像話!想我21歲時就親手拿肅順,像你這樣,將來還能擔當起國家大事嗎?”
1865年,在慈禧的暗中支持下,忽有翰林院編修蔡壽祺上疏參劾恭親王奕訢。慈禧召集查辦,隨即以同治皇帝名義下詔:“朕奉兩宮皇太后懿旨:本月初五日據蔡壽祺奏,恭親王辦事徇情、貪墨、驕盈、攬權,多招物議,似此劣情,何以能辦公事?查辦雖無實據,事出有因,究屬曖昧,難以懸揣!恭親王議政之初,尚屬謹慎,迨後妄自尊大,諸多狂傲,倚仗爵高權重,目無君上,視朕沖齡,諸多挾制,往往暗使離間,不可細問;每日召見,趾高氣揚,言語之間諸多取巧妄陳,若不及早宣示,朕親政之時,何以用人行政?凡此重大情形,姑免深究,正是朕寬大之恩!恭親王著毋庸在軍機處議政,革去一切差使,不準干預公事,以示朕曲為保全之至意。”
1869年,太監安德海奉慈禧懿旨南下採購。其招搖過市,威風一時無二。山東巡撫丁寶楨早已接得恭親王的書函,於是抓捕了安德海。安德海有恃無恐,威脅丁寶楨說:“你們找死嗎?”丁寶楨事先得到恭親王的支持,於是以太監私自出京、違反祖訓、安必為冒充為由殺之。訊息傳來,朝廷上下一片歡騰,曾國藩稱讚丁寶楨為豪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