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洞,據說應稱作陶隱洞,座落於天河天鳳村(俗稱後鳳)的山界。大羅山山脈逶迤至此,形成了一彎深岙,天鳳村落就位於這個岙口,人們把彎中的這塊田垟叫作後鳳岙底潭。岙底的北角有一條通向天柱寺的登山石級,三百多步,三甲人叫它百步階。百步階的南側也有一條石級,就是通向陶隱洞的山路。近年來,陶隱洞已通了盤山公路,車子可直達,那條山路也就逐漸荒蕪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人洞
- 地理位置:溫州市龍灣區天河街道天鳳村鄭岙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約 680 m
景點介紹,相關傳說,歷史沿革,
景點介紹
道人洞位於溫州市龍灣區天河街道天鳳村鄭岙山,八份山東首,石窟洞依山岩開鑿而成,又名陶成洞、陶隱洞、陶仁洞、道壬洞等。據明王澈《同竹岩弟過陶成洞》詩,其洞早在明朝已形成。1942年至1956年為道人居住,也為當地人躲避日寇侵略藏居處;1956年至1982年為生產隊堆放場和避雨休息所;1982年至今為佛教宗教場所。
道人洞總占地面積約680平方米。洞窟分南北兩部分。南面洞窟前砌石牆,石牆開中門,頂部為天然巨岩,洞窟最高約2.8米,最深約9米。洞內主供釋迦牟尼,還有觀音、彌勒等,兩邊還供有伽南護法、地藏王、三官等。該洞兩側依山岩各鑿四開間耳房,帶柱廊;南側耳房作為臥室,北側耳房作為廚房。廚房向北,有一石階,拾級而上,建有水井,再上為北洞窟。北面洞窟有大小洞穴十餘處,依山岩或建禪房,或建供殿,形制多樣。道人洞為龍灣宗教發展史的重要實物例證。
相關傳說
傳明弘治年間,有一位鶴髮童顏的陶姓道士,曾隱居於此洞修煉。每逢晨昏,靜坐於洞邊一塊岩石上,采天地之靈氣,集日月之精華,夜觀星辰兆象,卜占世間禍福。終於有一日得道成仙,而隱山雲遊而離去。後人故名之陶隱洞,而洞邊那塊岩石被名為道士岩。
關於這段傳說,溫州鼓詞《東甌人龍》中有相似的描述:“大明代宗晚年間,溫州有座大羅山,山上有個道人洞,住一仙道非等閒。羅山老道他渾號,早已脫俗入仙班。這老道,未卜先知高道術,每一日,坐在山頂道士岩。天光早,吸收空氣練仙法;每夜晚,觀看星象卜人間。全不知,老道年令有多少,生成鶴髮並童顏。這老道,還有忙碌兩件事,專門練劍煉仙丹。”如此云云,並稱老道如此這般地助王瓚成就了功名。
還有另一種說法,則與陶弘景有關。傳羅山腳下一樵夫,以砍柴採藥為生,因常濟醫為民,深得當地百姓敬仰。一日在山採藥,見一山洞內有一隻受傷的白鶴,便抱回家施藥相救,三日後,白鶴傷愈,大鳴三聲騰飛而去。當夜夢見一老者,自言是南梁“山中宰相”陶弘景,因見一白蟒蛇精作惡,危害甌越人間,特來收服。日前與此妖在東海大斗七晝夜,誤被妖傷,逃致大羅山石洞中,化鶴避難,而蒙相救,故託夢相謝。不久,陶祖降妖后,再登門感謝救鶴之恩。並傳“修神煉丹符咒之術”,又贈道家經典,讓其於救鶴山洞內修煉,造福四方。此樵夫後被稱為“羅山老道”。此洞於是曰“道人洞”。
歷史沿革
由於觀海寺老堂石板殿原本簡陋,且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隱患,已遠不能滿足現今廣大信眾需求。1998年,天河天鳳村老人發起重建陶隱洞觀誨寺,由王澤安、王挺壽、王彬烈等成立了籌建組。因原址過於狹隘,且半洞半屋,無法施展土木,於是保留了原觀海寺,而在溪灘上另闢新址。經過幾年努力,各方籌集資金,於2005年終建成大雄寶殿,並重塑了佛祖金身,觀海寺自此重煥異彩。此後,繼而陸續新建齋堂,天王殿,鐘鼓樓,廂房,及辦公用房等配套建築。並於2005年至2009年5年期間,興建了一條2公里多的盤山車路,及可停泊五十餘車位的停車場,為各方信眾上山朝拜及各方人士遊覽休閒提供了方便。
新觀海寺的總體布局採用了傳統格式。前進天王殿,正中前彌勒佛,兩邊四大金剛,後立韋馱。天王殿的兩側分別為鐘、鼓樓。二進為主殿,即大雄寶殿。主位佛祖釋迦牟尼像,兩側十八羅漢,后座觀音大士立像。三進為觀音閣,現尚在建沒中。前進天王殿的前方是一方碩大的放生池。主軸建築的兩側是廂房,齋堂、辦公等配套用房。
如今觀海寺己初具規模,新建殿堂莊嚴肅穆,古樸隆華,金堂映碧,琉閣飛丹,堪為蔚然大觀。
位於觀海寺北側不遠的臥雲寺,也由天鳳村民王濟權等老人在原寺基礎上拓展了規,寺內設施亦一展新貌。
前不久,寺前置立了一座為紀念釋白亮禪師的《緬懷師德》碑,文云:釋白亮師俗名王宰銀,三甲後鳳人,民國癸丑年(1913)生,成年時即與佛結緣。正當婚期,遂遁入空門,皈依佛門弟子。經多年勤學苦修,悟得佛法真諦。因得時任民國師長的潘介宗器重,特邀其代修功德三年。其後入寧波天童寺,歷任方丈、主持職,並取得大法師學位。1971年卸任回故里,重整臥雲寺,修度餘生。至1987年圓寂,享年74歲。
這位一生獻身佛學文化事業的道德高僧,令人讚嘆之餘,似乎更使我們感悟,淨界空門,亦不乏人生的精彩!不禁感吟一律,以贊仰斯情:
羅山洞隱几春秋?石窟澗溪水自流。
沐日臥雲蘇覺夢;臨風觀海解凡愁。
登臨高矚塵寰路,隱約遠航普渡舟。
世事風光原不盡,禪機妙道最通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