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憶胡季懷》是宋代詩人周必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前兩句寫餞別席上,玉杯美酒,朋友之間一遍遍地互道珍重,別離醉飲,顯友誼之深。後兩句寫天寒道遠,置身他鄉,恍然酒醒,這才想起朋友遠遠地離開了自己,寫別後相思,見思念之綿長。全詩構思十分巧妙,另闢蹊徑,言有盡而意無窮,詩情動人肺腑。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道中憶胡季懷
- 作者:周必大
- 創作年代:宋代
- 出處:《全宋詩》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道中憶胡季懷
珍重臨分白玉卮,醉中那暇說相思。
天寒道遠酒醒處,始是憶君腸斷時。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胡季懷:名不詳,季懷是其字,廬陵人。胡銓從子。科場不得志,一生著述自娛。乾道六年(1170)卒,年四十八。
2.珍重:保重,愛惜。這裡是說臨分手時互道珍重。卮(zhī):酒器。
3.那暇:哪裡有空。實即無暇。
4.“天寒”二句:切題目中的“道中”,故言“道遠”。酒醒處,引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詞:“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兩句把臨別之際因醉未敘的相思之情,在道遠處酒醒之後補寫出來。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餞別席上,玉杯美酒,一遍遍地互道珍重;可我酒入愁腸,醉後卻未及暢敘別情。
天寒道遠,恍然酒醒,這才感到離別的苦痛。
創作背景
此詩寫於宋高宗紹興二十二年(1152),應是詩人由家鄉廬陵往返京城臨安的途中,與友人舉杯話別而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詩歌抒寫詩人對朋友胡季懷的思念之情,分兩個層次來寫,情深意重,動人肺腑。
一、二句為第一層,寫別離醉飲,顯友誼之深。餞別席上,玉杯美酒,朋友之間一遍遍地互道珍重,可是詩人酒入愁腸,醉後卻未及暢敘別情,深感遺憾。這是詩人離別朋友之後,回憶當時的場景。
有幾個細節特別值得玩味。“白玉卮”,就字面而言,指用白玉製成的酒杯,名貴典雅,潔白光鮮,隱喻朋友交情純潔真摯,高雅脫俗,或是志趣相投,靈犀相通,或是患難與共,同舟共濟,或是肝膽相照,坦蕩光明。總之,“白玉卮”的形象給人以美好深情的想像。
“醉”字點明二人喝得盡情盡興,毫無保留,詩人醉了,朋友亦醉了。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何況,這是臨別一飲,此時此地一別,世事難以預料,真不知道何時何地才能相見。因此,兩人要開懷暢飲,痛快淋漓,借酒來表達離愁別恨,借酒來謳歌真摯友誼。也正因為喝“醉”了,海侃神聊,天馬行空,話題紛繪,話語滔滔,忘記了傷心事,忘記了離別苦,沒有互道離別,沒有訴說相思。
詩人用“那暇”一詞,表明朋友之間酒到醉處情最歡,沒有時間也不會想到這些離愁別緒之事。這兒的“那暇說”為後面兩句的“始是憶”,埋下了伏筆。很多離別詩,描寫飲酒場面,無非悲悲切切,淒悽慘慘,互道相思,難捨難分,牽腸掛肚,離恨天涯。周必大此詩則一反常規,寫酒醉痛快,不道相思,不暇相思,從另一個側面展示了友情的深摯、真純。令人耳目一新,心有所動。
詩歌三、四兩句為第二層,寫別後相思,見思念之綿長。天寒道遠,置身他鄉,恍然酒醒,這才想起朋友遠遠地離開了自己,內心倍感痛苦。
構思頗似柳永的《雨霖鈴·寒蟬淒切》:“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兩者不同的地方在於柳詞形象,楊柳依依,曉風習習,冷月生寒,種種意象烘染詞人的孤寂、落寞情懷。周詩則比較抽象,以“天寒道遠”盡言其苦,氛圍也至為淒冷。同樣引發讀者的想像。天寒道遠,身心寒涼,需要美酒暖身,需要朋友陪伴,可是自己卻是漂泊天涯,形單影隻,遠離家鄉,遠離朋友,倍加痛苦。也正是這個時候,才格外地想念朋友,不知道詩人漂泊何處,也不知道詩人是何時酒醒,只知道,一旦酒醒,他就思念朋友,肝腸寸斷。“始是……時”意為“正是……時”之意,表明這種思念自自然然,不矯飾,不做作,是一種最真實、最真誠的感情。
朋友一別,各向天涯。這首詩里,沒有南浦春草,灞橋柳色,沒有野渡孤帆,長亭驛舍,沒有執手相看,淚如雨下,沒有互道離別,千囑萬托。詩人只是事後回憶,中途切入,寫“不暇相思”、寫“正是相思”兩個畫面,讓人同樣感受到友情的珍貴,思念的綿長。
名家點評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倪其心、鄭州大學教授許逸民:“全詩緊扣‘憶’字作文章,但上二說無暇憶,下二句說正相憶,此中也有開合的變化,先放後收,收則愈響。”(《宋人絕句選》)
徐州工程學院副院長張仲謀:“後二句與柳永《雨霖鈴》詞‘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頗為相似,而柳永是別時作虛擬之詞,此則是別後實感,容或受柳詞啟發,卻無摹擬之弊。”(《宋詩精華》)
作者簡介
周必大(1126—1204),南宋政治家、文學家,“廬陵四忠”之一。廬陵人,字子充,一字洪道,曾為右丞相,封濟國公。一生著述甚多。有《省齋文稿》《平園續稿》《玉堂類稿》等傳世。後人匯為《益國周文忠公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