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路黃白絹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過路黃白絹病
  • 為害症狀:葉片和莖均可受害,失綠、腐爛
  • 病原菌形態  :    菌核似油菜籽
  • 綜合治理措施 :     1.及時清除枯草層
症狀,病原形態,治療方法,

症狀

為害症狀
葉片和莖均可受害,失綠、求民糊故腐爛。受害葉片出現不規則形枯黃病斑,嚴重者整片葉枯死萎蔫。發病地塊呈圈狀。店艱戶在近地面的莖部纏有白虹婆諒色的菌絲束,並產生白色至黃褐色菌核,菌核呈菜籽狀。地上部葉嫌膠片逐漸變黃,萎蔫下垂,最後變為紅褐色。和絲核菌引起的枯萎病症狀較為相似。但白絹病和絲核菌病害症狀的不同點主要是:絲核菌病害在田間較少見到菌核,而白絹病更容易見到白色至褐色的菌核,且光滑、堅硬;白絹病的菌絲較絲核菌多,且顏色更白,絲核菌的菌絲較透明,且只在濕度大時出現,容易消失。該病菌可侵染多種花卉和木本植物,如結香、錦帶、灑金珊瑚、傘房決明、紅花檵木、玉簪和香石竹,受害植物整株死亡。也可侵染喬木的幼苗,如泡桐、梧桐、楸樹、梓樹、烏桕、香樟、楠木、桉樹、杉木、水杉、馬尾松等。

病原形態

病原菌形態 菌核似油菜籽,直徑0.5-3mm,初為白色,後變為黃炒籃只色,最後呈褐色,組織緊密,表面粗糙或光滑,表層細胞小,色深,內部細胞大,色淺或無色。菌絲大多無色或淺色。
病菌
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可在病殘體或雜草上越冬,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4-5年。翌年土壤溫度適合時,菌絲萌發產生新的菌絲體,侵入植物莖基部或根頸部危害。此病害為高溫(25℃-35℃最適)、高濕病害,另外土壤中富含有機質也有利於此病害的發生。在我國長江流域,病害一般在6月上旬開始發生,至7、8月份,氣溫上升至30℃左右時,病害進入盛發期,10月份病害基本停止。此外此病害的發生和濕度的關係也很大,濕度大的土壤,此病害發生較嚴重。

治療方法

綜合治理措施 1.及時清除枯草層,提高土壤通氣性;加強水肥管理,提高植株生活力;深翻和曝曬多槓民犁土壤等措施均有洪和榜助於減輕白絹病的發生。
2.發病初期,採用25%敵力脫乳油20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顆粒劑1000倍或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2500~3000倍液噴霧。病區10天至半月噴一次,連噴2~3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