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捕獲

過度捕獲

過度捕獲是指捕獲量超過種群數量增長,使其難以恢復到原有種群數量水平時的現象。可以造成種群組成的變異、種間關係的不平衡、種群衰竭等較深遠的後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過度捕獲
  • 外文名:overhunting; over-fishing
  • 學科:生態工程
  • 領域:環境科學
  • 影響:種群組成的變異、種間關係的不平衡
定義,獵取量,獵(漁)期,引入,再引入,

定義

過度捕獲是指捕獲量超過種群數量增長,使其難以恢復到原有種群數量水平時的現象。可以造成種群組成的變異、種間關係的不平衡、種群衰竭等較深遠的後果。

獵取量

獵取量是指對國家或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之外的其他野生動物在保留足夠可繼續持續穩定增長的種群數量前提下,單位面積內的年可收穫量。根據利用對象種群增長規律確定獵取量。曾一度採用最大持續產量,該指標對環境條件的變化等其他因素注意不夠。現常採用最適產量的指標確定獵取量。獵取量一般由國家有關職能部門每年定期公布。目的是防止對非國家或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過量捕獵,以維護生態平衡。

獵(漁)期

適宜於從事有關狩獵或捕撈活動的時期。動物繁殖生長、數量增長與季節周期變化密切相關,有周期性特點,故決定了合理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的周期性。為保證狩獵(漁業)資源休養生息、持續繁衍增長、保障狩獵(漁業)產品數量與質量,應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對象分別規定獵(漁)期,國家有關職能部門需每年定期公布。獵(漁)期受法律制約。非獵(漁)期間禁止一切狩獵或捕撈活動,即禁獵(漁)期。

引入

自然或人為地從外地引進當地原來沒有的物種的過程。該物種適應擴散到新的生境,改變了對舊環境已適應的遺傳性變異。從地域範圍上而言,當地與外地是相對的。如麝鼠原產北美,人為引入歐洲,而中國的麝鼠是自然和人為地自蘇聯引入的。是豐富地區物種組成的重要措施,但必須慎重注意到引入可以造成不同的生態效應。

再引入

當地原有的物種由於某些原因消失後,從其他地方引入該物種,以恢復其物種種群的過程。如中國特產糜鹿自19世紀末流落歐洲,而在中國卻完全絕跡,直至20世紀50年代後,重新從英國再引入中國。是自然保護中恢復特定地區物種組成的重要措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