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下梅

《過下梅》是南宋詩人楊萬里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寫作者趕路遇美景卻無暇欣賞,而且移情於物,怪到烏鴉頭上,不僅很形象地表達了自己的心情,也借物達志,陡起波瀾,給詩增添了許多情趣。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過下梅》
  • 創作年代:南宋
  • 作品出處:《誠齋集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楊萬里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注釋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過下梅
不特山盤水亦回,
溪山信美暇徘徊
行人自趁斜陽急,
關得歸鴉更苦催!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下梅:地名,具體不詳。
②不特:不僅,不只是。
③信:真實,確實。
④暇:這裡是無暇的意思。
⑤徘徊:這裡是流連、留戀的意思。
⑥趁:追趕。

注釋譯文

不僅是山道盤曲,小溪也縈迴;青山綠水確實很美,我怎有時間欣賞徘徊?太陽已快下山,我急著搶在天黑前趕路;那歸巢的烏鴉,關你什麼事,你卻叫個不停,拚命地把我逼催。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隆興元年(1163年),詩人時由零陵赴調杭州。

作品鑑賞

也許是此行的限期很緊,詩人已經倦於行路,所以詩中充滿著焦急與不耐的心情。山路盤曲,溪水縈迴,這本來是很美妙的景色,如果是閒暇之日,入山尋幽探勝,一定會使人留連忘返,而詩人用“不特”、“亦”數字,仿佛對本來就應該曲折的山路溪水意見很大。於是,他在第二句乾脆說:“溪山美倒是美,可是我哪有空暇來游賞觀玩?”這一切原因是什麼呢?詩人為何無暇?原來是要趕路,心中唯恐天晚,走得很急。這第三句不僅寫出了自己的心情,又通過“斜陽”二字說明時間已晚,呼應前兩句為什麼對美景無暇徘徊,寫得直截明快。由此,逼出了末句,聽得烏鴉歸巢,陣陣鳴叫,他不禁大怒:“我心裡已經夠急了,你這討厭的烏鴉,我與你有什麼相干,偏要聒噪催人,使我心中更加煩惱!”
詩的末句,移情於物,明明是自己心急,與烏鴉的叫聲無關,偏要怪到烏鴉頭上,不僅很形象地表達了自己的心情,也借物達志,陡起波瀾,給詩增添了許多情趣。唐人金昌緒有一首《春怨》詩云:“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說個閨中少婦,思念遠征的丈夫,他夢中無法與丈夫相會,醒後遷怒饒舌的鳥兒。明代周在有一首《閨怨》詩云:“江南二月試羅衣,春盡燕山雪尚飛。應是子規啼不到,故鄉雖好不思歸。”寫少婦思念丈夫,可丈夫到春末還沒回家,她滿腹牢愁,卻反說丈夫不知回來是因為那暮春啼叫著“不如歸去”的杜鵑鳥,只知道在江南叫,卻不飛到燕山去催自己的丈夫回家。楊萬里、金昌緒、周在詩所寄託的感情不同,但都把自己的情感通過責備鳥兒來表現,合在一起讀,很有趣味。

作者簡介

楊萬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號誠齋。漢族,吉州吉水人(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南宋著名愛國詩人,文學家,與陸游、尤袤、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家”,“中興四大詩人”,被譽為一代詩宗。楊萬里詩歌大多描寫自然景物,且以此見長,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間疾苦抒發愛國感情;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稱為"誠齋體"。有《誠齋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