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具根狀莖和匍匐
莖,草層高20厘米。兩對小
葉,上部一對較大,長3.2-4.5厘米,寬2.0-2.8厘米,倒卵形;下部一對較小,長3-4厘米,寬1.6-2.5厘米,矩圓形、闊橢圓形。葉片表面光滑。總狀花序腋生;小花無柄;有托狀苞片;翼瓣鈍圓,橙黃色,長10毫米;龍骨瓣喙狀,長約5毫米;
花萼與花托合生成萼管。受精後子房柄迅速分裂伸長,形成紫黒色的棍狀突起。子房位於頂端,稱為果針。果針長1-27厘米,斜向插入土中,深度小於7厘米、果針前端膨大成菜,每莢一粒種子,偶有兩粒,種子褐色,千粒重69.5克。
生長環境
適應範圍廣,喜熱帶潮濕氣候,從熱帶到亞熱帶乾熱地區均能生長良好。從重黏土到沙土均能良好生長;耐酸瘦土壤,在pH為5.5-8.5的土壤上表現良好,中等程度耐鹽鹼,特別耐重鋁土壤和低肥力土壤。耐陰性強;可耐受70%-80%的遮陰。耐旱,在年降水650毫米以上的地區均能良好生長,可耐受連續4個月的乾旱;抗寒性強;在低溫、乾旱季節仍有少量開花,表現出良好的綠化效果。有一定的耐澇性。
分布範圍
繁殖方法
自然繁殖:匍匐莖遇土即可產生不定根,並形成新的株從擴展繁殖,在裸地上通過匍匐莖擴展能迅速形成20厘米厚的墊狀草層。耐重牧和強度劉割,離地面5厘米劉割3-7天內即可恢復生長。
人工繁殖:秋季保護地扦插育苗,應選擇節間短、芽眼飽滿、植株中段沒有霉爛和損傷的作繁育材料,按每苗3-4芽進行剪截,上剪口距上芽1.0-1.5厘米,下剪口要靠近節部斜剪,因為靠節位近處貯藏營養物質較多,容易形成愈傷組織和發生新根。將剪好的插條按20-30根扎為1捆,綑紮時要求各插條極性擺放一致,且下剪口齊,隨之將捆好的插條用100毫克/千克生根粉溶液浸苗1-2厘米。扦插應做到扦插條的2-3節插入營養土中,地上部留1節1片葉,將頂芽朝統一方向扦插,這樣有利於插條萌芽一致。萌芽後,枝條不會相互重疊,扦插完畢後及時用噴壺灑水使營養土與插條接觸緊密,提高成活率。為殺滅插條上潛伏的病菌,同時要注意遮陰,避免陽光直射而造成死苗。加強水分管理,保持營養土濕潤,插後要查苗、補苗以提高出苗率。
栽培技術
搭建小拱棚:高溫季節育苗前期要注意遮陰,防止高溫死苗,後期要注意保溫,防止寒害死苗。因此,在生產上要搭建雙層小拱棚,內蓋薄膜增溫、保溫,外加遮陽網遮陰、降溫和防止霜凍,有條件的地方最好使用溫室大棚育苗,效果更明顯。
扦插後水分管理:前期每天澆透水1次,後期2-3天澆1次水,前期用噴壺灑水,選擇早晨或傍晚棚內濕度較低時進行。苗木萌芽以後要保持通風,使棚內濕度控制在70%以下,防止棚內濕度過大。當棚內溫度高出室外溫度3-5℃時可打開通風口進行排濕。
塑膠拱棚管理:如遇晴熱天氣,塑膠拱棚內的溫度超過30℃時,剛發芽尚未生根的插條很容易發生高溫燒苗,因此,在晴熱的白天必須加蓋遮陽網(網應架設在棚膜以外),這樣可降低床溫3-5℃,覆蓋時間為上午9:00-10:00,下午15:00-16:00開,可有效地防止高溫灼傷幼葉和幼根,提高成活率。當苗木長出2-3個新葉、地下已髮根時,可定時或不定時地開棚進行通風,但避免長時間通風造成棚內溫度過低幼苗生長受阻,通風過程中遇大風、降溫天氣,應提早覆蓋保溫,避免苗木受害。苗期及時清除雜草,避免草害。
苗木出圃:苗木出圃前要經過7-10天充分煉苗,出圃時要進行苗木分級,對生長過弱、過小的苗木應集中放置,繼續加強肥水管理,育成合格苗;對於達到3葉1心帶有分枝的標準苗木及時進行銷售或栽植,防止苗木在棚內生長過快,營養耗盡,降低移栽成活率。
定植:在中國閩中山區,春季最佳定植時間是3月上中句。定植時可輕輕除去塑膠袋,將土團按定好的株行距,栽入定植穴中,澆透定根水,確保定植質量。
病蟲防治
當苗長出1-2片新葉時要及時噴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預防
霜霉病、
白粉病等病害,噴殺菌劑時加入0.1%磷酸二氫鉀加0.1%尿素或植物葉面肥,補充苗木營養,促進苗木健壯生長。
主要價值
維生素和多種胺基酸含量較多。莖葉柔嫩,適口性好,消化率高。可與
俯仰臂形草、濕生臂形草等混播建植人工草地。也可用於果園間作,覆蓋地表、抑制雜草,並可在園地放養禽類,提高園地的綜合收益。也被廣泛用於園林綠化,作為城市公綠地、街道等開放性綠地或點綴裝飾地被植物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