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性疲勞機理的探討

運動性疲勞機理的探討

《運動性疲勞機理的探討》是2012年4月湘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賀洪。

基本介紹

  • 書名:運動性疲勞機理的探討
  • 作者:賀洪
  • ISBN:9787811283907
  • 頁數:168
  • 定價:20.00元
  • 出版社:湘潭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4
  • 副標題:運動過程中的羰基應激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運動性疲勞機理的探討:運動過程中的羰基應激》主要以羰基應激衰老學說為理論基礎,將活性羰基類物質MDA引入研究體系,建立羰基應激和去羰基應激的運動動物實驗模型,運用實驗室成熟的紅細胞模型,以羰基應激為切入點,通過確定羰基應激和去羰基應激的一系列實驗,以羰氨反應為線索,探討運動性疲勞形成的機制和可能存在的途徑。

作者簡介

賀洪,博士,副教授,男,1968年3月生,湖南邵陽人,碩士研究生導師。2010年6月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運動性疲勞及恢復過程,運動與健康。在《RedosxReport》、 《Clin Hemorheol Microcirc》、《Med Hypotheses》、《Cell Biology and Toxicology》、《體育科學》、《中國運動醫學雜誌》、《北京體育大學學報》和《中國臨床康復》等國家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7篇。參編《運動生理學》、《體育測量與評價》等各類教材5部,參加與主持國家“863計畫”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各類課題7項。

圖書目錄

引言
第1章 活性羰基類物質與運動性疲勞
1.1 有關運動性疲勞的理論概述
1.1.1 代謝產物堵塞學說
1.1.2 突變理論學說
1.1.3 自由基學說
1.1.4 細胞凋亡學說
1.1.5 神經—內分泌—免疫網路理論
1.1.6 中醫疲勞理論
1.2 衰老及相關理論
1.2.1 自由基衰老學說
1.2.2 非酶糖基化衰老學說
1.2.3 羰基應激衰老學說
1.3 脂質過氧化產生應激醛的途徑
1.3.1 羰基與親核試劑的加成反應
1.3.2 活性羰基類物質作用的機制
1.3.3 脂質過氧化物形成羰基類物質的機制
1.4 能捕獲羰基的生物活性小分子
1.4.1 谷胱甘肽(GSH)
1.4.2 牛磺酸
1.4.3 賴氨酸
1.4.4 褪黑素
1.5 本研究實驗設計思路
第2章 紅細胞羰基應激及谷胱甘肽的保護作用
2.1 前言
2.2 材料、儀器與方法
2.2.1 材料
2.2.2 儀器
2.2.3 方法
2.3 結果
2.3.1 紅細胞表觀粘度值的變化
2.3.2 MDA對紅細胞形態的影響以及GSH對其的保護修復作用
2.3.3 紅細胞膜羰基化蛋白含量的變化
2.3.4 紅細胞膜流動性變化
2.4 討論與分析
2.4.1 MDA的羰基應激作用對紅細胞懸浮液表觀粘度的影響
2.4.2 MDA的羰基應激作用對紅細胞形態的影響
2.4.3 GSH對紅細胞膜羰基化蛋白含量的影響
2.4.4 MDA的羰基應激對紅細胞膜流動性的影響
2.5 結論
第3章 褪黑素對MDA的捕獲作用
3.1 前言
3.2 材料、儀器與方法
3.2.1 材料
3.2.2 儀器
3.2.3 方法
3.3 結果
3.3.1 新產物的生成及鑑定
3.3.2 新產物的生成過程推導及LC-MS-ESI鑑定
3.3.3 血液儲存過程中粘度變化與羰基應激的關係
3.3.4 MT的抗羰基應激作用
3.4 討論
3.4.1 機體內的羰基應激
3.4.2 MT對羰基應激的防禦作用
3.5 結論
第4章 牛磺酸抗羰基應激的作用
4.1 前言
4.2 材料、儀器與方法
4.2.1 材料
4.2.2 儀器
4.2.3 方法
4.3 結果與分析
4.3.1 濃度對反應產物螢光強度的影響
4.3.2 pH值對反應產物螢光強度的影響
4.3.3 用IC-MS鑑定MDA與Taurine的反應產物
4.3.4 Taurine對MDA損傷BSA的保護作用
4.4 討論
4.5 結論
第5章 牛磺酸對力竭運動大鼠骨骼肌線粒體的保護作用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材料
5.2.2 實驗運動方案
5.2.3 標本製備
5.2.4 指標測定
5.2.5 統計學處理
5.3 結果與分析
5.3.1 補充牛磺酸對大鼠運動能力的影響
5.3.2 牛磺酸和力竭運動對大鼠股四頭肌線粒體中MDA含量的影響
5.3.3 牛磺酸和力竭運動對大鼠股四頭肌線粒體中SOD活性的影響
5.3.4 牛磺酸和力竭運動對大鼠股四頭肌線粒體中GSH含量的影響
5.3.5 牛磺酸和力竭運動對大鼠股四頭肌線粒體中總Ca2+濃度的影響
5.4結論
第6章 賴氨酸對力竭運動後的大鼠的保護作用
6.1 前言
6.2 材料、儀器與方法
6.2.1 大鼠力竭運動模型
6.2.2 試劑及其配製
6.2.3 主要儀器
6.2.4 給藥時間和取樣
6.2.5 指標檢測
6.2.6 統計學處理
6.3 結果與分析
6.3.1 運動前後大鼠血清中MDA濃度的比較
6.3.2 運動前後大鼠血清中賴氨酸濃度的比較
6.3.3 賴氨酸與MDA反應產物的紫外吸收光譜
6.4 結論
第7章 pH值對賴氨酸捕獲MDA作用影響的研究
7.1 前言
7.2 材料、儀器與方法
7.2.1 試劑及其配製
7.2.2 主要儀器
7.2.3 MDA與賴氨酸反應的模式
7.2.4 統計學處理
7.3 結果與分析
7.3.1 賴氨酸與MDA反應產物的紫外吸收光譜
7.3.2 不同pH值對賴氨酸與MDA反應體系的影響
7.4 結論
第8章 綜述(一)
8.1 補充BCAAs對肌肉蛋白質代謝的影響
8.1.1 BCAAs對蛋白質合成代謝的影響
8.1.2 BCAAs對肌肉蛋白質分解代謝的影響
8.2 運動中補充BCAAs影響肌肉蛋白質代謝的可能機理
8.2.1 支鏈胺基酸作為能源物質參與代謝
8.2.2 支鏈胺基酸促進合成代謝激素的分泌
8.3 運動中補充BCAAs對肌肉損傷的影響
8.4 總結與展望
第9章 綜述(二)
結語:總結與構想
附錄
附錄1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表的論文
附錄2 近階段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致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