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春霖

遊春霖(?~1589年),字賢謨,福建雲霄莆美人。他幼年聰穎好學,入縣學後已小有名氣。嘉靖四十三年甲子(1564年)登王大道榜為舉人(即鄉進士),初任南安分府同知,後任湖南醴陵知縣等職。遊春霖步入仕途後,為官清正廉明,體察民情,百姓稱頌,成為福建漳州游氏名人。

基本介紹

  • 本名:遊春霖
  • 字號:賢謨
  • 所處時代:嘉靖
  • 出生地:福建雲霄莆美
  • 去世時間:1589年
  • 籍貫:福建雲霄莆美
遊春霖(?~1589年),字賢謨,福建雲霄莆美人。他幼年聰穎好學,入縣學後已小有名氣。嘉靖四十三年甲子(1564年)登王大道榜為舉人(即鄉進士),初任南安分府同知,後任湖南醴陵知縣等職。遊春霖步入仕途後,為官清正廉明,體察民情,百姓稱頌,成為福建漳州游氏名人。
遊春霖在尚未中舉前,已是漳州府學庠生和當地名人。當時有下河南塘渡口是經雲霄漳江水道與通向海外的重要商品集散地,又是經漳江溪口江面進入內陸,與山區兌換交易海鹽物資的場所。下河蔡氏開基祖蔡元斌於南塘渡口募費置舟、濟渡便民而被傳為佳話。弘治初年,其裔孫蔡謨等人為解決射利者私設以濟,又自出3年渡費供艄公濟渡。弘治十一年(1498年)春,村民羅承俸、張宏智再義助10金。蔡謨等感於義舉,再出50金購置田地,以所得田賦供艄公工食之費。為確保此濟美便民的舉措世代相承,嘉靖十年(1531年),蔡氏第四世祖長房蔡統的長子蔡國鼎、次子蔡國鈞邀請雲霄西林文祠同窗、漳州府學同學遊春霖撰寫《南塘石碑文》盛載此義舉,載入清嘉慶《雲霄廳志·藝文》。此外,他還為下河霞美廟撰寫碑記。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遊春霖中舉後即步入仕途,曾在國內多個地方擔任父母官,如福建南安、湖南省東部醴陵、湖南省西北部慈利等。一是遊春霖曾任湖南慈利知縣,執掌過張家界一帶。據《慈利縣誌》載:慈利縣治原在永泰街。隆慶三年(1569年),知縣梁可大遷治於官塌坪築城垣;萬曆五年(1577年),知縣遊春霖鑒於水患是城北立縣不穩的主要原因,遂將縣治從官塌坪遷回永泰街,歷時9年之久。二是慈利縣山鎮岩泊渡鎮有特產紅薯冬粉,其成名與知縣遊春霖有關。據傳早在明永樂年間遷都燕京後,明成祖朱棣曾攜春妃南巡路過慈利永泰街,被知縣遊春霖恭迎於府上。他急招庶民以優選多種鄉土野味奉侍春妃,立馬選中馬公渡謝氏紅薯製作的粉條,即命其精製後再奉上。謝氏將紅薯洗淨切成細片,用金雞泉水漂淀後,將白色沉澱物拉製成粉線,滴於沸水中,製成冬粉餚品。春妃品嘗後盛讚味美,令其再造敬貢入朝,使紅薯冬粉成為地方貢品。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