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仙寺位於高平市城南10公里的遊仙山麓,山勢優美,林木蔥鬱,寺居山峪,清靜幽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遊仙寺
- 位於:高平市城南10公里的遊仙山麓
- 創建:北宋淳化年間(990-994)
- 簡介:規模宏大,周設群芳套院
簡介,歷史文化,
簡介
規模宏大,周設群芳套院,山門壯麗,崇樓峻閣,三進院,設前殿、中殿和七佛殿,兩廂有配殿、廂房和廊廡。創建於北宋淳化年間(990-994),金元明清屢有增修,現存前殿,仍是北宋原物。三間見方,單檐歇山,前後檐皆裝木靈花扇一堂。斗拱爽朗,用材碩大,梁架徹上露明造。中殿金代建,五開間懸山式,六架椽屋,梁架規整,結構牢固,穩健莊重,此寺為宋金木構建築中的佳作,寺外東山坡有八角七級磚落一座,是元至元七年(1290年)所築。2001年5月26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寺創建於北宋淳化年間(990-994年),現存前殿仍為宋代原物,其餘均為後世歷代增修。寺內主體建築毗盧殿(前殿)為北宋淳化元年(990年)所建,現為宋制。殿宇三間,平面呈方形,舉折平緩,出檐深遠,外觀莊重穩健,檐下補間斗栱五鋪作,雙抄偷心造。柱頭斗栱為單抄單下昂偷心造,昂為批竹式,耍頭與昂幾乎完全相同。這一形制在山西其它宋代建築中雖有所見,但時間上已晚於高平遊仙寺前殿一百餘年,可知是這一形制之中的先例。
歷史文化
晉城市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厚,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兩萬年前的舊石器晚期,這裡就留下了人類生活的足跡。相傳女媧氏、神農氏、九黎部落首領蚩尤及堯、舜、禹等都曾在這裡活動過。女媧補天(傳說中華人文始祖女媧氏鍊石補天遺址和棲息地——媧皇窟,也在澤州縣水東鄉丹河北岸浮山北谷)、神農播種(中華第一大帝神農氏采五穀嘗百草的羊頭山和古墓冢也在高平市境內)、禹鑿石門(陽城縣境內有石門)、愚公移山等歷史傳說都有實地可指。古書《墨子》中曾有“舜耕於歷山”(今沁水縣境內有歷山舜王坪),“漁於獲澤”(今陽城縣城東有獲澤河)的記載。還有以沁水下川、陵川塔水河、西瑤泉為代表的原始文化,以澤州高都、沁水八里坪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公元前260年,歷史上著名的 “長平之戰”就發生在晉城高平市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