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遂寧縣
- 撤縣時間:1985年
歷史沿革
古巴蜀國時期
春秋初年,四川境內出現巴國和蜀國兩個奴隸制國家,遂寧縣境屬蜀國管轄區,秦統一後為蜀郡所轄。東漢末年(220年),置德陽縣,治所在今城區內,境內置縣也由此開始。西晉後期(約303年),流民李雄起義建立成漢國,置德陽郡,轄德陽縣,郡、縣治所仍在今城區內,境內置郡也由此開始。
名稱由來
建制沿革
在歷史的滄桑演進中,“遂寧”這個名稱或用或改,遂寧的“級別”或升或降,遂寧的轄區或大或小,但有一點沒有改變,這就是不論哪個朝代,都以遂寧城為郡、府、州、縣的治所,足見古人對遂寧這塊土地的厚愛。遂寧也因此成了川中重鎮和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最早設縣在東漢末年(約220),時名德陽縣。
東晉穆帝永和三年,溫平蜀後,在德陽縣東南置遂寧郡,取息亂、安寧之意,遂寧之名從此始。南朝宋泰始五年,胡傳淮著《張問陶年譜》 分遂寧郡置東遂寧郡,德陽縣隸屬於東遂寧郡,郡、縣治所同為一地。
南朝梁時,德陽縣更名小溪縣,仍隸屬於東遂寧郡,郡、縣治所同前。北朝魏,小溪縣更名方義縣,郡縣治所未變。
北周閔帝元年改東遂寧郡為石山郡,並於郡地置遂州以統之。州、郡、縣治所同為一地。
隋煬帝大業三年,州改郡,以捃轄縣,郡、縣治所如前。
唐中宗景龍元年,分遂州青石縣增設遂寧縣(縣以遂寧名自此始),治所在今潼南縣下縣壩(大佛寺東北面)。方義縣乃在原處,州縣治所末變。
唐末,在遂州設的武信軍節度使,管轄了遂(遂寧)、昌(隆昌)、合(合川)、渝(重慶)、瀘(瀘州)五州。
北宋太平興國元年,為避宋宗諱,改方義縣名小溪縣。宋微宗政和五年,升遂為遂寧府,領小溪、遂寧、蓬溪、長江、青石等五縣,府、縣治如前。宋微宗宣和五年升遂寧府為遂寧都督府。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並青石、遂寧二縣入小溪縣。後改遂寧府為州。
元末明初玉珍時期(1362-1371),並小溪縣入遂寧州,州治所乃設原地。
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降遂寧州為遂寧縣,隸屬潼川府(今三台縣)治所未變。
民國24年(1935)年3月,設四川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區,區設專員公署,轄遂寧,蓬溪、射洪、樂至、安岳、潼南、三台、中江、鹽亭九縣。專員公署、遂寧縣駐地同為一地。
1958年10月,並遂寧專區入綿陽專區,其所轄之縣(除安岳、樂至外)併入綿陽專區,遂寧縣亦隸屬於綿陽專區。
1968年9月,改綿陽專區為綿陽地區,遂寧縣隸屬於綿陽地區。
1985年5月撤消遂寧縣,建立省轄遂寧市。市轄市中區、射洪縣蓬溪縣。市中區駐地設原遂寧縣城關鎮。
1997年12月,調整蓬溪縣行政區劃,建立大英縣,亦隸蓬屬於遂寧市。遂寧市轄市中區、射洪縣、大英縣、篷溪縣。
2003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分市中區行政區,設船山區、安居區(治所設安居鎮)。至此,遂寧所轄為二區三縣,即船山區、安居區、蓬溪縣、大英縣、射洪縣。
地理位置
人口民族
全市共有勞動力270.5萬人,占總人口的70.4%,勞動力資源相當豐富。除能夠充分滿足當地經濟發展對勞動力的需求外,還採取多種措施轉移富餘勞動力。全市常年輸出勞動力保持在78萬餘人,遍布全國二十多個省、市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全市除漢族外,還有回族、藏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壯族、羌族、維吾爾族、高山族等44個少數民族,人口近1.9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0.5%,這些民族只是散居於漢族之中,未形成集中聚居區。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91人,居全省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