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市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的實施意見》是一份由遂寧市人民政府印發的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遂寧市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的實施意見
- 發布單位:遂寧市人民政府
遂寧市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的實施意見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直有關部門、單位:
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的意見》(川府發〔2015〕34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現就貫徹落實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強化糧食安全意識,明確糧食安全責任
(一)全面落實糧食安全縣(區)長責任制。各縣(區)人民政府要切實承擔起保障本地區糧食安全的主體責任,全面提升糧食生產、儲備和流通能力。縣(區)長在維護全市糧食安全方面承擔的責任是:穩定發展糧食生產,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落實和完善糧食扶持政策,抓好糧食收購,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按要求全面落實地方儲備糧油計畫,管好用好地方糧油儲備,確保儲備糧油數量充足、結構合理、質量良好、調用高效;實施糧食收儲供應安全保障工程,加強糧食流通能力建設;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促進糧食產業健康發展;保障區域糧食供應及救災等應急需要,維護糧食市場穩定;健全糧食質量安全保障體系,落實監管責任;大力推進節糧減損,引導城鄉居民健康消費。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二)落實市級相關部門糧食安全工作職責。市級有關部門要準確把握糧食安全新形勢和新任務,細化落實責任分工,建立健全相關配套措施,切實加強對縣(區)的指導,形成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的合力,確保我市糧食生產、流通和消費安全。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農業局、市糧食局等
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實現糧食穩定增產
(三)堅決守住耕地紅線。嚴格執行國家耕地保護制度,規範耕地占補平衡,嚴格實行耕地“占一補一”“占優補優”和“占水田補水田”,確保全市393.3萬畝耕地保有量、347.7萬畝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減少、質量不降低。嚴格執行政府領導幹部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離任審計制度。
責任單位:市國土局、市農業局、市審計局、市統計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四)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按期完成全市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建設任務,開展田網、渠網、路網“三網”建設,達到機械化、規模化、標準化“三化”聯動,實現農田灌排能力、農機作業能力、耕地生產能力“三力”提升,改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實施糧食生產能力提升工程和現代糧食產業提質擴面工程。示範打造一批旱澇保收的穩產區、先進技術的套用區、創新機制的先行區、綠色增產模式的示範區。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實施農業節水工程,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責任單位:市農業局、市國土局、市水務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五)提高種糧科技水平。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糧食生產科技創新與推廣運用,培育和推廣“高產、優質、高抗”糧油新品種,推廣高產、高效、可持續的新技術。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提升糧食生產機械化水平,推進農機農藝深度融合。建立基層農技推廣機構和人員績效考核機制。
責任單位:市農業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六)建立新型糧食生產經營體系。大力培育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糧食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糧食生產經營主體,對其用於晾曬、烘乾、倉儲、加工等配套設施建設用地給予支持。加快建立健全承包土地經營權流轉市場,鼓勵有條件農戶在自願前提下,將承包土地經營權流轉給新型糧食生產經營主體。採取財政扶持、信貸支持等措施,推行合作式、訂單式、託管式等糧食生產經營模式,積極提高糧食社會化服務水平。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具備條件的經營性服務組織承擔糧食領域公益性服務。
責任單位:市農業局、市國土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七)增強糧食可持續生產能力。發展節水農業和旱作農業,推廣節能技術和測土配方施肥,推廣循環農業技術,提高糧食生產資源利用效率。大力推進機械化整地、保護性耕作、增加有機肥和秸稈還田。加強農業氣象災害防禦、有害生物和病蟲害防控等防災減災體系建設。
責任單位:市農業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三、切實保護糧農利益,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
(八)落實和完善糧食扶持政策。認真完善和落實糧食補貼政策,提高糧食商品率。新增糧食補貼要向新型糧食生產經營主體傾斜。加強補貼資金監管,確保資金及時、足額補貼到糧食生產者手中。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為糧食生產者提供信貸等金融服務。完善農業保險制度,對糧食作物保險給予支持。
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農業局、市糧食局、市金融辦,各縣(區)人民政府
(九)抓好糧油收購。統籌、合理設立糧食收購網點,方便農民售糧。充分發揮國有糧食企業主導作用,鼓勵和引導符合條件的多元市場主體參與政策性糧食收購。實施“川糧產後服務工程”,到2020年底前在糧食主產鄉鎮配套建設糧食烘乾、清雜、收購、儲存、加工、代銷等產後服務設施設備。農發行遂寧分行要保障政策性糧油收購資金,全力支持購得進、銷得出、有效益的經營性收購貸款。爭取商業銀行支持,拓寬糧食企業融資渠道。加大對各類收購主體的監督力度,督促企業嚴格執行“五要五不準”收購守則,規範糧食收購秩序,嚴厲打擊糧食收購中發生的“打白條”、不規範扣量、壓級壓價等坑農害農行為,堅決打擊政策性糧油收購和各級儲備糧油輪換活動中所發生的“轉圈糧”行為。
責任單位:市糧食局、農發行遂寧分行、中儲糧遂寧直屬庫,各縣(區)人民政府
四、切實落實地方糧油儲備,創新地方糧油儲備機制
(十)切實落實地方糧油儲備。嚴格按照省、市政府確定的儲備規模,充實地方糧油儲備。各縣(區)人民政府要切實落實市政府下達的地方糧食儲備最低規模,建立地方小包裝應急成品糧油儲備。儲備費用和貸款利息列入財政預算,確保費息按期足額撥付到位。地方糧油儲備保管和輪換費用補貼標準參照省級糧油儲備保管和輪換費用補貼標準執行。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糧食局、農發行遂寧分行,各縣(區)人民政府
(十一)創新地方糧油儲備機制。探索建立政府儲備與社會儲備相結合的分梯級糧食儲備新機制。鼓勵符合條件的多元市場主體參與地方糧食儲備相關工作。嚴格執行糧食經營、加工企業最低最高庫存制度,鼓勵企業保持合理商品庫存。建立市、縣(區)級糧食儲備協調機制,充分發揮調控市場、穩定糧價的聯動效應。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糧食局、農發行遂寧分行,各縣(區)人民政府
五、增強糧食流通能力,提升糧食收儲供應保障水平
(十二)加快糧食倉儲物流設施建設。推進糧食物流園區建設,促進涉糧產業集群發展。要按照糧食收儲供應安全保障工程建設規劃要求,建立由政府統一領導、糧食部門牽頭、有關部門協同推進的“糧安工程”實施機制,將糧油供應網路納入各縣(區)城鎮建設規劃和商業網點規劃。加快糧食“危倉老庫”維修改造。中央和省下達的產糧大縣獎勵資金應加大對糧食生產和流通能力建設的支持力度。加快糧食低溫儲備庫等新型倉儲設施建設和改造,開展現代糧倉科技套用示範。推廣新能源、新工藝、新材料等先進技術在糧食倉儲設施中的運用。以庫存糧食識別代碼為技術載體,充分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穩步推進“智慧糧食”建設。各縣(區)財政要加大對重點糧食流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支持力度,創新投融資方式,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糧食局、市財政局、市國土局、市商務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十三)建立國有糧食倉儲物流設施保護制度。國有糧食企業是國家糧食巨觀調控的重要載體,國有倉儲物流設施是國有糧食企業的物質基礎,要按照“權責一致”的原則,建立國有糧食倉儲物流設施保護制度。現有糧食倉儲設施確需改變和拆除的,必須經市糧食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國資監管部門報政府審定,並報省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批准且補建,需遷建的要先建後遷。
責任單位:市糧食局、市國資委,各縣(區)人民政府
六、加快糧食產業升級,促進糧食產業健康發展
(十四)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有效盤活國有糧食企業存量資產,進一步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提升企業效益。妥善解決國有糧食企業欠繳社會保險費、歷史性或政策性虧損掛賬等問題。除各級儲備糧管理企業和軍糧供應企業保持國有獨資或控股外,其他國有糧食企業要採取多種方式,培育交叉持股的新型市場主體。
責任單位:市糧食局、市財政局、市國資委、市人社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十五)推動糧油產業升級。大力培育糧食會展經濟、發展糧食物流經濟、壯大糧油工業經濟,促進糧食產業轉型發展,到2020年底前實現“211”目標,即糧油購銷規模達到200萬噸,涉糧企業工業產值達到100億元,涉糧企業糧油庫存能力達到100萬噸。大力發展糧油食品產業集群,進一步提升食品加工、飼料轉化和釀酒製造等優勢產業。支持糧油龍頭企業打造特色品牌,讓“遂寧鮮”走向全國。引導企業推廣套用先進技術,鼓勵企業延伸糧食加工產業鏈,開發新型優質健康糧食產品,提升產品附加值,實現主食生產工業化、產品標準化和配送社區化。
責任單位:市糧食局、市財政局、市農業局、市商務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七、完善糧食調控機制,保障區域糧食市場基本穩定
(十六)健全糧食應急供應保障體系。市、縣(區)財政要加大對糧食應急工作的財政支持,對已建成的156個應急供應網點(其中市級38個)、10個應急加工企業(其中市級8個)、8個應急儲運企業(其中市級2個)和6個配送中心(其中市級1個),要進行規範化建設和加強日常監督管理,確保嚴重自然災害或緊急狀態時的糧食供應。完善糧食調控機制,根據縣(區)人民政府所在城區人口規模及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需要,按照“每人每天1斤糧1兩油,達到10—15天市場供應量”的標準,落實縣(區)成品糧油儲備任務。加強軍糧供應體系建設。對接受中央、省、市、縣(區)四級政府有關部門委託,承擔糧油儲備任務的承儲企業,按規定享受國家儲備商品有關稅收政策。
責任單位:市糧食局、市應急辦、市財政局、市地稅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十七)加強糧食監測預警。健全糧食生產、流通、加工和消費調查統計體系,加強部門間統計數據協調銜接,完善產糧大縣糧食產量抽樣調查制度,認真抓好糧食生產情況的統計調查監測工作,確保調查數據及時準確。落實國家糧食流通統計制度,歸口行業依法統計,督促各類涉糧企業建立經營台賬,定期向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報送統計數據。發揮信息技術在糧食監測預警中的作用,加強糧食市場監測、分析和信息發布。
責任單位:市糧食局、市統計局、遂寧調查隊,各縣(區)人民政府
(十八)維護糧食市場秩序。執行糧食收購資格準入制度,加強行政監督檢查和行政執法工作,健全糧食行政執法隊伍,加大綜合執法力度。加快建立糧食經營企業信用體系和糧食市場監管協調機制,堅決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糧價、以次充好、摻雜使假、偽造計量數據等擾亂糧食市場秩序的行為。健全糧食經營企業信用徵集指標,依託企業信用信息系統,準確、及時地公布糧食經營企業信用信息。按照“在地監管”原則,接受上級委託,做好屬地內中央儲備糧、省級儲備糧等事權糧食庫存檢查以及政策性糧食出入庫監管工作。
責任單位:市糧食局、市工商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八、強化糧食質量監管,切實保障糧食質量安全
(十九)加強源頭治理。嚴控耕地、流域等面源污染,嚴格監督工業污染排放。土壤受污染嚴重地區要採取耕地土壤修復、調整種植結構、劃定糧食生產禁止區等措施,從源頭上防治糧食污染。健全化肥、農藥等農業投入品監督管理制度,加強質量監督抽查檢驗結果通報,大力推廣高效肥和低毒低殘留農藥。加快建成農村垃圾、農藥包裝廢棄物、污水等收集處理系統,有效解決耕地面源污染問題。
責任單位:市農業局、市環保局、市質監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二十)健全糧食質量安全保障體系。2018年底前,在城鄉全面建立“放心糧油”供應網路,逐步建立糧油質量可追溯體系。加強監測預警,加大糧食質量安全監測、品質測報、質量調查和庫存糧食質量安全抽查工作力度。開展耕地土壤環境質量評估,建立耕地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預警機制。加快推進市縣糧食監測體系和檢驗監測能力建設。採用先進、快速檢驗手段和技術,掌握原糧衛生安全狀況。加強對農藥殘留、重金屬、真菌毒素糧食的管控,建立污染糧食處置長效機制,禁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糧食進入口糧市場。推進重金屬污染糧食入庫前檢驗把關、單收單存、無害化處理或限定用途定向銷售,督促做好庫存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糧食的處置工作。健全糧食產地準出制度和質量標識制度。
責任單位:市糧食局、市食藥監局、市環保局、市商務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二十一)落實糧食質量安全監管責任。嚴格實行糧食質量安全監管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落實縣(區)人民政府屬地管理和生產經營主體責任。深入開展糧食質量安全治理整頓,完善不合格糧食處理和有關責任者處罰機制。
責任單位:市糧食局、市食藥監局、市工商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九、大力推進節糧減損,促進全民健康消費
(二十二)加強愛糧節糧宣傳教育。抓好中小學生愛糧節糧教育社會實踐基地建設,傳承中華民族愛糧節糧美德。認真開展“世界糧食日”“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糧食科技活動周”等宣傳活動。加強對餐飲業和單位食堂引導,大力倡導文明餐桌“光碟行動”。機關、國有企業和公共機構要率先垂範,杜絕糧食浪費。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糧食局、市旅遊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二十三)全面實施節糧減損。在糧食生產、流通、消費領域全面推廣節糧減損新設施、新技術和新裝備,降低糧食損耗。加快現有糧食倉儲設施改造,鼓勵新增設施使用綠色儲糧技術。大力推廣農戶科學儲糧,積極引導支持農戶建設金屬小糧倉,力爭2020年底前全市金屬小糧倉建設達到10萬個。督促糧食加工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合理控制加工精度,避免過度加工造成糧食浪費和營養流失,提高成品糧出品率和副產品綜合利用率。
責任單位:市糧食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十、強化保障措施和監督考核,確保糧食安全責任落到實處
(二十四)建立監督考核機制。各縣(區)人民政府要按照保障糧食安全的要求,落實農業、糧食等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的職責任務,強化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撐。市發改委、市農業局、市糧食局要會同市直有關部門,按照本意見制定監督考核辦法,加強對各縣(區)人民政府的監督考核工作,定期組織對各縣(區)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情況進行考核,對成績突出的給予表揚,對不合格的予以通報批評、責令整改並追究責任,重大情況及時向市人民政府報告。
責任單位:市目督室、市發改委、市農業局、市糧食局
遂寧市人民政府
2016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