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近靈魂

逼近靈魂

人最內心的閃念,被捕捉後做成切片,赤裸的你,是尷尬,還是坦然?“記者觀人”鋒芒直指你的靈魂。夢幻境地,一群橫跨三個世紀的老人,經記者實地深掘,神秘中將抖落怎樣鮮為人知的故事?“記者行蹤”己悄然帶你邁進時空隧道。 曾以“高校火與冰”專欄形式刊發的新聞調查,更多的是向我們講述大學生課餘生活一個又一個冰冷或火熱的故事;記者視角所觸及的社會評說,總讓人們在閱讀中有始料不及的刺痛;記者遭遇的奇聞,將報刊新聞採訪的幕後故事呈現出來,讓我們對身邊發生的平凡故事,第一次有了如此真切的了解。 本書共五大部分,內容各自獨立;全書與《被透視的我們——新聞記者“私人日記”揭開的新聞另面》對照來看,我們將第一次如此真切地看見新聞圈。

基本介紹

  • 書名:逼近靈魂
  • 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
  • 頁數:219頁
  • ISBN:7501704422
  • 作者:徐志頻
  • 出版日期:2004年8月1日
  • 開本:32開
  • 品牌:中國經濟出版社
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

作者簡介

徐志頻,2000年元月從大學出來的創辦報紙《大學周刊》,4個月後去《中國經營報》做經濟新聞,2001年元月開始在湖南一大型綜合類日報跑都市新聞,一晃2年;2003年去湖南一家周報開始做深度新聞。已發表各類作品2000餘篇,2004年初曾由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暢銷書《被透視的我們——新聞記者“私人日記”揭開的新聞另面》。作者灑脫新潮,目光銳利,文風恣肆;即使日常故事,生活瑣節,於任意驅譴中也能超拔於群。職業生涯鍛鑄文字,厚積肥薄發的深度,廣度和延展度,每每讓人耳目一新。

媒體推薦

自序
殘存的真實
記得拙作《被透視的我們》在作為書稿,求教作序時,王躍文老師正加緊修改電視劇本《龍票》。沒時間,他便試探著徵詢我:等上一段時間,或者另幫請名家代序,如何?
那本書若無王躍文,就只得“自序”了。而他,最終停了一下劇本,駐足書稿,才有了徹人肺腑的序言。這或許是,他充分體諒到“風格和定位”對一個持慎重寫作態度的人之重要罷。
而今,我說要“自序”。如果不幸被讀者想當然地理解成“淺薄、狂傲”,我也就更有理由想當然地把它理解成謹慎、謙虛——這“風格和定位”顯得有點怪怪,也不知道請得誰人來“序言”一番才好了!
文字種種,支撐它,在內容;傳播它,在蘊藏。文字,帶著鋒芒和銳利,嗚咽而過,長長一道,看似輕鬆,便劃破人生一張皮;人生之皮,本就單薄,一經劃破,就只剩下那么丁點,附帶抖落無數華麗之袍附庸的虱子;於是我們常掛在口頭上說某某“真殘忍”之類;也有輕盈的文字,帶著人們往無邊的未來奮力飛翔,贏來賞心悅目。銳利或者輕盈,我們均無可迴避:個人面對星夜的蒼茫,剎那間變得渺小。囚渺小,而寂寞;因寂寞,而孤獨。百年孤獨,便是毀滅。是那種讓人心靈為之一溫、又或者為之一熱的文字,打破了“心核”中百年的封鎖。如此,若一個沒有經歷和思考過人生的讀者捧上這本書,我惟願它更好的處所是,躺在書架上承受永遠的荒涼、寂寞。
一個記者眼中,眾多的故事通過思維,人生虛弱的外皮一點一點剝落,殘存下的或可稱之為“真”。帶著“真”去感應世界,有一種關懷,正從你的眼中輕輕放出;有一種力量,正從你的指尖悄悄襲來。
從文學有了技巧,世界便有了許多擅長精雕細琢的文字巧匠,技巧之學,終究泛濫,又成旁門左道;於是,《和你在一起》中,陳凱歌扮演的那位音樂教授不無譏諷地對那個向他學琴的小女孩說:是的,你拉琴的技術不差分毫,可你的感情在哪裡呢?——我說你的感情呢?!——琴弦需要流淌內心積釀的澎湃的情緒,否則便是“琴匠”;話到了畫家黃永玉那裡,便成了:“關鍵是要看由什麼人來畫!”
記者寫書,早在八百年前就不是新聞了。有朋友說,你寫大量的揭露新聞幕後故事吧。我說,我寫不好,也早有、而且現在肯定還有同行在寫;有朋友說,去寫那些能夠告訴別人如何賺錢、能夠帶來切實利益的文章吧,這樣的書好賣。我想了想,說:這不是服務類的“高考指南”和“賺錢必讀”嗎?我幹不了,就算勉強湊合,讀者大可以翻我以前在報紙“熱線服務版”上的文章。
我堅定地認為,文學就是固守人心靈底線,讓人激動,又讓人憤怒,讓人嘆惋,又讓人溫暖,讓人歷經千迴百轉後,又回歸天籟般平靜的靈魂守護者。
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新聞故事,集結起來,便上升到“哲學”這一層面;周國平稱自己的哲學書是“無用之學”,無用之用,實為大用;功利的社會,即便聰明如《誰動了我的乳酪》的作者,能夠告訴我們的,也僅限於行動前思維的方法。假如,在一個極其巨觀的腦袋裡,文學鮮活的故事,哲學理性的“思維體操”,與情緒同步,一步一步,剝離人生虛弱的外殼,那么,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將有可能越來越接近自己。
賀歲片《大腕》中,葛優對身邊那人,指著自己腳趾頭的所在說:“你的境界,在這兒;人家泰勒的境界——”說到這,他突然從地上揀起一顆石子,狠狠地往前面一扔,然後走開。
徐志頻
2004年2月於長沙

圖書目錄

第一輯 記者觀人
逼近的靈魂
前言
印象的人
城府的人
網路的人
朋友的人
炒作的人
知識的人
偏見的人
寂寞文人
第二輯 記者行蹤
奔跑的思考
前言
鳳凰心態
人性鳳凰
鳳凰魂
鳳凰人思
瀘溪印象
男人瀘溪
夢留湘西
第三輯 記者調查
冰冷的故事
前言
校園閒人
聚焦“校外租房族”
來自伊甸園的騷動
——部分高校學生戀愛調查手記
校園文學:我們共同的話題
大學生消費面面觀
高校菸民:放下你手中的菸頭
大學生:寒假不回家
第四輯 記者視角
刺痛的言說
前言
從學者余秋雨到“學者”余傑
——關於當今文壇“罵殺”和“捧殺”的憂思
“大眾情人”和“校園先鋒”
——兼駁《從學者余秋雨到“學者”余傑》
余傑:因說故不在
王朔,你輕薄為幾時休
平民化的池莉小說
超越浮躁
——就歷史轉型小說《浮躁》說浮躁
我說沈從文
時評
第五輯 記者遭遇
奇特的傳說
第六輯 記者見聞
紀實散文

文摘

書摘
稍微有點“網齡”的朋友大概都熟悉有個“網路江湖”的東西存在。“網亦有道”是對那些初次入網的莽漢的第一個教訓。誰叫我們都無法超脫肉體之身,而且,就算是一種徹頭徹尾的虛擬,至少也有一套遊戲規則,行走網路江湖的人,又怎能超然網外?!
而我感覺,網路於人,更多的意義上是心理學課堂。
我曾在湖南衛視的“玫瑰之約”網站裡註冊網名“徐志摩”,開始就遭遇到攻擊,攻擊者大概都是詩人徐志摩的忠實擁躉,發現偶像被人冒充了,心裡彆扭。於是我一開始就以某種預設的心理程式存在著,為了證實自己非冒牌貨,我便專用一種古文腔調。第一印象後,於是“酸”模子就扣了上來。之後我發現一個十分奇特的心理現象:一進那裡,我就下意識地給自己定了古文腔調,剛好也契合了網友的心理。想像著在他們心目中的形象,自己心裡也暗暗發笑。記得作家王躍文說過,在官場裡領導最看重的是第一印象,一旦形成,他便在心裡給你定了一個基調,以後將你以後的言行往第一印象上靠,他總是在你身上發現他所希望發現的東西。網路讓我明白,不單領導,人心裡中都存在這么一個盲區。人與人,就如一個生態圈,你一旦植入,就等於在圈內確定自己的基調一基調成型,以後想恢復,就會在既定的生態鏈條中受阻。這大概又是“天地大世界,人生小舞台”的另一層含義了。
在活躍著湖南省內一些頗有實績寫家的網路“文學論壇”,我進去後,總是以一種哲學的超越來笑侃,結果被人疑惑起碼40歲了,而且描繪得有模有樣,讓我小勝惶恐——因為在生活中他們有些以前是我的領導。其實現實小,入的性格為了配合自己目前既定的社會角色而被掩蓋了,這也恰好證實人性格的多重性。如果說網路上年齡因為虛擬而徹底消失,讓人無法感覺到,那么代溝則如雕刻般清晰,而這又恰好說明,入永遠無法超越的,是自己最真實的年齡。
網路表現人追求其性格和生活的所缺所失的心理怕是所有特點中最明顯的一個。而這些又集中體現在一個網名。——我見過許多讓人嘆服得不得了的絕妙好名,多不能舉。網路簽名檔中,我記憶最深的一句話是: “網上縱橫捭闔,網下卑聲下氣。”僅此一句,就寫盡了網路的全部輝煌與悲哀。據說前段時間全國流行“發泄吧”,其生意不火,應歸罪於網路。對於“網路名人”,卻總如電台節目主持人,經常享用著虛擬高貴與現實卑微的煎熬,網路萬人迷恨不能詔告天下: “我在某地是如何如何地受人尊敬、追捧!”可惜缺個證書,生活中又得續寫沉默,還要附帶承受落差,實在不公。
網路自由與輕盈的無可比擬,讓你總可以隨時表現一個真實的自己。對於虛擬的網路崇拜,我想之所以必要,是因多元的社會讓人從思維到頭腦爆炸,我們需要目標;我想它之所以不必要,又因為太容易導致個人迷信和思想上軟暴力的專制。現實生活中又如何?一個我們十分信任的權威的話,常比平庸之輩威力大出許多。魯迅一篇《阿Q正傳》將國人從性格到心理刻畫得人木三分,想來只要人存在,這幅畫怕就存在。批判不為消滅,而為前進。對矛盾認識到這一層,我們大概也附帶能夠理解網路里人心種種了。
10多年前電話流行時,一些大學者站出來說,我從不用那玩意兒,今天不知還是否有對網路嗤之以鼻的老教授。文化鮮明的時代烙印,總預示著開始和終結。
網路的出現又何止一個“我們的生活已全部改寫”就能夠全部包涵?據說,世界上最短的小說只一個字:《網》。我堅定地認為,這實在是地球開創以來,寫得最好的小說。
記者從採訪中獲悉,國家教育部並未明文禁止在校大學生外出租房。而具體到每一所高校,卻都或多或少在這方面設立了一些處罰條例和措施。對外出租房,某大學學工處一位領導認為,大學生活本來就是一個開放的網狀系統,它在許多方面要為學生將來走上社會引導接軌牽線搭橋。校外租房正為大學生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提供了鍛鍊的機會,大學生不是中學生,他們差不多都是成年人,很多希望能夠擁有一個相對自由、寬鬆的環境,有一個能夠展現才華、張揚個性的私人空間,這也沒什麼不對。
部分大學生認為,校外租房是大學生真正意義上獨立生活的開始,他們從此脫離了“三點一線”的枯燥乏味的生活,生活從一元走向多元,課餘生活更加貼近社會,為自己畢業後迅速適應社會打下了基礎。
記者從有關資料中獲悉,隨著高校擴招政策的出台和高校本身場地的限制,大學生校外租房(包括由學校出面集體租房和學生自己出面個人或合夥租房)將不可避免地成為一種趨勢。如今已有部分高校將後勤改革(宿舍改革)公開推向社會,後勤(如服務,宿管)從高校體系中剝離開來,使之社會化。所以,大學生在校外租房,從某種意義上說,還等於減輕了學校住宿安排的任務和壓力。
從目前某些高校的教學現狀來看,因專業設定不合理、教師水平有限、或責任心不強,而導致學生逃課的現象屢見不鮮,與其讓這段時間在海侃神聊或逛街摸麻中浪費,倒還不如讓他們安安心心地在自己的房子裡看一下書實在。
儘管大學生校外租房存在諸多的合理因素和可圈點處,但它一旦成為一種潮流趨勢,則往往變得更加複雜。
校外租房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首先,他們租房都還處於“地下階段”,並未徵得校方的同意和許可,如此,學校井然有序的管理秩序與學生散居自由的生活方式存在不可協調的矛盾;其次,學生交了每期的住宿費卻再去掏錢校外住宿,在經濟上是一筆很不划算的損失;再次,如果僅僅因為喜歡清淨或同學關係緊張而外出租房,則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大學生心理素質較差。學生住宿過集體生活,本身也是一個接受學校文化薰陶的過程,在無形中可以提高協調能力和適應能力,一味地在校外獨居,不利於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還有,對於大學生校外租房同居這一問題,他們不是通過健康的課餘生活轉移性的注意力,而是輕率地放縱性慾,則更令家長和社會擔憂。
教育心理學研究認為,內聚集體是最佳的班級活動狀態,班級授課制是目前最好的班級活動形式,可是,校外租房導致班級同學各自為政,我行我素,極大地瓦解了班集體的凝聚力,無助於培養大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進而導致團隊精神精神的淪喪。
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80%以上的同學贊成校外租房,而80%以上的家長和教師卻反對租機房、這說明兩代人在這一問題上存在觀念、思維模式和思維方法的根本相左!
伴隨高校擴招,今年秋季高校學生宿舍將再度擁擠,眾多在家過慣了舒適生活的獨生子女的新生,他們是否會躋身“校外租房族,行列再去已本夠熱的“校外租房熱”添熱加溫?
我們期待著有關部門能夠儘快出台一套各方面都能認同和接受的解決方案。
在筆者寫這篇文章時,余秋雨和余傑除了同姓“余”外再沒有別的牽扯。但歷史剛走進“千禧之旅”,余秋雨回頭一望,便吃驚地發現,余傑正滿口鼓譟對自己口誅筆伐,其新作《想飛的翅膀》中《余秋雨,你為何不懺悔》一文對余秋雨的批判一下子升級。媒體傳聞余傑要跟余秋雨握手言和,誰知才過幾天他又突然宣布自己跟余秋雨之爭才剛剛開始。兩人一番唇槍舌劍後,余秋雨聲言自己將告別文壇,余傑又發表《我們有罪,我們懺悔》,對佘秋雨進行鞭撻。筆者無意再去湊一份子熱鬧,卻又不忍作壁上觀,便提筆寫道:
罵余秋雨是當今文壇的一大時髦,我手頭這本厚厚的《余秋雨現象批判》便可做例證。
余秋雨是教授、學者,是當今文壇的散文大家,這一點誰也無法否認。但偏不斷有人跳出來說,余秋雨的幾本文化散文著作常識性錯誤比比皆是,硬傷累累。言外之意,余秋雨遑論學者,連教授這頂頭銜都頗值得懷疑。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及稍後的系列“文化散文”一經發表出來就屢屢遭人非難。上至名望頗高的文壇前輩,下至車:前馬後的無名小卒,一時間都異口同聲黨同伐異,甚至有“刀筆吏”對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進行一番肢解後欣欣然得出結論:余氏的《文化苦旅》中所有散文都是“故事+詩化語言+文化哲理”一個模式套出來的!
這批評既非“遙遠的絕響”,也非“歷史暗角”,更不是“偽貴族心態”,那么余秋雨到底犯了哪門子錯誤,導致千夫所指,為世人詬病?
我最初對余秋雨有所聞是在1996年,是經一位朋友推介他的書才知道的。她告訴我,《文化苦旅》確實寫得好,可找來認真一讀。當下聽了也不以為意,因念書時在《當代文學史·散文卷》中走馬觀花見識了一番,加之近年來余秋雨被各大媒體炒得沸沸揚揚,其文其人自然耳熟能詳。從市面上買了本《余秋雨文集》置於案頭,誰知這一啃就是三個月!相見恨晚,其中許多篇目曾不止一次地細細研讀過,讀後掩卷,頓有醍醐灌頂之感。對裡面許多篇什,筆者不願妄加評論,並非不敢,而是覺得自己尚不夠資格。讀後最直觀的印象就是都還寫得好,——有這種感覺也就夠了,作為一個後學之輩,在思想文化層面和社會閱歷遠未達到作者的層面之前,也只有虛心學習的份,任何褒獎都有膚淺和畫蛇添足之嫌。我想許多的“余秋雨現象批判家”在余秋雨這位散文大家面前,都會有望洋興嘆自慚形穢感。如果大家都已想到了這一點,並且想到後在行動上做到了這一點,那么世界將會清靜許多。我並不否認文學和學術都需要爭論和爭鳴,但太多的並無多少實質性內容的爭論首先讓我想到的還是“人生太短”,別的可做的事情還多。
……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