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過天堂的孩子》主要內容:改革開放30年中國兒童文學金品30部。叢書入選改革開放30年以來最具創造力、號召力、影響力的健在的30位中國兒童文學作家的代表作,將為歷史留下可圈可點的珍品,讓閱讀點亮一代又一代孩子的童年,用好書塑造他們漫長人生的初始階段,用優秀兒童文學作品引領新世紀兒童文學新主流閱讀。《改革開放30年中國兒童文學金品30部》叢書既是見證改革開放30年間中國原創兒童文學成就的集大成出版工程,也是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歷史價值的文化積累工程,同時更是將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重塑整合的兒童閱讀推廣工程。可以說,這是中國文學界以實際行動紀念改革開放30年、促進新世紀文學繁榮發展而唱響的“第一聲鴿哨”。
基本介紹
- 書名:進過天堂的孩子
- 出版社:新世紀出版社
- 頁數:262頁
- 開本:32
- 品牌:廣東新世紀出版社
- 作者:葛翠琳
-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40536314, 9787540536312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進過天堂的孩子》匯集了全國兒童文學一等獎葛翠琳的兒童文學作品,傳承了兒童文學真、善、美的精神。這些都是作者多年來出版的經典文學作品,在行文間讓讀者體會不管你面對著的是幸福和快樂,或是痛苦與不幸,都要勇敢地走向著前方,向著光明。
作者簡介
葛翠琳,女,1930年2月25日生於河北樂亭,燕京大學社會學系畢業。1949年開始發表作品。
她屬馬,有耐力,不畏長途跋涉,爬過各樣的高山峻岭,到過遙遠的海島漁村,跑過廣闊的邊疆大草原,也在偏僻的鄉村度過漫長的艱難歲月。還曾去瑞士、法國、日本、泰國訪問。
她寫散文、小說、劇本,更多的是寫童話,短篇、中篇、長篇童話都曾獲獎。其中《野葡萄》譯成英、法、德、俄、日文,書中主人翁白鵝女被列為影響中國的10個童話明星之一。
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她堅持寫童話至今。20世紀50年代小讀者稱她長辮子姐姐,接下來叫她阿姨,現在小朋友都叫她老奶奶了。小讀者喜愛她的書,是她最大的快樂。
她屬馬,有耐力,不畏長途跋涉,爬過各樣的高山峻岭,到過遙遠的海島漁村,跑過廣闊的邊疆大草原,也在偏僻的鄉村度過漫長的艱難歲月。還曾去瑞士、法國、日本、泰國訪問。
她寫散文、小說、劇本,更多的是寫童話,短篇、中篇、長篇童話都曾獲獎。其中《野葡萄》譯成英、法、德、俄、日文,書中主人翁白鵝女被列為影響中國的10個童話明星之一。
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她堅持寫童話至今。20世紀50年代小讀者稱她長辮子姐姐,接下來叫她阿姨,現在小朋友都叫她老奶奶了。小讀者喜愛她的書,是她最大的快樂。
圖書目錄
一 我這30年
玫瑰雲
二 葛翠琳金品
童話
進過天堂的孩子
鳥孩兒
會飛的小鹿
問海
散文
愛留人間
無我
沉默
壯麗人生血與淚
未來的路更長
三 評論
暗夜裡的星星,苦根上的花朵/徐魯
四 創作年表
五 作品主要獲獎記錄
玫瑰雲
二 葛翠琳金品
童話
進過天堂的孩子
鳥孩兒
會飛的小鹿
問海
散文
愛留人間
無我
沉默
壯麗人生血與淚
未來的路更長
三 評論
暗夜裡的星星,苦根上的花朵/徐魯
四 創作年表
五 作品主要獲獎記錄
文摘
一、我這30年
玫瑰云:創作與生活的體會
我出生在河北省樂亭縣一個偏僻的小村莊。在我還不識字的時候,祖母一邊紡線一邊給我講動人的民間傳說。那架古老的紡車日夜守在祖母身邊。祖母紡織了一生,臨終前,還用手摸那輛伴隨了她80年的紡車。雙目失明的祖父,離開了他的教學私塾,卻天天背誦古文,我不懂卻喜歡聽。祖父留給我他親自圈點的古文釋義,在“文革”的烈火中化成了灰燼,然而祖父那蒼涼的背書聲,終生留在我的記憶里。最幸運的是,國小老師每天在晨讀課為我們朗讀兒童文學名著,在那陰暗潮濕的破廟改成的教室里,我們的心飛向世界,知道還有位丹麥作家安徒生,為孩子們寫了那么多動人的童話。我們還背熟了《最後一課》及中國女作家冰心寫的優美散文《寄小讀者》。中學時期,為了提高英文成績,我閱讀英文版的世界文學和傳記,《居里夫人傳》深深感動了我,我曾立志苦讀理科。而《牛虻》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書,強烈衝擊著我的心靈,我投身到學生運動中,中學以理科優秀成績推薦我入燕京大學,我卻選報了社會系。轟轟烈烈的學生運動鍛鍊了我,我是為了理想自覺參加革命的,並非為了尋找個人出路走進革命隊伍。新中國成立後,我扔了英文學俄文,勤奮地閱讀蘇聯文藝作品和理論。“文革”中批判我讀的書封資修俱全,以當時的理論根據,我一點也不冤枉。可是,我也曾虔誠地一遍又一遍地苦讀《講話》,卻沒有人承認。實際上這方面的政治學習,用去我的時間最多。
玫瑰云:創作與生活的體會
我出生在河北省樂亭縣一個偏僻的小村莊。在我還不識字的時候,祖母一邊紡線一邊給我講動人的民間傳說。那架古老的紡車日夜守在祖母身邊。祖母紡織了一生,臨終前,還用手摸那輛伴隨了她80年的紡車。雙目失明的祖父,離開了他的教學私塾,卻天天背誦古文,我不懂卻喜歡聽。祖父留給我他親自圈點的古文釋義,在“文革”的烈火中化成了灰燼,然而祖父那蒼涼的背書聲,終生留在我的記憶里。最幸運的是,國小老師每天在晨讀課為我們朗讀兒童文學名著,在那陰暗潮濕的破廟改成的教室里,我們的心飛向世界,知道還有位丹麥作家安徒生,為孩子們寫了那么多動人的童話。我們還背熟了《最後一課》及中國女作家冰心寫的優美散文《寄小讀者》。中學時期,為了提高英文成績,我閱讀英文版的世界文學和傳記,《居里夫人傳》深深感動了我,我曾立志苦讀理科。而《牛虻》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書,強烈衝擊著我的心靈,我投身到學生運動中,中學以理科優秀成績推薦我入燕京大學,我卻選報了社會系。轟轟烈烈的學生運動鍛鍊了我,我是為了理想自覺參加革命的,並非為了尋找個人出路走進革命隊伍。新中國成立後,我扔了英文學俄文,勤奮地閱讀蘇聯文藝作品和理論。“文革”中批判我讀的書封資修俱全,以當時的理論根據,我一點也不冤枉。可是,我也曾虔誠地一遍又一遍地苦讀《講話》,卻沒有人承認。實際上這方面的政治學習,用去我的時間最多。
序言
2008年是中國社會改革開放30周年。從1978年迄今的30年,是當代中國社會發展最快、變化最大的時期,也是中國文學包括中國兒童文學突飛猛進的時期。改革開放30年以來,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深刻變化,帶給兒童文學全新的精神資源、創新機制與寬鬆的創作環境,與此同時,以新時期文學的發軔之作:劉心武的校園小說《班主任》為代表,兒童文學從一個獨特的角度積極參與了改革開放的全過程,以其卓越的文學成就直接投入當代億萬少年兒童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長與未來民族性格的塑造。30年間的優秀作品,已經影響了中華民族整整兩代人。從中國兒童文學史的高度鳥瞰,我們可以毋庸置疑地說:改革開放30年的兒童文學是中國兒童文學發展最快、變化最大、成績最顯著的時期。改革開放30年的兒童文學給我們提供了十分豐富的內涵與十分寶貴的經驗。
首先是兒童文學觀念的變革。
兒童文學說到底就是為兒童的文學。但在改革開放以前的一個長時期內,我們卻不能為兒童服務,而是與整個成人文學捆綁在一起,為“運動”與“中心”服務,因而遠離兒童的所謂“兒童文學”,兒童也就必然遠離了它,十年“文革”更是達至極至。“以兒童為主體”,這是改革開放30年兒童文學觀念的根本轉變。將兒童文學從以成人意志、成人教育目的論為中心轉移到以兒童為中心,也就是以兒童文學的服務對象與接受對象為中心,這是一個革命性的變革。有了這一變革,改革開放30年兒童文學才有可能出現對“教育兒童的文學”之類的將兒童文學視為單一教化工具觀念的挑戰與超越,才能出現“兒童文學作家是未來民族性格的塑造者”、“兒童文學要為兒童打下良好的人性基礎”、“兒童文學的三個層次”、“兒童文學的三大母題”、“兒童文學的雙邏輯支點”、“兒童文學的童年情結”、“兒童文學的敘事視角”、“兒童反兒童化”、“兒童文學的成長主題”等等一系列執著兒童文學自身本體精神的學術話語與基本觀念的探討和建設。從整體上說,改革開放30年兒童文學經歷了回歸文學:回歸兒童:回歸(作家創作)個性的三個階段,但其核心則是回歸兒童,讓文學真正走向兒童並參與少兒精神生命世界的建設。“走向少兒”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兒童文學高揚的美學旗幟。“走向少兒”的中國新世紀兒童文學,必將在實現自我價值與藝術個性自覺的進程中,對培育中華民族未來一代健康成長產生更加深廣的影響。
其次是創新意識的激揚。
創新即突破、超越、探險,創新是文學的活水、動力、加速器。創新意識作為人類獨有的高貴品質,可以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照亮生活也照亮精神,照亮小說也照亮童話、詩歌、散文。創新精神如同嚴文井筆下那一曲永不停歇的“小溪流的歌”,繞過“下次開船港”,不知疲倦地去破譯一個個“寶葫蘆的秘密”,帶給兒童文學不斷的驚喜與收穫。於是,改革開放30年兒童文學才有了曹文軒堅守古典、追隨永恆的《草房子》,秦文君貼近現實、感動當下的《男生賈里全傳》,張之路集校園、科幻、成長於一體的《非法智慧》,董宏猷跨文體寫作的《一百個中國孩子的夢》,沈石溪全新的動物小說《狼王夢》,楊紅櫻、鄭春華獨創品牌的《淘氣包馬小跳》、《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才有了金波的詩體童話、鄭淵潔為代表的熱鬧型童話、冰波的抒情型童話、張秋林的小巴掌童話以及成長小說、動物小說、雙媒互動小說……才能出現旗號林立、新潮迭出的創作景象,高舉起大幻想文學、幽默兒童文學、大自然探險文學、少年環境文學、生命狀態文學、自畫青春文學等一面面創新旗幟。創新意識為改革開放30年兒童文學提供了不斷進取、不斷超越自我的精神動力與文學標桿。
第三是隊伍與陣地的擴大。
30年前,百廢待興的中國,嗷嗷待哺的青少年只有兩家少兒讀物出版社,20個兒童文學作家,200個兒童讀物編輯,每年僅出200餘種少兒讀物,而且多數是舊版重印,那真是個令人萬般無奈且酸楚的現實。而今,經過改革開放30年跨越式的發展,今日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兒童文學、兒童讀物出版大國,並正在向強國邁進。現在全國(以下數字未含台港澳)有34家專業少兒讀物出版社,並有130多家出版社尤其是各地的教育出版社都設有少兒讀物編輯室,目前國內570多家出版社中有520多家爭相出版少兒讀物,並有]40多種少兒期刊和110多種少兒報紙。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我國少兒圖書的年出版品種已由過去的200多種發展到每年1萬多種,年總印數由3000萬冊發展到6億多冊,優秀圖書的重版率達到50%以上。2006年,我們還出版了囊括百年精粹的“百年百部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書系”。這是何等令人鼓舞的業績!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兒童文學與兒童讀物的傳播形式,除了傳統的紙質媒體,今天更有網路、音像、影視等多種途徑。全方位、多層次、大面積的傳播形式與途徑,極大地促進並確保了兒童文學的發展,使億萬小讀者真正享受到閱讀的自由與快樂。
文學生產的核心是作家隊伍。30年前,我國僅有20位兒童文學作家,而且大多已因“文革”封筆多年。而今天,則是一支龐大的生力軍。截至2007年,中國作家協會共有會員8129人,其中兒童文學作家有800多人,如果加上各省、市、自治區作家協會中的兒童文學會員作家,則已達到3000多人,其中骨幹作家有1000多人。綜觀百年中國兒童文學,我們大致可以將兒童文學作家分為五代。令人欣慰與感動的是,改革開放30年的兒童文學,我們曾經擁有過“五世同堂”的鼎盛局面,五代作家為繁榮發展改革開放30年的兒童文學同心協力,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五代作家,第一代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前後文學啟蒙的一代,代表人物有葉聖陶、冰心、茅盾、鄭振鐸等,第一代主要是開創之功、奠基之功,而且一開局就是大手筆;第二代是三四十年代戰爭環境中革命和救亡的一代,代表人物有張天翼、陳伯吹、嚴文井、賀宜等,他們用文學直接切人現代中國的社會形態和革命救亡等時代命題;第三代是共和國“十七年”運動語境中的一代,代表人物有金近、任大霖、葛翠琳、洪汛濤、魯兵以及孫幼軍、柯岩、金波等,他們創造了當代中國兒童文學原創生產的第一個黃金時期,同時在文學配合“中心”、“運動”的複雜背景下進行著不懈的探索與民族化追求;第四代是經歷過“文革”、“上山下鄉”終於迎來改革開放的一代,代表人物有曹文軒、秦文君、張之路、葛冰、沈石溪、董宏猷、黃蓓佳、班馬、周銳、冰波、鄭淵潔、鄭春華等,他們的特殊人生經歷鑄就了他們對兒童文學的文化擔當與美學品格的執著堅守,他們不但是改革開放30年間,也是新世紀未來中國兒童文學的中堅與核心力量。
創建新世紀兒童文學繁榮發展的新局面需要後起之秀與後備力量源源不斷的補充。令我們深感欣慰的是,那些“60後”、“70後”、“80後”以及在“低齡化寫作”中湧現出來的年輕作家,正在踴躍加入到兒童文學中來,有的已是兒童文學界響噹噹的“品牌”、“大腕”,他們正是中國兒童文學風華正茂的第五代作家。第五代作家的創作大致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的,如今正在成為中國兒童文學最具創造力、影響力與號召力的群體。在他們中間。寄予著中國兒童文學的希望。
廣東地處改革開放前沿,近代民主革命從這裡發起,第一次改革開放從這裡起步,小平同志南巡講話的春風亦從這裡吹遍全國。為了全面反思改革開放30年“中國社會轉型一一兒童觀、兒童文學觀轉變”規範下的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思潮、文學創新、審美嬗變,全面回顧、檢閱兒童文學原創生產的豐碩成果,作為地處改革熱土廣東的廣東省出版集團新世紀出版社,決定與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充分合作,於今年適當時候,在北京或廣東聯合召開“改革開放30年中國兒童文學發展研討會”;同時,新世紀出版社特組織編寫出版《改革開放30年中國兒童文學金品30部》叢書(以下簡稱《30年30部》)。《30年30部》既是見證改革開放30年間中國原創兒童文學成就的集大成出版工程,也是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歷史價值的文化積累工程,同時更是將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重塑整合的兒童閱讀推廣工程。可以說,這是中國文學界以實際行動紀念改革開放30年、促進新世紀文學繁榮發展而唱響的“第一聲鴿哨”。
《30年30部》由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評論家(以出生年月為序)束沛德、金波、樊發稼、張之路、曹文軒、秦文君擔任顧問委員會顧問,由我擔任總顧問;新世紀出版社特聘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兒童文學研究中心王泉根教授為執行主編。
《30年30部》入選改革開放30年以來最具創造力、號召力、影響力的健在的30位中國兒童文學作家的代表作。毫無疑問,“30部”僅是一個對應時代的數據符號,應該進入的優秀作品絕不僅限於這些。我們想,為歷史留下可圈可點的珍品,讓閱讀點亮一代又一代孩子的童年,用好書塑造他們漫長人生的初始階段,用優秀兒童文學作品引領新世紀兒童文學新主流閱讀,這既是我們共同的美學責任,也是我們共同的文化擔當。我們清醒地看到,我們的兒童文學事業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還遠遠不能滿足3億多少年兒童的精神需求,實現兒童文學強國之夢還有許多路要走。
機遇與挑戰並存,發展與希望同在。一切全靠我們兒童文學工作者的務實求進、不尚空談、扎紮實實、多做實事,為中華民族未來一代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長而努力。兒童是生命的未來,人類的希望。我堅信,經歷過改革開放30年的新世紀中國兒童文學必將是大有作為的。
首先是兒童文學觀念的變革。
兒童文學說到底就是為兒童的文學。但在改革開放以前的一個長時期內,我們卻不能為兒童服務,而是與整個成人文學捆綁在一起,為“運動”與“中心”服務,因而遠離兒童的所謂“兒童文學”,兒童也就必然遠離了它,十年“文革”更是達至極至。“以兒童為主體”,這是改革開放30年兒童文學觀念的根本轉變。將兒童文學從以成人意志、成人教育目的論為中心轉移到以兒童為中心,也就是以兒童文學的服務對象與接受對象為中心,這是一個革命性的變革。有了這一變革,改革開放30年兒童文學才有可能出現對“教育兒童的文學”之類的將兒童文學視為單一教化工具觀念的挑戰與超越,才能出現“兒童文學作家是未來民族性格的塑造者”、“兒童文學要為兒童打下良好的人性基礎”、“兒童文學的三個層次”、“兒童文學的三大母題”、“兒童文學的雙邏輯支點”、“兒童文學的童年情結”、“兒童文學的敘事視角”、“兒童反兒童化”、“兒童文學的成長主題”等等一系列執著兒童文學自身本體精神的學術話語與基本觀念的探討和建設。從整體上說,改革開放30年兒童文學經歷了回歸文學:回歸兒童:回歸(作家創作)個性的三個階段,但其核心則是回歸兒童,讓文學真正走向兒童並參與少兒精神生命世界的建設。“走向少兒”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兒童文學高揚的美學旗幟。“走向少兒”的中國新世紀兒童文學,必將在實現自我價值與藝術個性自覺的進程中,對培育中華民族未來一代健康成長產生更加深廣的影響。
其次是創新意識的激揚。
創新即突破、超越、探險,創新是文學的活水、動力、加速器。創新意識作為人類獨有的高貴品質,可以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照亮生活也照亮精神,照亮小說也照亮童話、詩歌、散文。創新精神如同嚴文井筆下那一曲永不停歇的“小溪流的歌”,繞過“下次開船港”,不知疲倦地去破譯一個個“寶葫蘆的秘密”,帶給兒童文學不斷的驚喜與收穫。於是,改革開放30年兒童文學才有了曹文軒堅守古典、追隨永恆的《草房子》,秦文君貼近現實、感動當下的《男生賈里全傳》,張之路集校園、科幻、成長於一體的《非法智慧》,董宏猷跨文體寫作的《一百個中國孩子的夢》,沈石溪全新的動物小說《狼王夢》,楊紅櫻、鄭春華獨創品牌的《淘氣包馬小跳》、《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才有了金波的詩體童話、鄭淵潔為代表的熱鬧型童話、冰波的抒情型童話、張秋林的小巴掌童話以及成長小說、動物小說、雙媒互動小說……才能出現旗號林立、新潮迭出的創作景象,高舉起大幻想文學、幽默兒童文學、大自然探險文學、少年環境文學、生命狀態文學、自畫青春文學等一面面創新旗幟。創新意識為改革開放30年兒童文學提供了不斷進取、不斷超越自我的精神動力與文學標桿。
第三是隊伍與陣地的擴大。
30年前,百廢待興的中國,嗷嗷待哺的青少年只有兩家少兒讀物出版社,20個兒童文學作家,200個兒童讀物編輯,每年僅出200餘種少兒讀物,而且多數是舊版重印,那真是個令人萬般無奈且酸楚的現實。而今,經過改革開放30年跨越式的發展,今日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兒童文學、兒童讀物出版大國,並正在向強國邁進。現在全國(以下數字未含台港澳)有34家專業少兒讀物出版社,並有130多家出版社尤其是各地的教育出版社都設有少兒讀物編輯室,目前國內570多家出版社中有520多家爭相出版少兒讀物,並有]40多種少兒期刊和110多種少兒報紙。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我國少兒圖書的年出版品種已由過去的200多種發展到每年1萬多種,年總印數由3000萬冊發展到6億多冊,優秀圖書的重版率達到50%以上。2006年,我們還出版了囊括百年精粹的“百年百部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書系”。這是何等令人鼓舞的業績!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兒童文學與兒童讀物的傳播形式,除了傳統的紙質媒體,今天更有網路、音像、影視等多種途徑。全方位、多層次、大面積的傳播形式與途徑,極大地促進並確保了兒童文學的發展,使億萬小讀者真正享受到閱讀的自由與快樂。
文學生產的核心是作家隊伍。30年前,我國僅有20位兒童文學作家,而且大多已因“文革”封筆多年。而今天,則是一支龐大的生力軍。截至2007年,中國作家協會共有會員8129人,其中兒童文學作家有800多人,如果加上各省、市、自治區作家協會中的兒童文學會員作家,則已達到3000多人,其中骨幹作家有1000多人。綜觀百年中國兒童文學,我們大致可以將兒童文學作家分為五代。令人欣慰與感動的是,改革開放30年的兒童文學,我們曾經擁有過“五世同堂”的鼎盛局面,五代作家為繁榮發展改革開放30年的兒童文學同心協力,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五代作家,第一代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前後文學啟蒙的一代,代表人物有葉聖陶、冰心、茅盾、鄭振鐸等,第一代主要是開創之功、奠基之功,而且一開局就是大手筆;第二代是三四十年代戰爭環境中革命和救亡的一代,代表人物有張天翼、陳伯吹、嚴文井、賀宜等,他們用文學直接切人現代中國的社會形態和革命救亡等時代命題;第三代是共和國“十七年”運動語境中的一代,代表人物有金近、任大霖、葛翠琳、洪汛濤、魯兵以及孫幼軍、柯岩、金波等,他們創造了當代中國兒童文學原創生產的第一個黃金時期,同時在文學配合“中心”、“運動”的複雜背景下進行著不懈的探索與民族化追求;第四代是經歷過“文革”、“上山下鄉”終於迎來改革開放的一代,代表人物有曹文軒、秦文君、張之路、葛冰、沈石溪、董宏猷、黃蓓佳、班馬、周銳、冰波、鄭淵潔、鄭春華等,他們的特殊人生經歷鑄就了他們對兒童文學的文化擔當與美學品格的執著堅守,他們不但是改革開放30年間,也是新世紀未來中國兒童文學的中堅與核心力量。
創建新世紀兒童文學繁榮發展的新局面需要後起之秀與後備力量源源不斷的補充。令我們深感欣慰的是,那些“60後”、“70後”、“80後”以及在“低齡化寫作”中湧現出來的年輕作家,正在踴躍加入到兒童文學中來,有的已是兒童文學界響噹噹的“品牌”、“大腕”,他們正是中國兒童文學風華正茂的第五代作家。第五代作家的創作大致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的,如今正在成為中國兒童文學最具創造力、影響力與號召力的群體。在他們中間。寄予著中國兒童文學的希望。
廣東地處改革開放前沿,近代民主革命從這裡發起,第一次改革開放從這裡起步,小平同志南巡講話的春風亦從這裡吹遍全國。為了全面反思改革開放30年“中國社會轉型一一兒童觀、兒童文學觀轉變”規範下的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思潮、文學創新、審美嬗變,全面回顧、檢閱兒童文學原創生產的豐碩成果,作為地處改革熱土廣東的廣東省出版集團新世紀出版社,決定與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充分合作,於今年適當時候,在北京或廣東聯合召開“改革開放30年中國兒童文學發展研討會”;同時,新世紀出版社特組織編寫出版《改革開放30年中國兒童文學金品30部》叢書(以下簡稱《30年30部》)。《30年30部》既是見證改革開放30年間中國原創兒童文學成就的集大成出版工程,也是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歷史價值的文化積累工程,同時更是將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重塑整合的兒童閱讀推廣工程。可以說,這是中國文學界以實際行動紀念改革開放30年、促進新世紀文學繁榮發展而唱響的“第一聲鴿哨”。
《30年30部》由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評論家(以出生年月為序)束沛德、金波、樊發稼、張之路、曹文軒、秦文君擔任顧問委員會顧問,由我擔任總顧問;新世紀出版社特聘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兒童文學研究中心王泉根教授為執行主編。
《30年30部》入選改革開放30年以來最具創造力、號召力、影響力的健在的30位中國兒童文學作家的代表作。毫無疑問,“30部”僅是一個對應時代的數據符號,應該進入的優秀作品絕不僅限於這些。我們想,為歷史留下可圈可點的珍品,讓閱讀點亮一代又一代孩子的童年,用好書塑造他們漫長人生的初始階段,用優秀兒童文學作品引領新世紀兒童文學新主流閱讀,這既是我們共同的美學責任,也是我們共同的文化擔當。我們清醒地看到,我們的兒童文學事業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還遠遠不能滿足3億多少年兒童的精神需求,實現兒童文學強國之夢還有許多路要走。
機遇與挑戰並存,發展與希望同在。一切全靠我們兒童文學工作者的務實求進、不尚空談、扎紮實實、多做實事,為中華民族未來一代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長而努力。兒童是生命的未來,人類的希望。我堅信,經歷過改革開放30年的新世紀中國兒童文學必將是大有作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