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進教圍
- 外文名:Bairro de São Lázaro
- 別名:瘋堂區
澳門的進教圍,簡介,歷史,香港的進教圍,簡介,歷史,
澳門的進教圍
簡介
望德堂坊(葡萄牙文:Bairro de São Lázaro),俗稱瘋堂區,過去稱進教圍,位於澳門半島中部、望德堂區西南,為大炮台山鏡湖馬路、水坑尾、荷蘭園大馬路與西墳馬路所包圍。往昔這裡是華人天主教徒聚居的地方,也是中國內地教徒為避清政府追捕的避難所之一。坊內以前有一痳瘋病院,故有瘋堂區之稱,後來漸多華人在此坊加入教會,故又有進教圍稱號,一時宗教色彩濃烈,至近代此況才消逝。
歷史
19世紀太平天國時期,有一批內地華人教徒逃到澳門,為防清兵捉拿,都衣穿西洋服飾和改用受洗聖名。1847年起時任澳門主教馬他亦委派司鐸專責處理華人的傳教工作,漸漸地華人教徒就在這一帶定居,搭木屋成坊;同時也開始有澳門華人在這裡加入教會(此動作俗叫“進教”),故此地被稱為“進教圍”,而聖辣撒祿堂也一度被稱“進教堂”。後幾十年間整個區內的建設多由教徒完成,如有“自梳女之家”之稱的婆仔屋、供教友聚腳的堂聯中心、提供善終的清安醫所等。及後區內人口漸增,在此受洗的教徒約有2000人,宗教組織諸如若瑟會及聖母聖月會等都在進教圍內開展,坊內甚至把一些慶典如望德聖母瞻禮等視為坊內專有的“大節日”,尤於每年聖母月(5月),熱鬧場面不乏。
19世紀後期此區暴發嚴重的鼠疫,澳葡政府為了清理該區,清拆區內的木屋並重建成兩層的平房住宅(但仍為教友主要斥資),並分築街道,劃為聖美基街、馬忌士街、聖祿杞街、瘋堂新街等,重建而成的住宅仍為教徒居住。1882年痲風院遷往小橫琴島,1886年將聖辣撒祿堂改建成今之望德聖母堂,原址也被拆卸重建。1895年清安醫所也改組成醫舍及設廉價門診部,1933年圍內又設有望德學校(今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一校)。1947年痲風院遷往路環聖母村。
1940年代,進教圍的傳教事業開始衰落,坊內的教友家庭也漸遷離,而由非教徒取而代之。1970年代坊內的兩層平房部份被發展商收購,改建為現代的住宅大廈,自此“進教圍”的稱號也步入了歷史長河。
香港的進教圍
簡介
進教圍(ST. FRANCIS YARD),是灣仔區內的一條行車街道,東端與聖佛蘭士街交架。進教圍的西端是架車人士的的掘頭路,但是行人還可以通往日街、月街等地。 進教圍的中段南方與光明街交架,通往星街。 進教圍地處灣仔民居。
歷史
19世紀中葉,英國人不斷湧入香港,但是由於水土不服,外加疾病等因素,很多人死亡。針對這種情況,香港羅馬天主教會選定進教圍一帶作為墳場安葬天主教徒,因此有文獻認為此處為香港第一座有記載的墓地。到了1845年,因人口漸增,墳墓逐步遷往跑馬地,天主教會在墳場舊址興建房屋,租給貧窮教友居住,大都是由澳門來港工作的葡籍人士。他們將此區命名為“進教圍”,英文為 St. Francis Yard,可說是香港第一條“教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