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士策問五道·第三道》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進士策問五道·第三道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白居易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進士策問五道·第三道
問:大凡人之感於事,則必動於情,發於嘆,興於詠,而後形於歌詩焉,故聞“蓼蕭”之詠,則知德澤被物也;聞“北風”之刺,則知威虐及人也;聞“廣袖高髻”之謠,則知風俗之奢盪也。古之君人者采之,以補察其政,經緯其人焉。夫然,則人情通而王澤流矣。今有司欲請於上,遣觀風之使,復采詩之官,俾無遠邇,無美刺,日采於下,歲聞於上,以副我一人憂萬人之旨。識者以為何如?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生於河南新鄭,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後遷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袷遺及左贊善大夫。後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曆初年任蘇州刺史,後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有《白氏長慶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