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士策問五道·第二道》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進士策問五道·第二道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白居易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進士策問五道·第二道
問:大時不齊,大信不約,大白若辱,大直若屈,此四者,先聖之格言,後學之彝訓,有國者酌之以行化也,立身者踐之以修己也。然則雷一發而蟄蟲蘇,勾萌達,霜一降而天地肅,草木衰,其為時也大矣,斯豈不齊者乎?日月代明而晝夜分,刻漏者準之,無杪忽之失焉,春秋代謝而寒暑節,律呂者候之,無累黍之差焉,其為信也大矣,斯豈不約者乎?堯讓天下而許由遁,周有天下而伯夷餓,其為白也大矣,斯亦不辱者乎?桀不道,龍逢諫而死,紂不道,比干諫而死,其為直也大矣,斯豈不屈已者乎?由是而觀,有國者、立身者惑之久矣。眾君子試為辨之。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生於河南新鄭,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後遷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袷遺及左贊善大夫。後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曆初年任蘇州刺史,後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有《白氏長慶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