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魯曾

逯魯曾(?~1352年)字善止,修武承恩鎮人(今河南省焦作市恩村)。元天曆二年進士及第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辟御史台椽掌機密,後除太常博士,復拜監察御史。後歷任樞密院都事、刑部員外郎、宗正府郎中,出任遼陽行省左右司郎中,又任僉山北道肅正廉訪司事,入朝官拜禮部郎中。

基本介紹

  • 本名:逯魯曾
  • 字號:善止
  • 出生地:修武承恩鎮
  • 去世時間:1352年
人物生平,後世紀念,

人物生平

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隨丞相脫脫征討占據徐州的紅巾軍“芝麻李部”,被封為資善大夫、淮南宣尉使。徐州平定後,繼領所部軍,討淮東,卒于軍中。《元史·逯魯曾傳》對其生平有記述。《修武縣誌》(中華民國二十年版)有載:“逯魯曾墓,在承恩鎮(今恩村),有饗堂3間。”
魯曾幼年勤奮好學,熟經典,通儒術,為人正直,德才兼備。天曆二年(1329年)中進士第,皇帝授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召為御史掾史,掌管國家機密。當時,有監察御史彈劾中丞相顯夫傲慢,同僚中雖有不服,也不敢言,魯曾卻不顧忌,出面反駁說:“中丞平時謹慎、穩重,不善於與人交往、周旋,現在御史你以個人感情彈劾他,對他不能說是公正的。”由此,朝中上下都知道了魯曾的耿直。
魯曾又被授予太常博士。當時,武宗皇帝宗廟還沒有確立皇后配享。右丞相伯顏認為明宗的母親亦乞列氏可立為皇后配享,而從徽政院傳來太后的旨意,要把文宗的母親唐兀氏立為皇后配享。武宗皇后真哥無子,故武宗廟未立皇后主配享,至元初,集廷臣議之。右丞相顏請以明宗之母亦乞列氏配享,徽政院傳太后旨,以文宗之母唐兀氏配享。伯顏問於魯曾,魯曾不能對,歸問其館客曾福仲。福仲曰:“公何疑?”曰:“母以子貴,是以疑之。”福仲曰:“何拘拘於《公羊》之義也,真哥皇后在武宗時已膺寶冊,文、明二後何與焉?今為臣而廢帝後,為子而尊父妾,有是理乎?”魯曾悅,乃告於伯顏曰;“真哥皇后以無子之故,不為立主,而追崇妃妾,非禮也。且慕容垂即位追廢母后,而立所生母為後,為萬世笑,豈可復蹈其失?”集賢大學士陳顥曰;“唐太宗冊曹王明之母為皇后,是亦二後也。曷為不可?”魯曾曰:“堯母為帝嚳庶妃,堯即位,不聞冊封其母。皇上不法堯,請保留此標記。)、舜,而法太宗邪?”伯顏韙其言,遂以真哥皇后配享。
遷監察御史。劾太尉答失海牙、阿吉剌,右丞鞏卜班,刑部尚書兀突蠻,監察御名吉當普,院使哈喇完者、月魯不花,郎中呂國誠等,皆黜之,朝廷肅然。
除樞密院都事,疏言:“前丞相伯顏專殺大臣,其黨利人妻女,巧誣以罪。今大小官及諸人有罪,請止坐本身,不得籍妻女。郯王為伯顏構陷,宜雪其無辜,給復子孫。”從之。除刑部員外郎,遷宗正府郎中,出為遼陽左右司郎中,遷僉山北道肅政廉訪司事,入為禮部郎中。
至元十二年,丞相脫脫討徐州賊,以官兵不習水土,募瀕海鹽丁五千人,使魯曾將之,超遷資善大夫、淮南添設元帥,領征討事。徐州平,又從討淮東,卒于軍。
魯曾在朝中侍奉三代皇帝,一貫以儒術從政,以漢文化施教,對促進華夏各民族的大融合,影響很大。魯曾嚴禁清廉,剛正不阿,身居高官既不包庇自己的子孫,有無積下財富田園。朝野上下都說:“魯曾一世為官,兩袖清風、卒後竟無殮棺之銀。”帝王聽說賜銀厚葬,喪發故鄉。墓前建堂三間,兩側有石人、石馬、石虎、石軍、蒼松翠柏,莊嚴肅穆,以示悼念,以表彰其一生高風亮節、高尚的品德。

後世紀念

逯魯曾墓
位於河南省焦作市山陽區恩村村北, 墓地呈長方形,坐北面南,東西長250米,南北寬100米。墓冢高3米,周長17米。墓前有神道碑1塊,上書“資善大夫逯公魯曾之墓”,碑陰刻其生平。墓前有饗堂3間,饗堂前有四角形碑亭1座,亭內立上書“逯魯曾墓”石碑1塊,饗堂前兩側各有六角形涼亭1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