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蘿丸

連蘿丸,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入門》卷八。主治婦人死血、食積、痰飲成塊在兩脅,動作雷鳴,嘈雜眩暈,身熱時作時止。

基本介紹

  • 名稱:連蘿丸
  • 出處:《醫學入門》卷八
  • 組成:黃連、蘿蔔子、香附、山楂、川芎、山梔、三棱、莪術、神曲、桃仁
  • 主治:婦人死血、食積、痰飲成塊在兩脅,動作雷鳴,嘈雜眩暈,身熱時作時止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附方,

組成

黃連(用吳萸、益智各炒過一半,去萸、智)一兩半,蘿蔔子一兩半,香附、山楂各一兩,川芎、山梔、三棱、莪術、神曲、桃仁各五錢。

用法用量

上為末,蒸餅為丸服。

主治

婦人死血、食積、痰飲成塊在兩脅,動作雷鳴,嘈雜眩暈,身熱時作時止。

附方

名稱:連蘿丸
組成:黃連、吳萸、白芥子、蘿蔔子、山梔、川芎、香附、楂肉、神曲
用法:蒸餅為丸服
主治:痞塊
出處:《類證治裁》卷三
名稱:二龍膏
組成:活甲魚、莪術、鮮莧萊、三棱
用法:以上四味,酌予碎斷,用香油二百四十兩炸枯,過濾去滓,煉至滴水成珠,入黃丹一百兩,攪勻成膏。取出入水中出火毒,後加熱溶化。另兌細料:乳香五兩,肉桂(粗皮)九錢,沒藥五兩,沉香九錢,麝香四錢。共研為細粉,過羅,每十六兩膏油兌藥粉五錢。大張重七錢,小張重四錢五分。用時微火化開,貼臍上
主治:積聚痞塊,肚腹脹痛,面色萎黃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功用:化痞消積
名稱:十香暖臍膏
組成:生附子、川楝子、大生蒜、乾薑、韭菜子、吳萸、川椒、小茴香
用法:以上藥料用香油十五斤,炸枯去滓濾淨,煉至滴水成珠,再入章丹九十兩攪勻成膏。每膏藥油十五斤兌肉桂面四兩二錢,公丁香面一兩二錢,攪勻。每大張淨油八錢,中張淨油四錢,小張淨油二錢。貼腹部
主治:寒涼腹痛,疝氣痞塊,大便溏瀉,臍腹脹痛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津方)
功用:散寒止痛,暖肚止瀉
名稱:丁香附子散
組成:附子、母丁香、生薑
用法:用附子鑽孔四十九,以丁香填孔內,將生薑汁用文武火熬盡;又用大蘿蔔一個,取一穴子,入附子又填內,將蘿蔔蓋之,又用文武桑柴火燒香熟為度,取出,切附子作片子,焙乾,搗為細末。每服一錢,米湯一盞調下,每日三次
主治:脾胃虛弱,胸膈痞塊,吐逆不止
出處:《宣明論》卷十二
名稱:八反膏
組成:鱉頭、莧菜、蔥、蜜、甘草、甘遂、芫花、海藻、阿魏、鱉甲、水紅花子
用法:上應為末者為末,應搗爛者搗爛,入末再搗,如和不勻,加燒酒調之。先以水調白面作圈,圍痞上,大六七分厚,其藥敷在痞上,外用錫注二把,放燒酒在內;熨痞上,冷則更換,至痞內動,痛方止。明日大便下膿血,即除根
主治:痞塊
出處:《種福堂方》
名稱:三反膏
組成:生甘草、甘遂、莧菜、鱉肉、硇砂、木鱉子
用法:加蔥白七根,入蜜少許,搗成膏。攤狗皮上貼之。如藥略乾,加蔥、蜜潤下。用二次愈
主治:小兒痞塊
出處:《種福堂方》卷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