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蒜丸,中醫方劑名。出自《活人心統》卷一。主治脾積滯食。
基本介紹
- 名稱:連蒜丸
- 出處:《活人心統》卷一
- 組成:川連
- 主治:脾積滯食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附方,
組成
川連(為末)二兩。
用法用量
大蒜搗膏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送下。
主治
脾積滯食。
附方
名稱:丁皮散
組成:丁皮、白朮、茯苓、青皮、陳皮、良姜、縮砂、神曲、麥櫱、甘草、真桂心
用法:上為末。燒鹽湯點服
主治:小兒脾積疼痛
出處:《朱氏集驗方》卷十一
名稱:丁香脾積丸
組成:丁香、木香、皂莢、青橘皮、莪術、三棱、高良姜、巴豆
用法:上入百草霜三匙,同碾為細末,麵糊為丸,如麻仁大。每服五丸、七丸至十五丸,二十丸止,食傷,隨物送下;脾積氣,陳橘皮湯送下;口吐酸水,淡薑湯送下;翻吐,藿香、甘草湯送下;丈夫小腸氣,炒茴香酒送下;婦人血氣刺痛,淡醋湯送下;嘔逆,菖蒲湯送下;小兒疳氣,史君子湯送下。更量虛實加減。如欲宣轉,可加丸數,五更初,冷茶清送下。利三五行後,以白粥補之
主治:丈夫、婦人、小兒諸般食傷積聚,胸膈脹滿,心腹膨脹,噫氣吞酸,宿食不化,脾疼翻胃;婦人血氣刺痛
出處:《局方》卷三(吳直閣諸家名方)
名稱:三棱丸
組成:京三棱、石三棱、雞爪三棱、蓬莪術、木香
用法:上藥並生杵羅為末,酒煮麵糊為丸,如麻子大,膩粉為衣。每服五丸,烏梅、生薑湯送下
主治:小兒脾積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六
名稱:千金散
組成:錦紋大黃、舶上硫黃、官粉
用法:上為極細末。一歲小兒一服半錢,二三歲服一錢,十歲以下服二錢,十六七歲服五錢,食後米飲調下,一服即效。如不愈,隔二十日再一服,更不須再服
主治:小兒脾積,其效甚速
出處:《瑞竹堂方》卷四
名稱:木香檳榔煎
組成:木香、檳榔、乾漆、硇砂、肉豆蔻、胡椒、肉桂
用法:上為細末,次入硇砂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或七丸,食後陳橘皮湯送下
主治:脾積,氣塊走注,胸膈攻刺,口吐清水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五
名稱:五積丸
組成:人參、白茯苓、厚朴、黃、川烏、巴豆
用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主治:五臟之積。肝積肥氣,心積伏梁,脾積痞氣,肺積息賁,腎積奔豚
出處:《增補內經拾遺》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