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翹根

連翹根

連翹根,中藥名。為木犀科植物連翹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Vahl的根。分布於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河南、湖北、四川等地。現有栽培。具有清熱,解毒,退黃之功效。常用於黃疸,發熱。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連翹根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捩花目
  • :木犀科
  • :連翹屬
  • :連翹
  • 採收時間:秋、冬季
  • 用量:內服:煎湯,15-30g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現代套用,相關論述,附註,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味苦,性寒。

歸經

歸肺、腎經。

功效

清熱,解毒,退黃。

主治

黃疸,發熱。

相關配伍

治傷寒瘀熱在里,身發黃:麻黃(去節)二兩,連軺(連翹根也)二兩,杏仁(去皮、尖)四十個,赤小豆一升,大棗(擘)十二枚,生梓白皮(切)一升,生薑(切)二兩,甘草(炙)二兩。以水一斗,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半日服盡。(《傷寒論》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採集加工

秋、冬季挖取根部,洗淨,切段或片,曬乾。

形態特徵

連翹,又名連、異翹、蘭華、折根、軹、三廉、連草、大翹、黃花桿、黃壽丹、黃花樹、黃鏈條花、黃花條、黃綬丹。落葉灌木。小枝土黃色或灰褐色,略呈四棱形,疏生皮孔,節間中空,節部具實心髓。葉通常為單葉,或3裂至3出複葉;葉柄長0.8-1.5cm,無毛;葉片卵形、寬卵形或橢圓狀卵形至橢圓形,長2-10cm,寬1.5-5cm,先端銳尖,基部圓形至楔形,葉緣除基部外具銳鋸齒或粗鋸齒。花通常單生或2至數朵著生於葉腋,先於葉開放;花梗長5-6mm;花萼綠色,裂片4,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邊緣具睫毛;花冠黃色,裂片4,倒卵狀橢圓形,長1.2-2cm,寬6-10mm;雄蕊2,著生在花冠管基部;花柱細長,柱頭2裂。蒴果卵球形,2室,長1.2-2.5cm,寬0.6-1.2cm,先端喙狀漸尖,表面疏生瘤點;果梗長0.7-1.5cm。花期3-4月,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灌叢、疏林及草叢中。分布於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河南、湖北、四川等地。現有栽培。

現代套用

現代多用於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腎炎水腫等。

相關論述

《本經逢原》:“專下熱氣。治濕熱發黃。”

附註

論連翹根於連翹功用並同:張錫純:“其性與連翹相近,其發表之力不及連翹,而其利水之力則勝於連翹,故仲景麻黃連軺赤小豆湯用之,以治瘀熱在里,身將發黃,取其能導引濕熱下行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