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防城港市、寧明縣、憑祥市、龍州縣、大新縣、靖西縣、那坡縣。明清時代南方邊防連城要塞遺址自東而西分布在北海、防城至崇左、百色一線。著名的邊關友誼關位於憑祥市南大青山與金雞嶺之間,南鄰越南,是中越交通咽喉。與龍州水口關、平而關並稱“南天邊陲三關”。初名雍雞關、雞陵關,後有界首關、大南關等稱。
信息,簡介,友誼關,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建築
廣西壯族自治區
連城要塞遺址和友誼關VI-1021
簡介
連城要塞遺址和友誼關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現代有代表性的邊關建築。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防城港市、寧明縣、憑祥市、龍州縣、大新縣、靖西縣、那坡縣。
友誼關
明清時代南方邊防連城要塞遺址自東而西分布在北海、防城至崇左、百色一線。主要有憑祥市北3公里處的大連城,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廣西提督蘇元春在此設大本營,沿山脊山峰連續修築城牆、炮台,故名大連城,城內有練兵場、跑馬場、軍事指揮部“白玉洞”,現城牆、碉堡尚存。又有北海市鐵山港區營盤鎮的珍珠城,又名白龍城,建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城牆中間用珍珠貝殼摻和黃泥夯築,故名珍珠城。城垣表面砌青磚,長1106米,高6米,東西南北設門及城樓,登城可瞭望全城和大海。還有龍州縣城西北5公里將山上的小連城,也是清光緒十一年廣西提督蘇元春所建,沿山巔築城牆、設炮台,山峰間石牆連環,內有工事、兵房、火藥庫。主峰有德國造大炮一尊,其餘山峰也有軍事設施。半山石洞內保元宮是軍事指揮機構所在地,防禦體系完整,為戍邊險塞要地。
著名的邊關友誼關位於憑祥市南大青山與金雞嶺之間,南鄰越南,是中越交通咽喉。與龍州水口關、平而關並稱“南天邊陲三關”。初名雍雞關、雞陵關,後有界首關、大南關等稱。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建關,永樂年間(1403-1424年)稱鎮夷關,清初稱鎮南關,1953年改稱睦南關,1964年更今名。歷史上,1885年愛國將領馮子材率軍痛殲入侵法軍於此。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廣西提督蘇元春又在關兩側山上築炮台、營壘防守。1965年,友誼關改建為拱式門和三層關樓。額書“友誼關”為陳毅所書。此外,友誼關西側有金雞山炮台,是中法戰爭紀念地舊址。中法戰爭後提督蘇元春為鞏固邊陲,用石材砌成鎮南、鎮中、鎮北三座炮台,裝炮三尊,炮台上有指揮所,下有臥室、彈藥庫、地下室,並有石牆與友誼關樓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