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亭鎮

逢亭鎮

逢亭鎮位於貴州省羅甸西部,距縣城29.5公里,國土面積221.01平方公里。是羅甸西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同時也是以冶金工業、電力工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為主的工業重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逢亭鎮
  • 外文名稱:Fung Ting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貴州省·羅甸縣
  • 下轄地區布忙村,床井村,隆興村
  • 政府駐地:逢亭村
  • 電話區號:0854
  • 郵政區碼:550104 
  • 地理位置:貴州省·羅甸西部
  • 面積:164.5平方公里
  • 人口:約1.47萬人
  • 方言:漢語,布依族語,苗語
  • 氣候條件:19℃
  • 車牌代碼:貴J
  • 行政代碼:522728102
  • 人口密度:89人/km2
基本概況,經濟文化,資源概況,旅遊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水能資源,建制沿革,特色產業,地圖信息,

基本概況

全鎮12個村,92個組,86個自然寨,5512戶,22580人,其中農業人口14749人,少數民族占全鎮總人口數的70%左右。共有耕地面積13282畝,其中田面積6361畝,土面積6921畝,森林覆蓋率達36.8%。全鎮共有2所幼稚園,6所國小,1所中學,1所衛生院,村級通電率達100%,實現村村通簡易自來水
逢亭鎮

經濟文化

境內礦產、水能資源豐富,水晶礦矽礦品位居全省之冠,現已探時的矽儲量約1949.8萬噸,被譽為“中國水晶之王”的巨型水晶出在逢亭床井,現存於北京博物館。境內兩個電站(雷公灘電站和石門坎電站)、兩個茶場(上隆茶場和納見茶場)、兩個冶煉廠(鐵合金廠和碳化矽廠)落戶逢亭,是以冶金工業、電力工業和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工業重鎮。同時具有十分迷人的亞熱帶自然風光和源遠流長的布依族、苗族傳統文化,尤其是苗族的蘆笙舞、花棍、畫眉跳格橋等享譽黔地,苗族服飾製作工藝被列入全州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是羅甸西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2007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達8326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4816萬元,農業總產值3510萬元,人均純收入達2151元,財政收入18.82萬元,兒童入學率達99.5%,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0以內。“十五”以來,該鎮綜治工作多次被評為治安模範鎮和先進集體,民政工作被評為先進鄉鎮,水土保持工作被州授予“水土保持先進單位”,文化工作被州評為“先進文化鄉鎮”,團、婦、徵兵等項工作均獲省州好評,白家坡被省譽為“文化藝術之鄉”。
逢亭鎮

資源概況

旅遊資源

逢亭鎮地處亞熱帶氣候區,四季明顯,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19℃,是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降雨量1150—1300毫米,年日照數為1518小時,,氣候溫暖宜人。
逢亭鎮山清水秀,風光秀麗,民族風情古樸,歷史文化遺產淵遠流長。主要風景資源有:上隆農場立體農業園林風光、逢亭--上隆“河西走廊”風光、床井原始森林風光、白家坡苗族風情、矽系列工業園區,加上境內的蒙江河河谷,兩岸怪石嶙峋,山清水秀,風景奇異,鳳尾竹倒影河中,是漂流旅遊勝地。
逢亭鎮

礦產資源

逢亭鎮境內礦產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分布廣,儲量大,品質高。金屬礦有:褐鐵、赤鐵、磁鐵、銻、鈾、銅、鉛、鎂礦等,非金屬礦有矽、水晶、冰洲石、輝綠岩、藍石棉等,其中矽和水晶的儲量較大,現已探明的矽儲量約1949。8億噸。

生物資源

逢亭鎮生物資源豐富,生物種類繁多,覆蓋面積廣,有大量的表稀動植物,全鎮範圍內生物種類共有2100餘種,其中植物有1500多種,珍稀植物有10餘種。常見的有雲南馬尾松杉木楓樹椿樹榕樹和後期開發的桃、李、板栗柑桔、茶葉等;動物有600餘種,珍稀動物有虎紋蛙穿山甲、岩羊、錦雞等17餘種,常見的主要有傳統牲畜和近年來引進的烏骨雞、黑山羊、杜洛克豬;藥材主要有艾納香、金銀花、大小黃草、通草、砂仁、黨參、岩黃蓮、川芎、天門冬、何首烏等。

水能資源

全鎮集水面積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為逢亭河、拱里河、雲里河,水能理論蘊藏量為48。27萬千瓦,可開發利用的有27萬千瓦,現已建成的石門坎電站裝機容量為19200KW,電站為蒙江幹流梯級開發規劃中的第七級,是已建成電站中裝機容量最大的電站。雷公灘電站總裝機容量2×4200KW,年發電量為5200萬度,為蒙江流域梯級開發規劃之第八級。全鎮電網總裝機容量為30000千瓦。

建制沿革

逢亭,為清代羅斛判(廳)轄地,分屬上隆甲哨和床井甲哨;民國3年,羅斛廳改稱羅斛縣;民國19年,羅斛縣改稱羅甸縣;民國25年(1936)年整編保甲,縣以下劃分為區、聯保、保、甲四級,逢亭屬第三區逢亭、上隆聯保。民國32年(1943年)年,重劃政區,撤區設定設鄉、鎮,廢聯保;1951年羅甸解放,次日,成立羅甸縣人民政府,隸屬貴陽專區,鄉、鎮以下廢除保甲建置,改設行政村組;1953年5月,全縣18個鄉鎮改建為80個鄉鎮,逢亭分屬第三區逢亭、羅里、床井鄉;1955年4月12日,改各區序數稱謂,冠以區駐地地名,第三區稱逢亭區;1956年8月8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羅甸縣屬黔南州,1958年10月,全縣人民公社化,行政建置作了調整,設6個公社,53個管理區,逢亭屬逢亭公社;1963年2月,恢復逢亭區級建制,逢亭分屬逢亭區逢亭、床井、羅里公社;1984年4月,實行黨政分開,建立鄉政府;1990年底全縣區劃調整為26個鄉(鎮),撤銷逢亭、羅里、床井鄉建制,合併建立逢亭鎮。

特色產業

近幾年來,逢亭鎮按照州委、州政府“185”工程農業產業化指導思想和縣委、縣政府“3211”工作部署,積極調整品種結構,擴大種植規模,探索種植模式,通過政府引導、項目捆綁、培訓提高、示範帶動、銷售服務等措施,逢亭“十里蔬菜長廊”已初見規模和成效,現建設示範點4個,蔬菜行銷合作社1個。現已建設發展成為我縣“185”工程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早春蔬菜早春蔬菜
種植規模:逢亭“十里蔬菜長廊”發展範圍現已覆蓋逢亭村三組至上隆村(沿逢隆公路)近十公里,涉及逢亭、祥腳、上隆、納坪4個村,種植蔬菜面積達7100畝,其中辣椒3100畝,菜玉米3000畝,黃瓜、四季豆等1000畝。
種植模式:早春蔬菜(1至6月)——水稻(6至9月)——秋冬果菜(9至12月)。
主要品種:遵糯一號玉米、長辣七號辣椒、紅花四季豆
推廣技術:營養塊、營養袋護根育苗,改良地膜覆蓋栽培。
產量及效益預測:菜玉米畝產約1250公斤,產值2500元;辣椒畝產約1500公斤,產值6000元;四季豆畝產約1250公斤,產值3500元。
茶產業
逢亭鎮充分利用良好的土地及氣候資源,民眾長期種植茶葉的良好人力及技術基礎,大力發展茶產業,上隆茶場的“上隆”茶暢銷省內外,各種名優茶葉品種逐步引入,茶葉生產技術逐步提高。全鎮茶園面積穩定在5000畝左右,2011年通過招商引資方式,開展重新盤活原國營茶場---納見茶場工作,在鞏固原種植面積的前提下,新墾和改建茶園近2000畝,茶產業發展進一步壯大,人民民眾增收渠道得到拓寬。

地圖信息

地址: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羅甸縣逢亭鎮政府(956縣道北)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