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距離關係,1929年哈勃發現星系的退行速度與距離成正比,這是速度與距離之間最簡單的(線性的)關係。在天文學上,星系的速度和距離是不能直接測定的,可以直接測定的是星系的紅移和視星等(見星等)。哈勃把觀測到的紅移歸因於都卜勒效應,從而得到退行速度,並根據星系中造父變星的周光關係定出了星系的距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速度-距離關係
- 所屬領域:天文學
速度-距離關係,1929年哈勃發現星系的退行速度與距離成正比,這是速度與距離之間最簡單的(線性的)關係。在天文學上,星系的速度和距離是不能直接測定的,可以直接測定的是星系的紅移和視星等(見星等)。哈勃把觀測到的紅移歸因於都卜勒效應,從而得到退行速度,並根據星系中造父變星的周光關係定出了星系的距離。
實際上當時哈勃所導出的星系的速度-距離關係並不十分明晰,個別星系對關係式v=H0r的彌散比較大。後來他與另一位天文學家赫馬森(M.L.Humason)合作,又獲得了50個星系的光譜觀測資料,其中最大的視向速度已接近2萬公里/秒。在他們兩人於1931年根據新資料所發表的論文中,星系的速度-距離關係得到進一步確認,且...
4.飛得最快的昆蟲 澳大利亞蜻蜓,它短距離的衝刺速度可達每小時58公里。5.跑得最快的鳥鴕鳥,75千米/小時。6.長跑最快的動物 藏羚羊具有特別善奔跑的優點,奔跑速度可達每小時70~110公里,即使是妊娠期滿臨產的雌藏羚,也會以很快的速度疾奔,它還是高原嚴酷環境下奔跑最快的動物。7.陸地上短跑最快的動物 非洲...
速度差是指單位時間內兩個運動的物體所經過距離的差除以時間,就是速度差。交通上 公式 速度差=路程差÷時間 但速度差不是時間差。與交通事故 國內外的統計表明,在所有的交通事故中與車速相關的事故約占事故總數的1/3,在所有事故致因中排第2,僅次於駕駛員人為因素。大、小車的速度差是引起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實際上,國際(包括我國)統一的速度單位為”千米/小時”,而1千米和1英里的距離是不一樣的,1英里=1.609千米。單位換算 換算關係 1 mph = 1.609344 km/h,1 km/h = 0.6213712 mph。換算結果 1 MPH(英里每小時)等於:0.44704m/s,國際單位制導單位 1.609344km/h 22/15 =1.4667英尺每秒(feet per...
理論上來說:當汽車剎車輪胎抱死時,汽車剎車距離與質量無關 因為從能量守恆可以得到摩擦力對物體做的功等於物體動能的變化量:μNs=1/2mv^2 其中N是車對地面的壓力,μ是車跟地面的摩擦係數,s是剎車距離,m是車的質量,v是車的速度,其中車對地面的壓力等於車的重力F=mg,所以得到mgμS=1/2mv^2,S=v...
運動訓練學術語,指身體或身體某一部分在單位時間內產生的位移距離。概念 運動訓練學術語,是身體運動構成的重要因素。運動速度是指身體或身體某一部分在單位時間內產生的位移距離。運動速度表現出一個運動動作完成過程中的時間與空間關係,反映出運動時間和空間的綜合特徵,通常與移動的路線、距離、幅度和時間有密切關係...
汽車在行駛中,當駕駛員發現緊急情況直至踩下制動踏板發生制動作用之前的這段時間稱為反應時間,反應時間內車輛行駛的距離稱為反應距離。此距離的長短,取決於行駛速度和反應時間,行駛速度越高或反應時間越長,反應距離就越長。反應時間又與駕駛員的靈敏程度、技術熟練狀況有直接關係。通常的反應時間為0.75至1秒,...
(v為人造天體對太陽的速度,m為人造天體的質量,R為平均日地距離,M為太陽質量)解得 。由v=29.8km/s 知v’=42.2-29.8=12.4km/s 設R'為地球半徑,M'為地球質量 又由於發射時必須克服地球引力做功,故由機械能守恆定律有 1/2mv¹-GM'm/R‘=1/2mv’¹ ∵GM'm/R'=1/2mv₂¹ ∴1/...
電磁波傳播速度 其速度等於光速c(3×10^8m/s)。在空間傳播的電磁波,距離最近的電場(磁場)強度方向相同,其量值最大兩點之間的距離,就是電磁波的波長λ,電磁每秒鐘變動的次數便是頻率f。三者之間的關係可通過公式c=λf。電磁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同頻率的電磁波,在不同介質中的速度不同。不同頻率的電磁...
即從上橋前車尾的距離行駛到過橋後車尾距離,共用1分 。車尾經過的距離=車長+橋長,因此 ( 1000+x)∕60為火車每秒行駛的路程。以此類推,可列出方程並求解。解:設車身長x米。( 1000+x)∕60=(1000-x) / 40 解得 x=200 (1000+200)/60=20 m/s 答:火車長度為200米,速度為20米/s。
在梅頓學院及其他地方,勻速運動被定義為在任何(或所有)相等的時間間隔內通過相等的距離。梅頓學院還把勻速運動的定義推廣到最簡單的變速運動,從而得出了勻加速運動的精確定義:在所有相等的任意長度的時間間隔內,獲得一個相等的速度增量。他們藉助均勻速度來定義瞬時速度:在一定時間間隔內,一個點或物以與所問瞬間相同...
基本等量關係:追及時間×速度差=追及距離 本題速度差為:6-4=2 (米/每秒)甲第一次追上乙後,追及距離是環形跑道的周長300米。第一次追上後,兩人又可以看作是同時同地起跑,因此第二次追及的問題,就轉化為類似於求解第一次追及的問題。甲第一次追上乙的時間是:300÷2=150(秒)甲第一次追上乙...
在牛津大學墨頓學院的思想家赫特斯柏立的威廉最先表述出平均速率定理:在同樣時間間隔內,假若等速度物體的速度是等加速度物體的最初速度和最終速度的總和的一半,則此二物體移動的距離相等。這定理是自由落體定律的基礎。早在伽利略·伽利雷之前,他們就已做實驗證實了這定理。2、尼克爾·奧里斯姆 尼克爾·奧里斯姆又將...
地球軌道的形狀是一個接近正圓的橢圓,太陽位於橢圓的一個焦點上。橢圓有半長軸、半短軸和半焦距等要素,分別用a、b、c表示,其中a又是短軸兩端對於焦點(F1、F2)的距離 半焦距與半長軸和半短軸之間存在著這樣的關係,即c²=a²-b² 半焦距c與半長軸a的比值c/a,是橢圓的偏心率,用e表示,即e=...
這樣,角速度是 對時間微分和對角度微分有如下關係:根據上述關係,徑向距離 對時間的導數為:再求一次導數:代入徑向運動方程 ,將此方程除以 ,則可得到一個簡單的常係數非齊次線性全微分方程來描述行星軌道:為了解這個微分方程,先列出一個特解 再求解剩餘的常係數齊次線性全微分方程,它的解為 這裡, 與 ...
物體在力F作用的方向上移動了dx的距離,施力方所消耗的能量。兩端積分: ,這是功的一般定義。根據牛頓第二定律:速度定義式: (可以理解為在一段時間dt內的位移距離為dx,當dt趨於0時,v是瞬時速度)加速度定義式: (可理解為在一段時間dt內的增加速度為dv,當dt趨於0時,a是瞬時加速度)積分可代換為 ...
伽利略通過研究發現:地球上的物體下落的速度與時間成正比,下落的距離與時間的平方成正比,物體下落的加速度與物體的重量無關。基本概念 自由落體的“落體”,顧名思義是指物體在只受重力作用下,由高空自由下落,關鍵是“自由”二字,其含意為:其一,物體開始下落時是靜止的,即初速度為0,如果給物體一個初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