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麥1號

通麥1號是大通縣斜溝鄉農科站1991年以互助紅為母本,青春533為父本,通過品種間有性雜交,經多年系譜法選育而成的高抗銹、抗旱、優質、高產的春小麥新品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通麥1號
  • 特徵特性  :芽鞘白色、幼苗半匍匐
  • 母本:互助紅
  • 父本:青春533
  • 適宜種植地區:海拔2400~2700m中高位山旱地
品種來源,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宜地區,栽培要點,

品種來源

通麥1號是大通縣斜溝鄉農科站1991年以互助紅為母本,青春533為父本,通過品種間有性雜交,經多年系譜法選育而成的高抗銹、抗旱、優質、高產的春小麥新品種。原代號91-73,2005年1月經青海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定名為通麥1號。

特徵特性

芽鞘白色、幼苗半匍匐、分櫱力較強、長勢壯、成穗率高。株型緊湊,株高108cm左右,莖稈粗壯,抗倒伏較強。穗紡錘型,頂芒紅殼、紅粒。成熟落黃好。生育期146天左右,穗長9.9cm,穗層整齊,穗大粒多,平均穗粒數35.4粒,平均千粒重43.9g,容重726g/L。蛋白質含量13.01%,濕麵筋含量30.29%,澱粉含量64.30%。高抗條鏽病,無白粉病、赤霉病發生,抗旱、耐寒性強。

產量表現

2000~2002年,本縣品比試驗中,通麥1號平均單產485.2kg/畝,比對照互助紅增產23.53%;2003~2004年參加青海省旱地品比區試平均單產255.7kg/畝,較對照樂麥5號增產21.98%,兩年10個點次試驗中8個點次增產,增產點次數占總數的80%,2004年青海省旱地小麥生產試驗結果,5個點平均單產227.3kg/畝,比對照樂麥5號增產27.37%;2003~2004年在本縣斜溝鄉大田示範中,平均產量411kg/畝,比對照互助紅增產28.9%。

適宜地區

適應本省海拔2400~2700m中高位山旱地及部分水澆地。

栽培要點

1.藥劑拌種:每50kg種子用25%粉銹靈和25%多菌靈各100g,兌水1~1.5kg拌種。2.精量播種:由於分櫱強,穗大粒多,應精量播種,每畝下籽量是17.5~19公斤,基本苗28~34萬株/畝。3.平衡施肥:一般畝施尿素10~12.5公斤,磷酸二銨12.5~15公斤,氮磷比1:1。看苗追施調節肥。4.在小麥分櫱後期;每畝用甲磺降一包加25克2.4D加尿素500~1000克加磷酸二氫鉀100克加噴施寶一支兌水15公斤攪勻進行葉面噴霧。可有效防除田間闊葉雜草,同時可調節植物生長。5.及時防治病蟲害:孕穗期重點防治麥莖蜂,用“病蟲淨”農藥50g/畝,間隔5~7天噴施2次效果95%以上,灌漿期防治麥穗夜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