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霄法華寺

通霄法華寺

法華寺早在日據時代以前就存在了,那時候有位居士叫李連發,擁有包括「法華寺」現址在內的整個山地水田,由於灌溉的問題,和村人打起官司,雙方互有勝負,最後在新竹法院和解。由於長年訴訟花費不貲,李居士就只好靠賣掉田產來負擔,田產在剩下不多的情況下,加上人生的閱歷也豐富,遂在現址蓋起齋堂修行起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通霄法華寺
  • 實質:寺廟
  • 別名:集信堂
  • 時間:日據時代
光復以後當地人把這個私人修行的齋堂命名為「集信堂」,這是「法華寺」的前身。改名「集信堂」後的第一任住持叫羅雲妹,管理人是李連發之子李廷慶,並改私產為信徒制。1949、1950年間寺院所有權狀遺失,被李連發之姨太太拾獲,雙方打起官司,最後由前立法院院長劉闊才主持和解,把產權分為七十股,才平息這場風波。1959年地方人士發起增建中堂,1981年修建後改稱「法華寺」,1985年才正式立案登記。
法華寺每年定期於農曆初一至初五舉行禮拜叄千佛法會、四月八日浴佛節法會,秋冬二季並有消災拔度法會及光明燈圓燈法會。除此之外,長年來更是舉辨暑期兒童佛學夏令營和配合地方公益參與推行冬季救濟等活動,從不間斷。故其為當地注入清涼法流之功 ,實不可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