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量監測區域治理

通量監測區域治理

《通量監測區域治理》是2013年海洋出版社出版書籍,作者是趙進平、關道明。

基本介紹

  • 書名:通量監測區域治理
  • 作者:趙進平、關道明
  • ISBN:978-7-5027-8582-6
  • 頁數:216
  • 出版時間:2013年7月20日
  • 裝幀:平裝
  • 版次:B1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海水處於無休止運動狀態,入海污染物可以長距離輸送和大範圍混合,因而海洋污染具有無法溯源的特點,難以治理。 《通量監測區域治理:近海污染監測的新模式》作者提出了通量觀測、區域治理的新理念,在選定的近海區域兩端布設浮標陣列,監測流出流入的物質通量,從而確定區域內排污的種類和排放量。有關部門可以據此查找排污主體,予以治理,達到淨化海洋的目的。

目錄

第1章我國海洋污染監測現狀
1.1海洋環境污染
1.2我國海洋環境質量現狀
1.3海洋污染導致的社會問題
1.4我國海洋環境質量監測標準
1.5我國現有海洋環境污染監測手段
1.6總量控制與排污量監測
1.7通量監測對現有監測的促進作用
第2章通量監測方案與規劃
2.1通量監測、區域治理的新理念
2.2通量監測的基本原理
2.3通量監測的主要功能
2.4通量監測浮標系統
2.5通量監測技術支持系統
2.6通量監測的軟條件
2.7河口區的通量監測
2.8冰期的通量監測
第3章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質
3.1近海污染源
3.2工業污染物質
3.3農業污染物質
3.4生活污水
3.5石油污染
3.6其他污染物質
3.7海洋污染防範的重點
3.8指示性污染物質或參數
第4章可用於浮標監測的儀器
4.1浮標實驗室的技術基礎
4.2船載現場分析技術
4.3基本水質參數感測器
4.4營養鹽監測技術
4.5重金屬污染物監測技術
4.6有機污染物監測技術
4.7農業污染物監測技術
4.8石油污染物監測技術
4.9致病微生物/毒素監測技術
4.10赤潮與浮游植物監測技術
4.11滿足海水水質標準的線上監測技術
4.12國外海洋生態浮標技術
4.13國外海洋生態監測技術
第5章通量監測的科學依據
5.1通量監測的基本理論
5.2湍流擴散作用的計算
5.3影響通量監測的主要因素
5.4監測海域的選取
5.5監測斷面的選取
5.6監測站位的選取
5.7界面位置對物質通量的影響
5.8近岸輸送的主要流系
5.9積分時間的確定
5.10檢出限,通量監測的關鍵
5.11通量監測的自校正
第6章通量監測的主要誤差及控制
6.1海水離岸輸運引起的誤差
6.2物質濃度變化率的誤差
6.3海洋湍流擴散引起的誤差
6.4污染物質的沉積
6.5沉積污染物的再懸浮
6.6沉積物質的推移
6.7污染物質的匯
第7章通量監測與常規監測的銜接
7.1通量監測與海洋環境質量
7.2通量監測與總量控制
7.3通量監測與海洋自淨能力
7.4通量監測與環境容量
7.5通量監測與陸海相互作用
7.6通量監測的局限性
第8章海洋污染的區域治理
8.1區域治理的前提條件
8.2區域治理的內涵
8.3區域治理的外延
8.4採用通量監測、區域治理的必要性
8.5促進海洋環境管理部門之間的合作
參考文獻
後記
鳴謝
作者簡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