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經取士

宋代科舉制度中以通曉儒家經義為取捨標準的取士方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通經取士
  • 定義:宋代科舉制度中以通曉儒家經義為取捨標準的取士方式
背景介紹,歷史意義,

背景介紹

唐代科舉以詩賦、帖經、墨義取士,偏重詩賦。北宋初年,基本沿用唐制。慶曆四年(1043),宋仁宗根據范仲淹、宋祁等人建議,實行改革。省試分策、論、詩賦三場,以三場的全部成績為錄取根據,不考帖經、墨義。通曉經術的考生願對“大義”的,可以試經典“大義”十題。增加了儒學經義的比重。熙寧(1068~1077)年間,王安石參知政事,實行變法,對科舉制度又進行重大改革,單設進士一科。廢除詩賦、帖經、墨義,改試“經義”、論、策。所謂“經義”就是根據儒家經書原文摘出句子或段落作為試題,要求考生以論文形式闡發其精神要義。在“經義”考試中,考生必須通曉經義,又有文采,才算合格,不像原來的墨義那樣,只求粗解章句。王安石列為經典著作有《周易》、《詩》、《書》、《周禮》、《禮記》、《論語》、《孟子》。每個考生可選治一經,兼治《論語》、《孟子》。王安石為了統一考試標準,於熙寧八年(1075)撰成《三經新義》(“三經”即《詩》、《書》、《周禮》),宋神宗命令頒行天下,用於學校教學和科舉考試。元豐八年(1085)神宗病死,哲宗繼立,司馬光執政,廢除新法。於元祐四年(1089)又將進士科分為經義、詩賦兩科,經義進士,必須選習二經,詩賦進士必須選習一經。經義進士以經義定取捨,詩賦進士以詩賦為去留。宋哲宗親政後,又予否定,“進士罷詩賦,專習經義”。南宋建炎二年(1128),又設詩賦進士、經義進士兩科。紹興十三年(1143)根據高閌“取士當先經術”的建議又並為一科,紹興三十一年又分為兩科,直至宋末。

歷史意義

通經取士是宋代儒學復興運動在科舉制度人才選拔上的表現。北宋政權實行文官治國,提倡孔孟儒學。宋儒關注的已經不是漢代以來的章句註疏之學,而是要進一步理解、發揮儒家經典的義理。在這種背景下,由詩賦取士轉向通經取士勢所必行。另方面,經義取士的實行也推動了儒學的復興和理學的誕生。通經取士對後代科舉影響深遠,元、明、清時代,“經義”一直是考試的重要內容,並以朱熹的《四書集注》為標準答案。
王安石改革科舉以通經取士,本意在改變強誦博記、空疏無用的學風,但並未達到崇本務實的目的。後來,明、清的經義取士以八股文“制義”,導致思想空疏,形式僵化。正如顧炎武所說:“今之經義論策,其名雖正,而最便於空疏不學之人。”(《日知錄·經義論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