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甸鎮志》是中共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通甸鎮委員會、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通甸鎮人民政府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通甸鎮志
- 作者:中共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通甸鎮委員會、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通甸鎮人民政府
- 類別:地方志
- 編纂人員:和育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志遵循歷史唯物主義和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力求客觀全面地記述通甸鎮自然、經濟、政治、社會、軍事、文化等方面的歷史與現狀。二、記述地域範圍以現境域為重點,因歷史上鎮域曾有過變化,部分事項須追溯本源,有的適當涉及域外,鎮境內縣、州單位,亦作簡要記述。
作品目錄
封面
通甸鎮志
《通甸鎮志》編纂委員會人員
《通甸鎮志》編纂人員
圖片
清代通甸西山約政區略圖
民國三十三年通甸鎮政區略圖
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通甸鎮鎮區簡圖
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通甸鎮衛星影像略圖
通甸鎮政府駐地——通甸街
豐華村委會
黃松村委會
福登村委會
下甸村委會
德勝村委會
河邊村委會
金竹村委會
東明村委會
弩弓村委會
箐頭村委會
龍潭村委會
水俸村委會
天女木蘭
多乾華山松
森林
高山杜鵑
高山草甸
紅豆杉
榧木
落葉松
滇金絲猴
小熊貓
草豹
紫水雞
白腹錦雞
鉛礦石
鋅礦石
鐵礦石
銅礦石
通甸礦山一角
老年婦女服飾
中青年婦女服飾
中年婦女服飾
本主崇拜
婚俗
耍龍燈
民歌彈唱
普米族女了服飾(水俸、龍塘一帶)
普米族青年男女服飾
山神崇拜(箭桿場山神廟)
祭三角
搓蹉舞
迎親
嗩吶
彝族婦女服飾
彝族婚俗
彝族喪俗
雄鷹舞
男子服飾
婦女服飾
舞蹈
羅古箐情人壩
紫荊溪
丹霞崖
老君山龍潭
蛤螞山
畜力耕作
農機耕作
農業科技——玉米地膜覆蓋
農業科技——小麥條播
農田建設
田間科技培訓
大棚蔬菜
分江魚塘
農田水利
2008年6月9日在分江黃木一帶發生的特大冰雹災害
生豬養殖
生態養雞
高山飲場
怒江州首次在通甸冷精試驗成功的美篆短角黃牛種雜交後代
梅花鹿養殖
烏骨羊
當歸
天麻
蟲螻
白芨
五味子
靈芝菌
羊肚菌
花椒
松茸
黑花芸豆
北風菌(俗稱一窩雞)
人馬驛道
古橋樑
田間公路
公路橋
鄉村公路
等級公路
郵件分發
鄉村郵件傳遞
移動通信塔
行動電話
電話進農家
通甸工業園區
通甸水泥廠
康華電解鋅廠
三江之門綠色食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通甸河電站
81供電所
木材裝運
木材加工
通甸騾馬物資商品交易會
集市貿易
供銷超市
菜市場
山貨交易
通甸鎮政府辦公樓
政府辦公樓舊址
三江園排坊
三江園
通甸街街道
81普米族文化一條街
81移民新村
羅古箐賓館
通甸老年活動中心
山嶽生態村
民居——木楞房
白族民居
豎房
通甸鎮文化活動中心
圖書閱覽
廣場文藝
民間文藝演出
廣播電視村村通——衛星接收器
魚樂圖 和金壽 繪
清水江源 和育 繪
牡丹水仙 和育 繪
楊子明書法
和育書法
和德龍書法
和瑞鴻書法
和瑞鴻治印
和萬龍書法
通甸中學建校35周年慶典
通甸幼稚園
鄉村完小
通甸中心完小
通甸中學
通甸鎮中心衛生院
黃松村衛生室
門診
住院病房
巡邏義診
“振興杯”籃球賽
女子籃球隊
秋躚
轉轉秋
舊石器
玉水坪古文化遺址
新石器骨飾品
始建於明代的金光塔(1999年重建)
通甸觀音殿
下甸本主廟
黃松魁星閣
分江本主廟
和述廷將軍墓
通甸武裝暴動勝利紀念碑
參與通蘭暴動的部分老同志到紀念碑前悼念
通甸武裝動集中地——文昌宮
通甸武裝暴動勝利紀念址——財神殿
通甸武裝暴動勝利50周年慶祝大會
通甸撤鄉建鎮慶典
縣慶20周年通甸祝賀團巡街展演
雪門坎歌會
羅古箐情人節
白族歌舞
普米族歌舞
彝族歌舞
滇劇演出
鎮黨委召開解放思想大討論
為汶川地震繳納“特殊黨費”
村黨支部黨員召開慶祝建黨節座談會
全能國人大民委主任多吉才讓(二排右3)蒞臨通甸
全國政協常委、世界著名舞蹈家戴愛蓮(前排中)到通甸考察
2005年6月14日,雲南省委書記白恩培在通甸視察
中科院專家學者蒞臨通甸指導工作
2008年1月,雲南省副省長孔垂柱在通甸視察
雲南省人大副主任黃柄生在通甸視察
2005年,州委書記解毅,州委常委、縣委書記李四明視察通蓄牧業
2006年,雲南省供銷聯社主任和潤培深入農戶視察
2007年,州委常委、常務剮州長劉泉,州委常委、蘭坪縣委書記喬國新,縣長羊明在通甸視察。
通甸武裝暴動的領導之一王北光回通甸視察
2008年縣長李永平、縣人大副主任胡銀花在通甸指導工作。
2008年,縣委宣傳部長和貴群陪同省“老促會”領導在通甸調研。
通甸鎮黨委、政府職工合影
2008年《通甸鎮志》編纂委員會合影
《通甸鎮志》主編和育
《通甸鎮志》評審會評審人員合影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西漢至清代
中華民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第一章 建置
第一節 行政區劃
一、西漢至宋
二、元明清
三、中華民國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
第二節 村民委員會簡述
一、通甸村民委員會
二、豐華村民委員會
三、黃松村民委員會
四、福登村民委員會
五、下甸村民委員會
六、德勝村民委員會
七、河邊村民委員會
八、金竹村民委員會
九、東明村民委員會
十、弩弓村民委員會
十一、箐頭村民委員會
十二、龍潭村民委員會
十三、水俸村民委員會
第二章 自然環境
第一節 地質
一、地層綜述
二、構造
第二節 地形
一、地形特徵
二、地貌類型
三、山脈
四、溝谷
第三節 水文
一、河流
二、地下水
第四節 氣候
一、主要氣象要素
二、氣候特徵
三、物候
第五節 自然資源
一、土地
二、水
三、植物
四、動物
五、礦產
第六節 自然災害
一、氣象災害
二、病蟲害
三、地震災害
第三章 人口
第一節 總人口變化
第二節 人口構成
一、性別
二、年齡
三、民族
四、文化
五、婚姻、家庭
六、農業、非農業
第三節 計畫生育
一、宣傳教育
二、獎勵政策
三、藥技服務
第四章 民族
第一節 白族
一、源流
二、社會經濟
三、語言文字
四、風俗習慣
五、宗教信仰
第二節 普米族
一、源流
二、語言文字
三、社會經濟
四、風俗習慣
五、宗教信仰
第三節 傈僳族
一、源流
二、社會經濟
三、語言文字
四、風俗習慣
五、宗教信仰
第四節 彝族
一、源流
二、社會經濟
三、語言文字
四、風俗習慣
五、宗教信仰
六、習慣法
第五節 漢族
一、源流
二、社會經濟
三、語言文字
四、風俗習慣
第五章 農業
第一節 農村經濟
一、經濟體制變革、生產關係
二、集體所有制
第二節 生產條件
一、耕地
二、農動力
三、農具、農機
第三節 農作物
一、糧食作物
二、蔬菜
三、油料
四、藥材
五、水果
第四節 技術改良
一、耕作制度
二、良種推廣
三、農作物保護
四、肥料
五、栽培技術
第五節 管理
一、機構
二、經營管理
第六章 畜牧業
第一節 畜禽養殖
一、馬屬家畜
二、牛
三、豬
四、羊
五、兔
六、家禽
七、蜂
第二節 飼草 飼料
一、草場
二、飼料
第三節 畜禽疾病與防治
一、主要疾病
二、防治和檢疫
三、疫情選介
第四節 經營管理
一、機構
二、所有制
三、牲畜交易
第七章 林業
第一節 森林資源
第二節 珍樹古木
一、珍樹
二、古木
三、林副產品資源
第三節 植樹造林
一、植樹和荒山造林
二、經濟林木種植
三、跡地更新
第四節 森林保護
一、隊伍建設
二、宣傳
三、聯防
四、撲救
五、封山育林
六、退耕還林和荒山造林
七、病蟲害防治
第五節 林政管理
一、林權劃分
二、採伐管理
三、制止亂砍濫伐
四、制止毀林開荒
五、案件查處
第六節 林業機構
一、事業機構
二、企業機構
第八章 水利
第一節 引水
一、農田用水
二、引水工程
三、人畜飲水工程
第二節 排灌
第三節 河道治理
第四節 水產
第九章 工業 建築業
第一節 手工業
第二節 礦業
一、銅礦開發
二、銀礦開發
三、鐵礦開採
四、鉛鋅礦開發
第三節 森工
一、採伐
二、加工
第四節 建築業
一、建材
二、建築
第五節 電力
第十章 交通
第一節 道路 橋樑
一、道路
二、橋樑
第二節 運輸
一、人力運輸
二、畜力運輸
三、機動車運輸
第三節 管理、服務
一、管理
二、服務
第十一章 郵電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郵政
一、郵路
二、業務
第三節 電信
一、網路
二、業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