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微處理器

通用微處理器

通用微處理器一般指的是伺服器用和桌面計算用CPU晶片。 目前,在桌面計算領域,Intel公司的Pentium系列微處理器晶片領導了市場的主流,占據著微機晶片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當前主流的晶片配置是32位的Pentium IV。

2001年8月Intel採用0.18μm工藝實現了主頻為2GHz的Pentium IV晶片,目前生產的Pentium IV晶片則大都採用0.13μm工藝,主頻已超過3GHz。AMD公司的Athlon K系列微處理器與Intel的Pentium系列二進制兼容,是Intel公司的強勁對手,現在的AMD Athlon處理器的主頻也超過了1GHz,並且即使頻率略低,在實際性能上卻並不遜色。AMD的AMD-64處理器,在實現與IA-32兼容的同時,支持全64位計算,更展示了強勁的潛力。另外,VIA公司通過購併Cyrix公司,也開始生產與Pentium系列二進制兼容的微處理器晶片。目前,VIA的C3晶片已開始進入桌面系統的低端市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通用微處理器
  • 定義:伺服器用和桌面計算用CPU晶片
  • 主流配置:32位的Pentium IV
  • 市場:Intel公司的Pentium系列微處理器
  • 實現方法:開發指令級並行性
特點,處理器的發展,

特點

傳統上,通用微處理器的工作負載以非數值、不規則標量套用為主(這種負載也是目前事務處理和Web服務類伺服器的工作負載特徵),實現高性能的方法主要是開發指令級並行性(ILP, instruction-level parallelism)。 以Intel x86為代表的CISC體系結構以超流水結構為提高性能的主要手段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種結構將指令流水線劃分成更簡單的流水級以提高時鐘速率。目前,Pentium IV的流水線級數對定點運算已達20級,浮點運算達到29級,處於執行狀態的指令數達到126條。而RISC晶片則採用超標量結構為提高處理器性能的主要手段,這種結構在指令界面上保持與RISC結構兼容,但在內部由硬體做動態調度,實現多個操作的並行執行。為了進一步提高性能,CISC與RISC微處理器在發展的過程中都從對方借鑑了很多東西,兩者在體系結構上的界限已越來越模糊。 RISC微處理器在進入後RISC時代以後,其性能的進一步提高,已不再是通過體系結構的創新得到的,而是用提高複雜度換來的。這種以複雜度換取性能的做法現在已達到收益遞減點,效果已不再顯著並且帶來了很多問題。

處理器的發展

為了將多媒體處理器(MMP,Multimedia Processor)的功能融入通用處理器(GPP,General-Purpose Processor),替代計算機中越來越多的各種專用的媒體及數位訊號處理晶片和插卡的功能,實現對多媒體套用的支持,工業界的一個努力是在通用微處理器上擴展SIMD的多媒體處理功能,如Intel的MMX/SSE/SSE2,IBM/Motorola的AltiVec, SUN的VIS,HP的MAX-I/MAX-II,SGI/MIPS的MDMX,以及Compaq/Digital的MVI。這些努力展示了在通用微處理器中提供實時的向量處理,代替DSP的功能實現對多媒體套用的支持良好的發展前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