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通用影像傳輸格式
- 外文名: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
介紹,格式,參見,
介紹
CIF(通用中間格式或通用交換格式),也稱為FCIF(全公共中間格式),是用於視頻電話會議系統中的數字視頻序列的圖像解析度,幀速率,顏色空間和顏色子採樣的標準化格式。它最初是在1988年的H.261標準中定義的。
正如其名稱中的“common”一詞所暗示的那樣,CIF被設計為一種通用的折衷格式,相對容易轉換,可用於PAL或NTSC標準顯示器和相機。 CIF定義了一個解析度為352×288的視頻序列,它與PAL圖像大小有著簡單的關係,但幀速率為每秒30000/1001(大約29.97)幀,如NTSC,顏色使用YCbCr表示編碼使用4:2:0顏色採樣。它被設計為PAL和NTSC方案之間的折衷,因為它使用最容易對應PAL的圖像大小,但使用NTSC的幀速率。達成妥協是為了達成國際協定,以便不同國家的視頻會議系統可以相互通信而無需兩個單獨的模式來顯示接收的視頻。將NTSC視頻轉換為CIF的簡單方法是捕獲隔行掃描視頻的每隔一個場(例如頂部場),將其按2:1水平下採樣,將每行704個樣本轉換為每行352個樣本,然後通過上行方式對其進行上採樣。垂直比例為6:5,將240行轉換為288行。將PAL視頻轉換為CIF的簡單方法是類似地捕獲每個其他欄位,將其水平下採樣2:1,並根據需要跳過或重複幀,在幀速率中引入一些抖動。由於H.261系統通常以低比特率操作,它們通常也通過跳過許多相機源幀以低幀速率操作,因此在幀速率中引入一些抖動往往不明顯。更複雜的轉換方案(例如,使用去隔行以改善來自NTSC相機的垂直解析度)也可以用於更高質量的系統。
與源自H.261標準的CIF折衷相反,SIF(源輸入格式)的兩種變體首先在MPEG-1標準中定義。 SIF在其他方面與CIF非常相似。基於525行(“NTSC”)的系統的SIF為352×240,幀速率為每秒30000/1001幀,而基於625行(“PAL”)的系統,它具有與CIF相同的圖像尺寸( 352×288)但幀速率為每秒25幀。
對CIF的一些引用僅旨在表示其解析度(352×288),而不打算引用其幀速率。
YCbCr顏色表示先前已在1982年以第一標準數字視頻源格式CCIR 601定義。然而,CCIR 601使用4:2:2顏色採樣,其僅水平地對Cb和Cr分量進行二次採樣。 H.261另外使用垂直顏色子採樣,產生所謂的4:2:0。
QCIF的意思是“季度CIF”。如“四分之一”所示,要有四分之一的面積,框架的高度和寬度減半。
格式
使用的術語還有SQCIF(Sub Quarter CIF,有時是subQCIF),4CIF(4×CIF)和16CIF(16×CIF)。所有這些格式的決議總結在下表中。
格式 | 影像解析度 |
---|---|
SQCIF | 128 × 96 |
QCIF | 176 × 144 |
CIF | 352 × 288 |
4CIF | 704 × 576 |
16CIF | 1408 × 1152 |
參見
- 通用解析度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