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通津門熱火朝天
- 文:楊富華
- 圖:鄭 亮
- 文章出處:畢節晚報
通津門熱火朝天
——鐵匠街與古城龍門軼事之五
通津門又名水東門,位於畢節古城東面的倒天河西岸。明朝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副使韓士英於通津門建月城,鑿池其中,引水入城,以濟民用。
“月城”,即建在城門外,用來禁止戰爭的半月形小城。《宋史·王審琪傳》:“審琪率敢死之士數千人,拔其水寨,奪月城。”
王審琪,北宋大將,生於公元925年,歿於公元匪才漏臘974年,字仲保,洛陽人。五代時隸屬於周世宗柴榮部下,與趙匡胤關係甚密。入宋後,被封為殿前都指揮史,他指揮的“敢死英雄隊”善於攻城掠地。而且對攻打建棄項碑有“月城”的城堡有其特殊的謀略和戰法,可謂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建月城的城堡固然有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大多數建在江河湖雄坑享海水域旁邊的城堡之外,為防止水患浸城或者抵禦兵燹。
古時代,一個小小的月城,卻是一個大城的城頭堡,戰時屬於前哨陣地。攻城的軍士,若要攻破城池,首先要攻破城門外的月城。所以,月城的建築結構和建造質量要求特別高。
通津門的小月城建築,匯集了當年長安、洛陽等大都市建造月城的經驗,又採擷了雲貴高原優質的大理石相砌,不但能抵抗敵人猛烈的攻擊,而且能防禦水患和火災的襲擾。清朝鹹同年間,太平軍圍攻畢節城七十六天,各種攻城戰術都用盡,始終沒有得逞。通津門經歷過若干次戰火,仍巋然不動,小月城功不可沒。尤其是月城內的池水解決了軍民的饑渴,從而贏得最後的勝利。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朱炳章三打畢節城,從春季鬧到秋天,畢節城五門緊閉,軍民吃的水也是從通津門月城取水供給。
畢節城建在滔滔不絕的大河邊,從軍事策略上講,有一利也有一弊。古時代,倒天河水日夜奔流不息,而且水勢洶湧澎湃。但在河水猛漲之時,往往給城堡造成極大的威脅。有一年,倒天河漲大水,洪水從通津門貫入城內,通津路、馬家巷、十字街、小校場均變成澤國。通津門月城竣工之後,若遇洪水暴漲,首先將月城城門關閉而後再關閉正門,暴海束漲河水被拒之於城門外,城內卻安然無恙。
月城建成初期,城門有軍士日夜駐守,晝行夜關,嚴加防範。明朝天啟二年水西安邦彥起兵,攻其城門,並將月城外圍兩百多丈的河堤挖催朵協掘殆盡,大水直接威脅到月城的安全。崇禎三年,兵備道鄭國棟委託掌印指揮王九如重新修復倒天河西岸的河堤,其質量與原先建造的相比,卻相差甚遠。到了清朝乾隆年間,社會環境逐漸趨於穩定之後,一度撤銷守城的兵勇,小月城內開始出現零星的小攤販經營者。
畢節城古時候的經濟人,善於採用沿街叫賣的經營方式。不管是賣肉的、賣菜的、賣粑粑豆腐的小販,都用背籮背,或者用扁擔挑著籮筐沿街叫賣。畢節古城六里二分地域,假若從水東門走石板街,進馬家巷,轉小校場,迂迴繞過鎮南門,沿著古道路折回大街上,出十字街,又回到水東門,最多一個半小時。那么,沿街叫賣的生意人,把城裡的每個大街小巷都走遍,一天至少要走四五趟。久而久之,這些沿街叫賣的生意人,自然形成一種行業風格。尤其是他們叫賣的音調和技巧,充分表達了經營的項目和產品特徵印象。小販經營的項目包括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還有補鍋的,剃頭的,應有盡有。有時候幾種行業的生意人不約而同地湊合在一起,那五花八門的叫賣聲則演澤成一曲異彩紛呈的交響樂章。
在十字街的交叉路口上,從大東門方向走來一個賣粉的漢子,口中喊著:“稱粉,稱粉。”那聲音很是昂然、曠達。人們竟然把“稱粉”二字聽成:“充很!”這時,從松山路走來一個賣砂鍋的中年人,他背了一籮筐砂鍋,邊走邊喊:“砂鍋!砂鍋!”他的口音灰暗,而且把“砂”字拖延得很長,人們聽到的就成了:“是哪個?是哪個?”這時從三小上面走來一個賣豆鼓顆的小伙子,一邊走,一邊高喊“豆豉顆,豆豉顆!”他的白糠套口齒有點不清楚,竟然把“豆豉顆”喊成了“就是我,就是我!”顯然,這些流傳在畢節城的民間故事,雖然略有一些杜撰的色彩,但也反映出畢節人的生財之道以及城民們創業的艱辛。
畢節的流動小商販,是什麼時候開始轉型,由沿街叫賣轉入市場經營的?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在清朝嘉慶年間,陝西商賈進入畢節後,開始在大橫街正式開店經營,而後又有浙江人來此做生意,畢節古城的經營方式逐漸形成市場化。另一種說法,認為畢節的經濟市場化是新街市場建立的1930年至1942年間轉入正軌的。
解放前,畢節城的小攤販和農貿市場,以新街上和水東門船朽坑戰最熱火。畢節的傳統小吃,木炭火烤臭豆腐乾,一年四季,經久不衰。即便是盛夏季節,烈日炎炎,吃豆腐乾的人們仍然依偎著熱乎乎的木炭火,將那白如羊脂的豆腐燻烤得焦黃,再蘸著紅彤彤的辣椒麵,喝著包穀酒,吃得耳燒面熱。
賣豆腐乾的小攤販竟究有多少?他們的經濟效益如何?恐怕沒有人統計過。
1951年,畢節城剛解放不久,經濟振興還處於襁褓之中,城中有個殘疾青年,左手腕下長了一個包包,有排球那么大。一個大包綴在手腕上要乾什麼都很困難。他在畢節城賣過臭豆腐,幫過人打短工,後來又學到修鎖配鑰匙的手藝,他人挺聰明,姓姜,畢節人都喊他“姜包包”。
姜包包出生貧寒,從小無爹無娘,在通津門外的小月城搭個偏廈,以乞討度日,天冷的時候就拿塊狗皮披在背上,長到十五六歲時幫人打短工,掙得幾文錢,買個新竹籃裝豆腐乾,撿個破沙鍋作烤爐,擺了個豆腐乾的小攤子。可是,連個坐的小板凳都沒有,他就搬了幾砣料石作凳子,慘澹經營。姜包包沒有讀過書,算術不精,給吃客結賬時竟然把三乘八算為二十三,鬧了個大笑話,本地人給他編了個順口溜:
“說你憨,你又不憨,三八算成二十三。搬砣石頭做凳子,撿塊狗皮當衣穿。”
姜包包的烤豆乾攤子開了不到一個月,來了幾個地痞流氓,吃了豆乾不開錢,而且把他烤豆乾的砂鍋砸了。姜包包無依無靠,哭訴無門,只得到鐵匠街找王鐵匠學修鎖配鑰匙,學成之後,他自己就在小月城擺攤自營。可是,一個殘疾青年,手腕上掉著一個大肉包,乾什麼都不方便,找他修鎖配鑰匙的人少之又少,甚至到了門可羅雀的地步。有一天,姜包包從早上太陽剛出山就開始擺攤,可到了下午太陽落坡時仍然沒有人光顧。他腰無分文,給賣蕎粑粑的大哥賒了一個蕎粑粑吃後,獨自一人坐在小攤上冥思苦索。眼看著那些剛參軍的健康青年,唱著“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戰歌從他的攤位前昂首挺胸地走過去,姜包包難過得淚流滿面。他哭了,而且哭得非常傷心。他把右手的拳頭捏得死緊,照著左手腕上的肉包狠狠地揍了幾拳,心中暗暗的罵道:“你這該死的包包,要不是你纏著我,志願軍的軍裝我也穿上了。”姜包包自己折騰了一陣,人也打累了,手也打疼了,淚也哭幹了。正要準備收攤,城裡來了一個穿白大褂中年人,請他配鑰匙。這是醫院的一個主治醫生,他的鑰匙掉了,開不了門。姜包包拿著工具,來到醫生的家門前三下五除二,幾分鐘就把門弄開了,又給醫生複製了一把鑰匙。醫生看他辦事乾淨利索,是個勤快人,破格給了他一塊錢。可是,姜包包卻分文不收。醫生問他,你是以配鑰匙為職業的,你不收錢,你要什麼?姜包包眼圈一紅,兩行熱淚撲簌簌地掉下來,聲淚俱下地說道:“醫生,請你幫我把這個內包割掉,我要去參軍,到朝鮮去打美國鬼子。”
醫生被這位殘疾青年的言行感動了,他輕輕地撫摸著那圓圓的肉包包,感慨萬端地問道:“你真是這么想的嗎?萬一割不好,那是要命的啊!”
姜包包一撲閃跪在地下,斬釘截鐵地說:“醫生,我不怕死!請你幫我割,不管死活我一輩子都感激你。”
醫生想了想,說,“這樣吧,你明天到醫院來,給院領導商量一下,我會幫助你的。”
就這樣,醫生順利地幫助他把包包割了,又讓他在醫院休息住了半個月的院。待他出院時,參加抗美援朝的新兵已經奔赴前線去了,姜包包第一次失去參加志願軍到朝鮮去戰鬥的機會。為此,他坐在小月城的偏廈茅屋裡扼腕長嘆了幾天。這時,畢節城新成立的人民政府知道了他是無家可歸的孤兒,發給他一百斤包穀,又給他找了間公房暫作棲身之地。第二年(1953年)姜包包終於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張國華司令員的進藏部隊。姜包包出身貧賽,一個殘疾青年康復後有了用武之地,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大好前程,他在部隊積極工作,刻苦磨礪,苦練殺敵本領,三年後正式提升排長。1962年參加中印自衛反擊時,由連長晉升為副營長,榮立二等功。從此一路飆升,到退休時獲正師級待遇頤養。
古書曰:“功崇惟志,業廣惟勤。”一個人要立下大的功勞,其因在於有了遠大的志向;而要取得大的業績,是由於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代價。姜包包一個殘疾青年,在逆境中,敢於挑戰自我,克服困難,立下從戎報國的志向;而且不怕苦,不怕累,矢志不移,終於獲得成功。
姜包包的傳奇人生,為逆境中的殘疾青年樹立了光輝榜樣,事實證明,惟有艱辛的付出才有豐碩的收穫。有志者,事竟成。
在十字街的交叉路口上,從大東門方向走來一個賣粉的漢子,口中喊著:“稱粉,稱粉。”那聲音很是昂然、曠達。人們竟然把“稱粉”二字聽成:“充很!”這時,從松山路走來一個賣砂鍋的中年人,他背了一籮筐砂鍋,邊走邊喊:“砂鍋!砂鍋!”他的口音灰暗,而且把“砂”字拖延得很長,人們聽到的就成了:“是哪個?是哪個?”這時從三小上面走來一個賣豆鼓顆的小伙子,一邊走,一邊高喊“豆豉顆,豆豉顆!”他的口齒有點不清楚,竟然把“豆豉顆”喊成了“就是我,就是我!”顯然,這些流傳在畢節城的民間故事,雖然略有一些杜撰的色彩,但也反映出畢節人的生財之道以及城民們創業的艱辛。
畢節的流動小商販,是什麼時候開始轉型,由沿街叫賣轉入市場經營的?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在清朝嘉慶年間,陝西商賈進入畢節後,開始在大橫街正式開店經營,而後又有浙江人來此做生意,畢節古城的經營方式逐漸形成市場化。另一種說法,認為畢節的經濟市場化是新街市場建立的1930年至1942年間轉入正軌的。
解放前,畢節城的小攤販和農貿市場,以新街上和水東門最熱火。畢節的傳統小吃,木炭火烤臭豆腐乾,一年四季,經久不衰。即便是盛夏季節,烈日炎炎,吃豆腐乾的人們仍然依偎著熱乎乎的木炭火,將那白如羊脂的豆腐燻烤得焦黃,再蘸著紅彤彤的辣椒麵,喝著包穀酒,吃得耳燒面熱。
賣豆腐乾的小攤販竟究有多少?他們的經濟效益如何?恐怕沒有人統計過。
1951年,畢節城剛解放不久,經濟振興還處於襁褓之中,城中有個殘疾青年,左手腕下長了一個包包,有排球那么大。一個大包綴在手腕上要乾什麼都很困難。他在畢節城賣過臭豆腐,幫過人打短工,後來又學到修鎖配鑰匙的手藝,他人挺聰明,姓姜,畢節人都喊他“姜包包”。
姜包包出生貧寒,從小無爹無娘,在通津門外的小月城搭個偏廈,以乞討度日,天冷的時候就拿塊狗皮披在背上,長到十五六歲時幫人打短工,掙得幾文錢,買個新竹籃裝豆腐乾,撿個破沙鍋作烤爐,擺了個豆腐乾的小攤子。可是,連個坐的小板凳都沒有,他就搬了幾砣料石作凳子,慘澹經營。姜包包沒有讀過書,算術不精,給吃客結賬時竟然把三乘八算為二十三,鬧了個大笑話,本地人給他編了個順口溜:
“說你憨,你又不憨,三八算成二十三。搬砣石頭做凳子,撿塊狗皮當衣穿。”
姜包包的烤豆乾攤子開了不到一個月,來了幾個地痞流氓,吃了豆乾不開錢,而且把他烤豆乾的砂鍋砸了。姜包包無依無靠,哭訴無門,只得到鐵匠街找王鐵匠學修鎖配鑰匙,學成之後,他自己就在小月城擺攤自營。可是,一個殘疾青年,手腕上掉著一個大肉包,乾什麼都不方便,找他修鎖配鑰匙的人少之又少,甚至到了門可羅雀的地步。有一天,姜包包從早上太陽剛出山就開始擺攤,可到了下午太陽落坡時仍然沒有人光顧。他腰無分文,給賣蕎粑粑的大哥賒了一個蕎粑粑吃後,獨自一人坐在小攤上冥思苦索。眼看著那些剛參軍的健康青年,唱著“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戰歌從他的攤位前昂首挺胸地走過去,姜包包難過得淚流滿面。他哭了,而且哭得非常傷心。他把右手的拳頭捏得死緊,照著左手腕上的肉包狠狠地揍了幾拳,心中暗暗的罵道:“你這該死的包包,要不是你纏著我,志願軍的軍裝我也穿上了。”姜包包自己折騰了一陣,人也打累了,手也打疼了,淚也哭幹了。正要準備收攤,城裡來了一個穿白大褂中年人,請他配鑰匙。這是醫院的一個主治醫生,他的鑰匙掉了,開不了門。姜包包拿著工具,來到醫生的家門前三下五除二,幾分鐘就把門弄開了,又給醫生複製了一把鑰匙。醫生看他辦事乾淨利索,是個勤快人,破格給了他一塊錢。可是,姜包包卻分文不收。醫生問他,你是以配鑰匙為職業的,你不收錢,你要什麼?姜包包眼圈一紅,兩行熱淚撲簌簌地掉下來,聲淚俱下地說道:“醫生,請你幫我把這個內包割掉,我要去參軍,到朝鮮去打美國鬼子。”
醫生被這位殘疾青年的言行感動了,他輕輕地撫摸著那圓圓的肉包包,感慨萬端地問道:“你真是這么想的嗎?萬一割不好,那是要命的啊!”
姜包包一撲閃跪在地下,斬釘截鐵地說:“醫生,我不怕死!請你幫我割,不管死活我一輩子都感激你。”
醫生想了想,說,“這樣吧,你明天到醫院來,給院領導商量一下,我會幫助你的。”
就這樣,醫生順利地幫助他把包包割了,又讓他在醫院休息住了半個月的院。待他出院時,參加抗美援朝的新兵已經奔赴前線去了,姜包包第一次失去參加志願軍到朝鮮去戰鬥的機會。為此,他坐在小月城的偏廈茅屋裡扼腕長嘆了幾天。這時,畢節城新成立的人民政府知道了他是無家可歸的孤兒,發給他一百斤包穀,又給他找了間公房暫作棲身之地。第二年(1953年)姜包包終於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張國華司令員的進藏部隊。姜包包出身貧賽,一個殘疾青年康復後有了用武之地,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大好前程,他在部隊積極工作,刻苦磨礪,苦練殺敵本領,三年後正式提升排長。1962年參加中印自衛反擊時,由連長晉升為副營長,榮立二等功。從此一路飆升,到退休時獲正師級待遇頤養。
古書曰:“功崇惟志,業廣惟勤。”一個人要立下大的功勞,其因在於有了遠大的志向;而要取得大的業績,是由於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代價。姜包包一個殘疾青年,在逆境中,敢於挑戰自我,克服困難,立下從戎報國的志向;而且不怕苦,不怕累,矢志不移,終於獲得成功。
姜包包的傳奇人生,為逆境中的殘疾青年樹立了光輝榜樣,事實證明,惟有艱辛的付出才有豐碩的收穫。有志者,事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