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歷史沿革,行政區劃,自然資源,人口民族,政治,交通,水運,鐵路,公路,經濟,社會事業,教育事業,公共設施,文物古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通江鄉位於撫遠市城東,黑龍江、烏蘇里江兩江匯合處,南與抓吉鎮、濃江鄉兩鄉(鎮)接壤,西與撫遠鎮毗鄰,北隔黑龍江與俄羅斯相望,東隔烏蘇里江與俄羅斯伯力市為鄰。總面積613.07平方千米(2017年)。鄉政府駐東風村,距撫遠城區11公里,地理座標為北緯48°21′,東經134°24′。
地形地貌
通江鄉境內地勢西高東低,屬平原沼澤地。轄區內有撫遠水道、小河子河、團結河。撫遠水道橫貫通江鄉腹地,為連通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的一條小河,其北岸為撫遠三角洲。撫遠水道西口水流湍急,水域寬闊,盛產鱘、鰉、鯉等各種名貴淡水魚,是全縣重要的捕魚基地之一。鄉轄區西側有城子山,山上樹木茂密,林中野獸出沒,山產品豐富。縣有關部門曾在這裡建過鹿場、蜂場。
氣候
通江鄉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年無霜期115天至125天。
歷史沿革
1985年,通江鄉有10個自然屯。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通江鄉共轄2個行政村,分別是東紅村、東發村。境內設有農場局管轄的東風村、團結村,畜牧場管轄的東輝村,魚場管轄的小河子村。鄉人民政府駐東風村。
自然資源
截至2015年,通江鄉有耕地面積19.7萬畝,其中鄉管耕地面積9.1萬畝,水域面積17萬畝,森林面積為12萬畝。
人口民族
1985年,通江鄉共363戶,總人口1496人。
截至2015年,通江鄉總戶數1162戶,總人口2738人,其中鄉管三個村637戶,1461人,其中東紅村338戶,806人;東發村130戶,285人;東安村169戶,370人。農場局兩個村:團結村90戶,219人、東風村220戶,516人,畜牧場一個村東輝村133戶,326人,魚場一個村小河子村92戶,206人。
2017年,全鄉人口為2729人。
政治
通江鄉現任領導成員:
- 撫遠市市人大副主任、通江鄉黨委書記:袁冬
- 通江鄉政府鄉長:高照才
- 通江鄉人大主席:王傳祿
- 通江鄉紀委書記:李緒麗
- 通江鄉政府副鄉長:崔剛
- 通江鄉政府副鄉長:高山
- 通江鄉主任科員:劉妍麗
- 通江鄉副主任科員:劉波
- 通江鄉副主任科員:李冬梁
交通
水運
通江鄉扼黑龍江、烏蘇里江兩江水路交通咽喉。
鐵路
公路
通江鄉有通往撫遠城區的公路。
2012年開通了撫遠城區到撫遠火車站專線客運,每天有兩班客車往返於市區與撫遠火車站。在撫遠國際客運站的發車時間為上午9:10,下午15:10。在火車站站前廣場的發車時間為上午10:10,下午16:10。專線票價為每人次5元,行程15分鐘左右。
經濟
1985年,通江鄉有耕地9500餘畝,1985年糧豆薯總產量達6.4萬斤。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豆、玉米。現有農用拖拉機6台,聯合收割機5台,基本實現了農業機械化。有大牲畜157頭(匹),其中黃牛147頭,馬10匹。
鄉辦企業有石廠、建築工程隊、汽車運輸隊、木材加工廠。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1985年,通江鄉有初級中學1所,國小6所,中國小在校生460名,入學率95%以上。通江鄉中心校始建於1990年,2013年撫遠縣投資對通江鄉中心校進行了維修改造,粉刷了教學樓粉,並進行了外保溫處理。教室更換了暖氣,牆壁粘了瓷磚,地面鋪了地磚。
公共設施
1985年,通江鄉政府駐地建有廣播站、電影隊、衛生院、畜牲獸醫站、糧站、郵局、銀行、供銷社等文化、醫療衛生、服務設施。
文物古蹟
莽吉塔古城遺址:位於撫遠市東城北約20華里的城子山上,據考證,是明代永樂年間(1490—1412)設定的海西東水陸城站的第十城23站,它建於老頭山頂上,三面環水,江濤洶湧岩石陡峭,距高臨下,是易守難攻的軍事要塞,該城對研究軍事和研究歷代通往黑龍江的驛道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因此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