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謇在世時多次在不同場合,自述自己的籍貫和身世,1885年秋張謇參加應天府鄉試,在《欽命四書詩題》中寫道:“張謇,字季直一字處默,行四,鹹豐癸丑年五月二十五日吉時生,江蘇通州優貢生民籍……”;在《甲午恩科殿試策》中自述:“應 殿試舉人臣張謇,年三十七歲,江蘇通州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張謇祖籍地——南通通州區金沙瞿家園張公祠
- 地理位置: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金沙鎮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張氏墓祠 張氏私立國小
人物簡介,歷史經過,
人物簡介
張謇,1853年出生於江蘇海門常樂鎮。祖籍通州。1869年考中秀才,1874年(同治十三年),前往南京投奔原通州(今南通)知州孫雲錦。1876年(光緒二年)夏,前往浦口入吳長慶慶軍幕任文書,後袁世凱也投奔而來,兩人構成吳長慶的文武兩大幕僚。1880年(光緒六年)春,吳長慶升授浙江提督,奉命入京陛見,張謇隨同前往。同年冬,吳長慶奉命幫辦山東防務,張謇隨慶軍移駐登州黃縣。
歷史經過
1882年(光緒八年),朝鮮發生“壬午兵變”,日本乘機派遣軍艦進抵仁川,吳長慶奉命督師支援朝鮮平定叛亂,以阻止日本勢力擴張。張謇隨慶軍從海上奔赴漢城,為吳長慶起草《條陳朝鮮事宜疏》,並撰寫《壬午事略》、《善後六策》等政論文章,主張強硬政策,受到“清流”南派首領潘祖蔭、翁同龢等的賞識。
1884年(光緒十年)隨吳長慶奉調回國,駐防金州,袁世凱留朝鮮接統“慶字營”。不久吳長慶病故,離開慶軍回鄉讀書,準備應試。1885年順天府鄉試考中舉人,1894年(光緒20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壽辰設恩科會試,考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1904年,清政府授予他三品官銜。1909年被推為江蘇咨議局議長。1910年,發起國會請願活動。1911年任中央教育會長,江蘇議會臨時議會長,江蘇兩淮鹽總理。1912年起草退位詔書,在南京政府成立後,任實業總長,1912年任北洋政府農商總長兼全國水利總長,1914年兼任全國水利局總裁。後因目睹列強入侵,國事日非,毅然棄官,走上實業教育救國之路。1926年7月17日病逝,享年73歲。
2006年10月2日,在通州區金沙鎮進鮮港村30組瞿家園“張公祠”東廂房的原門廊中,發現用石灰封於牆壁中的133字的由張謇題寫的石碑一塊,碑長42厘米,高34厘米。碑上鐫刻張謇先生手書的《謁墓祠排律二十六韻》全文。
張謇日記中也記載:“二月二十四日。陽三月二十八日,掃金沙墓,西亭惟退翁挈二子行。有《謁墓祠排律》,1924年3月28日,墓祠落成,張謇與張詧及其二子專程到瞿家園行禮拜祭,張謇並親賦《謁墓祠排律二十六韻》詩一首,並於當年五月刻碑鑲嵌在墓祠門堂牆上。《謁墓祠排律二十六韻》碑文鑑證了張氏嫡系祖居之地,同時說明了通州張氏宗族的歷史淵源和家世變遷情況。全詩如下:
退翁贖先大父幼家金沙時為人剝蝕之田,建墓祠與塾,計一百二十年矣,落成,率同謁告,恭賦排律二十六韻
黃帝肇青陽,張星亦著張。漢推金許並,吳與顧朱翔。
始徙終元代,旋分列十房。三朝參夏狄,一水接虞狼。
我族農相禪,支條遠莫詳。禮征由禰上,親數服緦當。
王父高無尚,慈孫典不忘。籍談聞故事,陸氏有荒莊。
先祖嗟孤露,鄰姻正獨強。誘之科博負,逼甚納田償。
已盡南東畝,隨拋六七堂。上留窮告訴,中路孑彷徨。
天假齊髡贅,人休重耳亡。未嫌鄫襲莒,還序魏先唐。
忠厚遷岐又,艱難啟楚方。再傳鴒翼翼,五世鳳鏘鏘。
廟例遷宗紀,墳都合葬防。秦人慚誑璧,鄭伯肯歸祊。
百變乾坤運,重輪甲子光。崇封歸馬鬣,廣兆斥牛場。
陳櫱蘇條茂,新哇宰樹芳。棲靈求密邇,順俗卻輝煌。
區宇龕當坫,依門塾在廂。恭維昭德舊,亦以牖童狂。
歲祀憑租課,田歌替樂章。仍雲式耕稼,勤儉奉蒸嘗。
此詩記述了張姓的來歷和張姓祖先的顯赫門第;並敘及元代末年始祖張建從江南常熟遷來金沙場,繼而衍為十房,又講到本支自石港遷來瞿家園後的家庭變故,最終筆鋒一轉而述及“重輪甲子”後收回和修整故居的興旺景象,並對後世永守祖德寄寓了深切的厚望。
張謇的高祖、曾祖、祖父世代務農,頗有資業,“瞿家園”是其祖先生活過的地方,在“張公祠”東南約100米的地方,原有張謇高祖、曾祖的祖墳,占地約有半畝田,墓區種有冬青樹和柏樹,1958年在“平整土地運動”中被毀。張謇在1924年興建“張公祠”時,在該祠內開設了“私立張公祠元臣國小”,元臣是張謇的高祖——張元臣,因國小座落於當時的霞中村,該校解放後改為“霞中校”,80年代後期因生源減少而關閉,後改為成人校,也於90年代初被關閉。“張公祠”是張謇在世時修建的多座祠堂、家廟中,唯一倖存下來的一座祠堂。“張公祠”三面環水,是一座典型的民國建築,其建築用磚,多為南通城牆拆下的長條磚,東西廂房與正房有走廊相連,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旅遊價值和學術價值,2007年通州市人民政府對“張公祠”的11間房屋,進行了保護性修繕。
張謇1853年生於海門常樂鎮,他的祖上曾多次遷徙,其路線經過大致為:元代末年始遷祖張建由常熟土築山遷金西三姓街後,繁衍十房,其中的一支遷石港(支條不詳),張謇的太高祖張啟祥名闕,即居住在石港,也就是張氏分支的第十一代了,啟祥有二子,元臣與元相,張元臣即張謇高祖,乾隆年間張元臣攜其子張文奎(張謇曾祖)等全家由石港遷金沙場東五里廟河南頭總“瞿家園”,張文奎夫與其妻姚氏生有一女三子,長子朝余成婚後遷居於余中務農;二子朝選不安於農田耕作,執意外出謀生而不歸;惟有第三子朝彥年紀雖小,少年老成,孝敬父母,深得父母疼愛,並被送入私塾念書。嘉慶年間張朝彥因父母早亡,受人騙賭,輸光了在“瞿家園”的家產,孓身來到金沙鎮謀生,後為在金沙鎮做瓷器生意的東台人吳聖揆(後遷海門常樂鎮)招為女婿,張朝彥成家後在金沙鎮生下長子張彭年(張謇父親1818-1894)等子女後,不願連累岳父母家,舉家遷往通州西亭,張謇的父親張彭年與葛氏夫人生有老大張譽及老五張警,老五早年夭折,成家後為照顧在海門常樂外祖父吳聖揆,納妾東台人金氏生下長慶(張謩)、長春(張詧)、長泰(張謇),因張朝彥是入贅女婿,張謇原先隨外祖父姓吳,學名吳起元,直到26歲才改名張謇。
張謇早年,其父張彭年在常樂鎮祖宅老屋前蓋了一間書房,在書房的東側種了五棵柳樹,以紀念晉代詩人陶淵明。張謇21歲開始在這間書房裡記日記,並命名它為《柳西草堂日記》,1894年以後張謇主要活動在南通城裡,但每年春節、清明前後,幾乎每年都要和親人回到瞿家園祭祀祖先。張謇一生萬分敬重和懷念祖先的深情厚德。同治十三年(1874)農曆二月十六日,在日記中寫道“早起掃墓畢,即至金沙掃墓,午後由金返,瞿親恐御夫迷途,送十里乃返……。”這是他一生所留文字里對家族掃墓祭祖的最早的記載。此後常年春日,張謇、張詧兄弟約同依次掃墓祭祖,後來幾乎形成了一條固定的路線:通城三元橋張氏塋地——通州西亭——金西大祠堂——瞿家園墓祠——海門常樂鎮。每次船靠瞿家園河邊時都在黃昏時刻,張謇與家人在船上休息一夜,第二天東方曙光乍露時,並率眾人整裝,恭恭敬敬步入祠堂進行拜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