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河金魚怪出處是《西遊記》,位置是大墩梁五堡等水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通天河金魚怪
- 出處:《西遊記》
- 位置:大墩梁五堡等水泉
- 相關:天池飲馬
故事緣由,通天河,
故事緣由
故事要從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途經通天河的故事說起。一日,唐僧師徒來到了通天河,見水面極寬,八戒投石於水,只聽到沉下無聲,知道水很深。四處
尋找渡船,時至天色已晚,人困馬疲,正想化些齋飯、借宿。迎面見有燈火,問訊是陳家莊,陳清、陳澄兄弟做齋事。席間問及做何齋事?陳氏弟兄說,做“予修亡齋。”師徒好奇,有做青苗齋、平安齋、了場齋的,有做陽修寄庫齋,予修填還齋的。從未有過人還未死就予先做亡齋的。師徒想問個究竟。原來此處有一座靈感大王廟,住著靈感大王,每年要吃一對童男女才肯降福於人間。有詩為證: 靈應一方興廟宇,威靈千里祐黎民。 年年莊上施甘露,歲歲村中落慶去。 又云:雖有思多還有怨,縱然慈惠卻傷人。 只因要吃童男女,老天偏害無兒人。
陳清六十四歲才得一女,取名陳一稱金,年方八歲;陳澄五十多歲得一男孩,取名陳關保,年才七歲。今年正遇他家獻童男女,這真是黃梅不落青梅落,老天偏害無兒人。孫悟空聽後怒道:“雞不吃無工之食”。於是叫八戒變成陳一稱金,自己變成陳關保,誘殺靈感妖怪。不料被妖怪識破,跳入河中逃走了。靈感大王又施法下雪使河水結冰,掠走了唐僧。為救師傅,三人與妖怪多次交戰。只見妖怪使一把八瓣銅錘,水中十分利害,悟空水下功夫不行,八戒、沙僧又抵打不過,無奈去找南海觀音菩薩求救。菩薩講經時不見了金魚前來聽講,屈指一算,此物被水衝到了通天河為怪。金魚將荷花骨朵修煉成兵器,正要吃唐僧肉。觀音菩薩聽後頓覺事不宜遲,編制了竹籃,未及梳妝,便隨孫行者來到了通天河。菩薩用絲帶一頭拴住竹籃,一手抓住繩頭,將籃拋入水中。口中念到:“死的去,活的來”,將金魚籠入籃中。觀音現身處,百姓磕頭禮拜,記下了觀音影形,故此建廟供奉。
有一綠頭水黿本系龜龍子弟,長年居住在通天河。自從靈感大王來以後,搶走了府第,忍氣吞聲。唐僧師徒請菩薩收了金魚怪,歸還了住宅,水黿駝師徒過河而去。陳氏見水黿如此仗義,便在天池子西岸,修建了一所廟宇,題額“水黿之第”四個大字,從此這裡太平無事。
通天河
大凡讀過《西遊記》的人,一定不會忘記書中描寫的唐僧師徒歷經種種艱難險阻,取經東歸,過通天河,被那神龜作惡,師徒奮力搶救濕經,並“移經於高崖上,開包曬晾”的那段情節。 通天河(有稱天河、天池子)源於大墩梁五堡等水泉。北側以大墩梁,牛毛井梁、余莊子梁為河北岸;南邊石山子梁、曾家畔梁、牛家山是河南岸。這道山谷寬約十餘公里。古時降水較多,兩岸流水入川形成河流。雖多已斷流,但在雨季仍有溪水經流。河水流至高沙窩鎮東3.5公里形成一個積水潭,名天池子,明成化九年(1473年)巡撫馬文升於此築城堡,因風雨侵蝕已毀。六七十年代,水面約有1-2平方公里。近年來降水不足,已乾涸,形成沙丘。有周穆王赴遙池,參加王母娘娘的番桃盛會,途經此地,於池中飲馬的傳說。“天池飲馬”是早年鹽池十景之一。天河、天池均因高處有水而得名。自古這裡水草豐美,是放牧的好地方。先秦時期為昫衍戎族所居,因此有“秦惠文王游昫衍,有獻五足牛者”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