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相犯

謎面謎底,凡以古今通假字成謎,而通假的字在面底同時出現,且以字義對釋者,情同普通的“底面相犯”,故稱“通假相犯”。

簡介,例1,例2,例3,例4,例5,例6,例7,例8,例9,例10,例11,

簡介

“通假”也稱通借,是用同音或近音字來代替本字,習慣上也稱假借。古書多用通假字,現在的簡化字也常採用。用於燈謎的所謂“通假”,實際上是包括“古音通假字”和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等“通同字”。細心的作者將它們分成“通”與“同”二類,“通”的如:女通汝、工通功、政通正、枝通肢、禽通擒、食通蝕、風通諷……等;“同”的如:亡同無、反同返、見同現、昏同婚、然同燃、景同影、華同花……等。近年謎界開闢了個新謎目,就是用此類字為謎底的,稱為“通假字”。燈謎界所說的”通假”其含義與文字學專著的分類大同,但分得不細,只是指出這些字原可通同假借使用而已,有主張標目“通同字”的,因這個謎目在謎界是新出現的,定名未趨統一,亦是正常現象。
通假字入謎是與謎同生的,因燈謎是文義謎,古文多通假,所以就難免出現在燈謎之中,謎人善於利用字義進行別解,通假字更具別解條件,所以大家都樂意使用,或用於面,或用於底,有以通義出之而釋以本義,或以本義應之而作通義使用,充分演繹了燈謎的“回互其辭”的本旨,以值產生謎味的目的。如:

例1

莫言遠火燒不著(猜封建論句) 然則孰為近
評釋:謎面出自《十老詩選》,是一旦火燒起來,無遠近皆著的意思。謎底捨棄“然”字在句子裡的語氣本義,回到它原是“燃”的本字的通義,用以解釋謎面,且用反潔的口吻,通義使用極見自然。

例2

夕陽無限好(猜成語) 莫名其妙
評釋:這是一個前幾年曾經引起爭論的謎例,品評者因不明其間扣合是以通假釋義而評作劣謎的,其時很多人指出,謎底的“莫”是“暮”的古通字,謎底經通假產生詞義的別解,是很具謎味的。這次爭論,是通假在燈謎中使用的爭論,在復甦不久的謎壇產生過不小的轟動效應,通假入謎引起了新一代謎作者的注意。

例3

舉翮觸四隅(猜曹操令文) 處小而禽大
評釋:謎面的上句是“習習籠中鳥”,兩句詩是描寫失去自由的鳥兒,時時不忘廣闊的天空,那舉起的翅膀不斷的觸擊樊籠。謎底原本是“處於弱小的地位,而能擒捉強大的敵人”,經與謎面相扣,謎底古通“擒”的“禽”,不作通義解而作禽鳥的本義使用,是很能傳神題意的。

例4

現代美人圖(猜《四書》句) 今女畫
評釋:這是《謎也者》中的謎例,謎底“女畫”原是“汝劃”,底是“現在你這計畫”的意思。因為“女通汝”、“畫同劃”,所以這個三字謎底就用了二個通同字,現在不以其古通而用其字的今義來會意謎面,卻是恰好。
以上四例皆是通假入謎較為成功的謎例,下面再介紹二例故意以通假相犯的例子:

例5

政(猜古書名) 正字通

例6

古書無陣字(猜時人名) 陳其通
例5出自《春謎大觀》楚香所作,指出謎底的“正”與謎面的“政”是通義同用的。《荀子·非相》:“起於上,所以道於下,正令是也。”“正令”就是政策命令。例6是今人的仿作,“陳”是“陣”的古字,《論語·衛靈公》:“衛靈公問陳於孔子”衛靈公問的不是他老先生絕糧的陳,問的是戰陣之法,可知“陳”是“陣”的本字。
利用通假字故意相犯好不好,這也和普通的面底故意相犯一樣,因成謎機會少,在謎界尚未引起注意與評說,倒是那些無意的或不自以為非的相犯,近年卻有所爭論,很多人以為面底同時出現通假字,兩字既然同音、同義、通用,本來就是一個字,何況是以它們的字義相扣成謎的,燈謎既是文義謎,按義扣從嚴的原則,應該視為“面底相犯”。
上面列舉了通假入謎成功的四例,和故意相犯的二例,論述與其它病證的只舉病例不同,原因是“通假相犯”是一個有關字學的較為深奧的問題,初學者不易明了,一些老作手尚且弄蒙了,所以試圖引入正例,以便讀者對照,下面舉起病例來就有力得多了。

例7

開花結果(猜作家名) 華而實
評釋:謎底是個作家名,很難把握這個作家是否真姓華,還是只是個筆名,取既華麗而質實呢?因為“花”讀音hua有十四義;“華”有三個讀音亦十四義,其間讀hua的音義同花,“華”在這時是“花”的古字。這謎就是用這個古今通同來互扣的,本是同字,音義絕無二致,所以說它犯了“通假相犯”的毛病。同樣的道理,用三個帶花字的水名掛麵,來猜畫家華三川,也屬此病。

例8

吐納(猜貿易名詞) 出口轉內銷
評釋:吐納是古代一種養生之法,屬氣功名詞,謎底對謎面作分而合之的解釋,“吐”是“使東西從嘴裡出來”,因此應以“出口”;“納”是“收入”,既然是吐而納之,則扣之以“出口轉內銷”意義是十分確切的,面底詞意又有所別解,謎味不錯,然而“內”是“納”的古字,它們是一對“古今字”,《荀子·富國》“婚姻娉內,送逆無禮。”註:“內,讀曰納,納市也。”這謎以底釋面是用“轉納”之義入扣的,遂成相犯。

例9

非他殺事故(猜成語) 自我作古
評釋:謎面是法醫名詞,是驗屍報告上的結論,即指自殺事故。“事故”在這裡是事件之意,但“故”也有死亡之義。謎底“自我作古”的“作古”是“創始”,《宋史·禮志》:“帝曰:‘自我作古,何害?’”整個謎底原意是“就從我自各兒開始”,但是“古”與“故”是古時的通假字,也是死亡的意思,“作古”於是成了“作故”而有了死亡之義。謎底原意經此扣合產生強烈的別解。《爾雅釋詁》:“古,故也。”很可惜一條扣合如此緊切,別解如此巧妙的謎作,就斷送在這“古故也”三個字上。

例10

橫眉冷對(猜漢代人) 張衡
評釋:《詞海》衡字第十三義“通橫”,舉詩經“衡從其畝”為證。晉代陶淵明《歸去來辭》:“乃瞻衡宇”,就是看見門上橫木的意思。這謎以“衡”的通“橫”來直扣面上的“橫”是個較為淺顯的“通假相犯”病例。

例11

莫愁(猜五言唐詩句) 天氣晚來秋
評釋:這是一個比較典型的病例,他的面底一共用了三個通假字。面上的“莫”是“暮”的本字,《論語·先進》:“莫春者,春服既成”。謎底用“天氣晚”來作釋,就是用通同之法,這在通假成謎中是可取的。然而謎底的“秋”自古以來是“愁”的通代字,《禮·鄉飲酒義》:“西方者秋,秋愁也,愁之以時,察守義者也。”所以詩人以秋言愁,燈謎扣合更是“秋、愁”通代,如果謎面只是憂鬱繞思,謎底扣之以“秋”而釋以“愁”義,當屬可取,而本謎“愁”、“秋”面底兩見,以義互釋,故當以“通假相犯”視之——這“通假”當然是燈謎界習慣稱呼的“通假”。
謎的底面扣合,還有以拆字為手段的,《文化娛樂》的一次賽事上,出現過一則評優的以“莫愁”為謎底,面用拆字分詠的謎作,在浙江上虞縣《曹娥謎會》的私人場合中曾引起爭辯,瀋陽東有禮兄以為此謎面上有“暮”字,謎底有“莫”字,應算是“通假相犯”,在場亦有以為通假字雖同時在面底出現,只要是以字型拆合為主要手法,不靠這兩字的字義串解者,應不屬傷犯範圍。後者這個立論是以“形扣從寬、義扣從嚴”的原則為依據的,是個可依循的觀點。通假字入謎的可否,幾年前又驟然在《中國謎報》上引起激烈的爭論,大概是以現實意義與傳統文化為分壘的,經過長時間的探討,“通假”入謎的存在價值在燈謎界取得了基本的共識。為了使制謎人弄清“通假字”的範疇與套用,所以有了專以通假字為底的“通假字謎目”的產生,在海內外形成了熱潮,但估計可能會由此而產生新的弊端。
謎人畢竟都是讀書人,都很博識,讀書時對通假字已深有認識,知道它們的通同關係,用以入謎,面底兩見的不多,相犯的,通過層層把關,刊登的更少,所以這個毛病在諸多謎病中沒有它的嚴重性與普遍性,經分辨之後形同一般的“面底相犯”,本可歸併而無獨立評釋之必要,但因這毛病頗為典型,是有關燈謎賴以存在的文字上的問題,也是制文義謎的基本常識問題。加上已在燈謎界引起多次的、廣泛的爭議,故爾與普通面底相犯分開,作為一病加以評釋。這一點,是必須附帶說明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