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倉橋,位於江蘇如皋,原為磚拱橋,1986年改建成砼梁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通倉橋
- 所屬地區:江蘇如皋
通倉橋,位於江蘇如皋,原為磚拱橋,1986年改建成砼梁橋。
通倉橋,位於江蘇如皋,原為磚拱橋,1986年改建成砼梁橋。1...
通倉橋 通倉橋是位於江蘇泰州的橋樑。通倉橋在泰州,通倉橋在城北海陵北路西側,跨稻河上。從海陵北路過稻河上的此橋,向西通往西倉,故名。《(萬曆)泰州志》載有“通倉橋,州治北三里。”明代正德年間王思旻建,清嘉慶時通倉橋傾塌,改為木橋,上世紀末又改為鋼筋混凝土橋,橋面鋪石板,兩邊安石欄。
大倉橋,位於上海市松江城西,始建於明代,是一座高10米,跨度50米的五孔拱形大石橋,為上海地區著名的明代大石橋之一。大倉橋原名永豐橋,因橋南為松江府漕運倉城而得名,現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沿襲 舊志記:西倉橋在錢徑西,明代天啟年間,知縣章台儒建。南倉,即水次西倉。明代著名書畫家董其昌曾作《西...
西倉橋,為江蘇常州古運河西門段的一段三孔石拱橋,橫跨古運河,高大雄偉。後因為常州段運河拓寬,原本的石拱橋被移建到東門段的東坡公園內。現運河西門段的原址處重建了跨河的新橋,為鋼筋橋身,木板鋪就的橋面,屬於步行橋,隨著常州市區段運河的改造也將拆除並改建為平橋。2017年,常州市大倉路(西倉橋)全面...
西倉橋位於泰州市,西倉橋是泰州的一座老橋。西倉橋是配合泰州船閘而建,建設時間應該是上世紀50年代。該橋橫跨南官河,由於其下是航道,有船隻通航, 西倉橋最終採用歐式古典風格,橋樑結構形式採用3孔鋼筋混凝土板拱橋,全長約84米,寬40米,雙向四車道,橋身高度在老橋的基礎上下降約2米。西倉橋橋面為瀝青...
北倉橋跨小河,永興橋東,天水院橋西。宋稱百萬倉橋,在淳祐倉前,故名。清稱破倉橋,《康熙仁和志》:破倉橋,舊名百萬倉橋,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重建。1960年3月後填塞天水橋至武林路段小河拓路,北倉橋廢。淳祐倉,《鹹淳志》載在餘杭門內斜橋南,南宋淳祐九年(1249),臨安府守趙與創,以儲米之...
浙江省紹興倉橋直街,位於浙江省紹興市,全長1.5公里,由河道、民居、街坊三部分組成,民居多為清末民初建築,眾多富有地方特色的台門保存完好,具有濃郁的水鄉風貌。2003年獲“二〇〇三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優秀獎”。河道兩側,以水鄉傳統民居為主,每家後院都有一個小河埠,為紹興城內典型的“...
“中間河,即稻河,亦稱市河。由西壩北犁山嘴北流起,經通倉橋、演化橋、韓家橋至羅浮山匯老西河,過漁行鎮西壩直通下河,由羅浮山折北而東過趙公橋匯東草河北行,亦通下河。”從河道的流向看並不陌生,《道光泰州志》講“水利”時言“下河水道其道有三,一自小溪東至浦汀河南經港口漁行入韓家橋至板橋”...
通倉橋、望月橋、燕橋、豐樂橋、雁橋、益人橋、閘橋、武定橋、文德橋、冒家橋、師範橋、育賢橋、錢家橋、迎春橋、新迎春橋、東水關等水繪園風景區內的景觀橋。外城河 通城橋、新生橋、新皋橋、集賢橋、健康橋、南門大橋、觀風橋、東皋橋、萬壽橋、通濟橋、海陽大橋、北門橋(汽車不可行駛)、藍灣橋。
直至流倉橋,又東南流二十里入大定界倮簸河。”“倒天河”起名於新中國成立初期。畢節剛解放時,“畢川”在古城外面的“永清河”河段,仍是“祿水”的老河道,即從今南關橋繞行南門口,經桂花路至今“人民公園”內,再從今“愛民廣場”流經五龍橋下至頭步橋。那時候,今桂花路、“人民公園”一帶,還是城外...
同事倉橋朱里察覺到了京子的異樣,感到十分困惑。某日,京子偶然造訪波斯餐廳,被充滿異國風情的肚皮舞演員Sali深深吸引,而這位Sali正是田中京子本人。同時,田中也開始惴惴不安,擔心自己的雙重身份會被朱里揭穿。劇情簡介 會計部的白領田中京子工作出色但沒有朋友和戀人,被周圍的人視為“怪人”。同一間公司的派遣員工...
【34】 三灘:指松江秀野橋、倉橋、跨塘橋“三灘”。綺錯:謂如綺紋之交錯。葉廷琯《吹網錄·張角置三十六方》:“屯坊列署,三十有二。星居宿陳,綺錯鱗比。”雲屯:謂如雲之聚集,形容盛多。《後漢書·袁紹劉表傳贊》:“魚麗漢軸,雲屯冀馬。”【35】 利市:買賣所得的利潤。《文明小史》:“真正是...
三官塘,位於松江區佘山鎮境,西與青浦區三官塘相接,東流過陳坊橋至通波塘,長4.53公里,底寬15~20米,底高0~-0.5米,河面寬38米,為承泄北水南下入浦的通道之一。古浦塘,西起斜塘北端,東流過油墩港至秀春塘口接松江老市河,流經大港、倉橋鄉境,長7.42公里,底寬6~10米,底高-0.5~0米...
文亨橋,又稱新橋。位於表場西大運河上,系三孔石拱橋。始建於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因較始建於明代正德年間的廣濟橋稍晚,民間俗稱新橋。建築特色 文亨橋是常州老西門(即朝京門)外京杭大運河上的第二座大型三孔橋,造型與西倉橋(廣濟橋)相同,始建於明代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距今已有450餘年歷史...
嵇接骨橋是一座橋樑,上倉橋北為嵇接骨橋,沿南宋舊稱,又稱州橋。上倉橋北為嵇接骨橋,沿南宋舊稱,因時有嵇姓行醫者住此,世傳秘術,善治金瘡、骨損,故名。又稱州橋。《武林坊巷志》第三卷“嵇接骨橋”按:“嵇接骨橋,西出鳳山門大橋,東通彩霞嶺巷。人物有宋嵇清、元李衍、明嵇勝三人,錢思復附見...
1984年3月開工,航道整治西起西涵洞,東至三號橋,長8.92公里,由原寬25米左右,拓寬到河面寬50米,底寬40米,港池碼頭處河寬不小於60米,最低通航水深2.5米,彎道半徑不小於300米,兩岸採用直立式漿砌塊石駁岸,原沿線7座橋樑,保留3座(懷德橋、廣化橋、同濟橋),拆除4座(西倉橋、文亨橋、朝陽橋、白...
長門造船歷史館 長門造船歷史館,介紹日本老式木船的歷史。由於為諸侯們建造大船等,倉橋島曾經相當繁榮昌盛。資料館裡介紹著有關當時倉橋島造船的資料和日本老式木船的歷史。簡介 長門造船歷史館,復原了長25米,重50噸的遣唐使船。所要時間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