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術基礎及套用

通信技術基礎及套用

《通信技術基礎及套用》是2013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通信技術基礎及套用
  • ISBN:9787302320388
  • 定價:35.00元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6-4
  • 裝幀:平裝
圖書簡介:,目錄,

圖書簡介:

本書系統、深入地介紹了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的基本原理與基本分析方法,是通信及信息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教材。
全書共分12章,內容包括通信系統及通信網的構成、確定信號分析、隨機過程、模擬通信系統、數位訊號的基帶傳輸、數位訊號的頻帶傳輸、信源和信源編碼、信道、信道編碼、擴頻通信、正交頻分復用多載波調製技術以及通信網的基礎知識。

目錄

目錄
第1章緒論 1
1.1引言 2
1.2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的構成 2
1.2.1概述 2
1.2.2信源、信宿和信號 3
1.2.3信源編解碼設備 3
1.2.4信道及信道編解碼設備 4
1.2.5交換設備 4
第2章確定信號分析 6
2.1引言 7
2.2確定信號的分類 7
2.3周期信號的傅立葉級數分析 7
2.4傅立葉變換 9
2.5單位衝激函式的傅立葉變換 10
2.6功率信號的傅立葉變換 11
2.7能量譜密度與功率譜密度 14
2.8確定信號的相關函式 16
2.9卷積 18
2.10確定信號通過線性系統 19
2.11希爾伯特變換 22
2.12解析信號 23
2.13頻帶信號與帶通系統 25
第3章隨機過程 29
3.1引言 30
3.2隨機過程的統計(機率)特性 30
3.3平穩隨機過程 32
3.4高斯隨機過程(正態) 34
3.5平穩隨機過程通過線性系統 35
3.6高斯白噪聲 37
3.7窄帶平穩隨機過程 39
3.8匹配濾波器 41
3.9循環平穩隨機過程 44
習題 45
第4章模擬通信系統 47
4.1引言 48
4.2幅度調製 48
4.2.1雙邊帶抑制載波調幅 49
4.2.2具有離散大載波的雙邊帶幅度調製 55
4.2.3單邊帶調幅 59
4.2.4殘留邊帶調幅 62
4.3角度調製 64
4.3.1調頻及調相信號 65
4.3.2角度調製信號的頻譜特性 67
4.3.3角度調製器與解調器 68
4.4線性調製系統的抗噪聲性能 72
4.4.1雙邊帶抑制載波調幅系統的抗噪聲性能 73
4.4.2單邊帶調幅系統的抗噪聲性能 74
4.4.3具有離散大載波的雙邊帶調幅系統的抗噪聲性能 75
4.5角度調製系統的抗噪聲性能 77
4.5.1角度調製系統的抗噪聲性能 80
4.5.2頻率調製的門限效應 80
4.5.3預加垂濾波與去加重濾波 80
4.6頻分復用及其套用實例 82
4.7超外差接收機 84
習題 86
第5章數位訊號的基帶傳輸 90
5.1引言 91
5.1.1數字基帶信號及數字基帶傳輸 91
5.1.2信息量單位、信息速率及碼元速率、誤比特率及誤符率、頻帶利用率 92
5.2數字基帶信號波形及其功率譜密度 93
5.2.1數字脈衝幅度調製 93
5.2.2常用的數字PAM信號波形(碼型) 94
5.2.3數字PAM信號的功率譜密度計算 99
5.2.4常用線路碼型 105
5.3在加性白高斯噪聲信道條件下數字基帶信號的接收 109
5.3.1利用低通濾波的接收 110
5.3.2利用匹配濾波器的最佳接收 115
5.4數字PAM信號通過限帶基帶信道的傳輸 118
5.4.1數字PAM基帶傳輸及碼間干擾 119
5.4.2無碼間干擾基帶傳輸的奈奎斯特準則 121
5.5在理想限帶及加性白高斯噪聲信道條件下數字PAM信號的最佳基帶傳輸 121
5.6眼圖 123
5.7信道均衡 124
5.8符號同步 127
習題 128
第6章數位訊號的頻帶傳輸 131
6.1引言 132
6.2二進制數位訊號的正弦型載波調製 133
6.2.1二進制通斷鍵控 133
6.2.2二進制移頻鍵控 142
6.2.3二進制移相鍵控 147
6.2.42PSK的載波同步 150
6.2.5差分移相鍵控 152
6.3四相移相鍵控 154
6.4M進制數字調製 158
6.4.1數字調製信號的矢量表示 159
6.4.2加性白高斯噪聲干擾下M進制確定信號的最佳接收 165
6.4.3M進制振幅鍵控 166
6.5恆包絡連續相位調製 171
6.5.1最小移頻鍵控 171
6.5.2高斯最小移頻鍵控 172
習題 173
第7章信源和信源編碼 175
7.1引言 176
7.2信源的分類及其統計特性描述 176
7.3信息熵H(X) 179
7.4互信息I(X;Y) 185
7.5無失真離散信源編碼定理簡介 187
7.6無失真離散信源編碼 190
7.7連續信源的限失真編碼 192
7.7.1模擬信號數位化基本原理 192
7.7.2採樣 194
7.7.3標量量化 198
7.7.4脈衝編碼調製 204
7.7.5時分復用 207
7.7.6矢量量化 208
7.8相關信源的限失真信源編碼 209
7.8.1預測編碼 209
7.8.2變換編碼 211
習題 211
第8章信道 215
8.1引言 216
8.2信道的定義和分類 216
8.3通信信道實例 217
8.3.1恆參信道 217
8.3.2隨參信道 218
8.4信道的數學模型 218
8.4.1連續信道模型 218
8.4.2離散信道模型 220
8.5恆參信道特性及其對信號傳輸的影響 221
8.6隨參信道特性及其對信號傳輸的影響 223
8.6.1隨參信道的數學模型 223
8.6.2隨參信道對信號傳輸的影響 224
8.6.3抗衰落措施 228
8.7信道容量 229
8.8信道編碼定理 230
習題 229
第9章信道編碼 232
9.1信道編碼的基本概念 233
9.2線性分組碼 238
9.2.1基本概念 238
9.2.2生成矩陣和監督矩陣 239
9.2.3漢明碼 243
9.3循環碼 244
9.3.1基本概念 244
9.3.2多項式描述 246
9.3.3生成多項式與生成矩陣 248
9.3.4監督多項式與監督矩陣 252
9.4卷積碼 254
9.4.1卷積碼的編碼 255
9.4.2卷積碼的解碼 258
習題 259
第10章擴頻通信 262
10.1引言 263
10.2偽隨機碼 263
10.2.1定義 263
10.2.2最長線性反饋移存器序列(m序列) 263
10.3正交碼 269
10.4直接序列擴頻 271
10.4.1直擴二相移相鍵控 271
10.4.2功率譜密度 273
10.4.3DS-BPSK的抗干擾性能 274
10.5多徑分集接收:Rake接收 277
10.6擴頻碼的其他套用 278
10.6.1誤碼率的測量 278
10.6.2數字信息序列的擾碼與解擾 278
10.6.3噪聲發生器 279
10.6.4數字通信加密 280
10.6.5測量時延 280
習題 281
第11章正交頻分復用多載波調製技術 282
11.1引言 283
11.2OFDM多載波調製技術的基本原理 285
11.2.1BPSK-OFDM 285
11.2.2QAM-OFDM 287
第12章通信網的基礎知識 292
12.1引言 293
12.2通信網的組成要素和性能要求 293
12.3交換技術的基本原理 295
12.3.1電路轉接 295
12.3.2信息轉接 296
12.3.3多址接入 297
12.4信令和協定 299
12.4.1電話信令 299
12.4.2數據網協定 300
12.5代表通信網發展方向的下一代網路 301
12.5.1NSN 301
12.5.2軟交換 302
12.5.3IMS 303
12.6無線自組織網路 303
12.7結束語 304
參考文獻 305
通信技術基礎及套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