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與通信技術(第三版)

通信原理與通信技術(第三版)

《通信原理與通信技術(第三版)》是由作者張維峰、邱瑞編寫的一本關於現代通信原理、數據通信原理及其相關的通信技術。內容詳細的講解了通信系統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及設備的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通信原理與通信技術(第三版)
  • 作者:張衛鋼張維峰 邱瑞
  • ISBN:9787560627502
  • 出版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04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圖書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簡介

《通信原理與通信技術(第三版)》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張維峰、邱瑞。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現代通信原理、數據通信原理及其相關的通信技術。全書分為三篇,共20章,內容包括通信與通信系統的基本概念、模擬調製、脈衝編碼調製、增量調製、數字復接與同步數字系列、數位訊號的基帶傳輸、數位訊號的調製傳輸、差錯控制編碼、數據通信與通信網、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通信終端與設備、數據交換技術、網路互連設備及其的通信概念、接入網技術、無線個人區域網路技術、IP電話技術、光纖通信技術、微波中繼通信技術、衛星通信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

目錄

第一篇 通信原理
第1章 通信與通信系統的基本概念 2
1.1 通信的概念 2
1.2 通信系統 3
1.2.1 通信系統的定義與組成 3
1.2.2 通信系統的分類 4
1.3 通信方式 6
1.4 信道和傳輸介質 7
1.4.1 信道的概念 7
1.4.2 傳輸介質 8
1.5 信號與噪聲 14
1.5.1 信號的定義與分類 14
1.5.2 噪聲的定義與分類 16
1.6 信號頻譜與信道通頻帶 18
1.6.1 周期信號的頻譜 18
1.6.2 非周期信號的頻譜 21
1.6.3 信道通頻帶 22
1.7 信息的度量與香農公式 25
1.7.1 信息的度量 25
1.7.2 信道容量與香農公式 27
1.7.3 信道頻寬與信道容量的關係 29
1.8 多路復用的基本概念 32
1.9 通信系統的性能評價 33
1.9.1 模擬通信系統的性能指標 33
1.9.2 數字通信系統的性能指標3 4
1.10 通信技術發展史 36
1.11 小資料——莫爾斯 38
1.12 思考題與習題 39
第2章 模擬調製 40
2.1 調製的概念 40
2.2 抑制載波的雙邊帶調幅 42
2.2.1 DSB信號的調製 42
2.2.2 DSB信號的解調 43
2.3 常規雙邊帶調幅44
2.3.1 AM信號的調製44
2.3.2 AM信號的解調45
2.4 AM和DSB的性能比較47
2.5 單邊帶調製47
2.6 殘留邊帶調製49
2.7 插入載波的包絡檢波法52
2.8 頻分復用FDM52
2.9 角調製54
2.9.1 角調製的基本概念54
2.9.2 窄帶角調製和寬頻角調製56
2.9.3 調頻信號的產生與解調58
2.9.4 頻率調製的特點60
2.9.5 輸出信噪比與信道頻寬的關係60
2.10 調製的功能與分類61
2.10.1 調製的功能61
2.10.2 調製的分類62
2.11 小資料——麥克斯韋63
2.12 思考題與習題64
第3章 脈衝編碼調製(PCM)66
3.1 PCM的基本概念66
3.2 抽樣66
3.3 量化68
3.4 編碼72
3.5 抽樣定理73
3.5.1 低通抽樣定理73
3.5.2 帶通抽樣定理75
3.6 時分復用(TDM)77
3.7 小資料——赫茲79
3.8 思考題與習題80
第4章 增量調製82
4.1 簡單增量調製82
4.1.1 增量調製的基本概念82
4.1.2 ΔM的調製原理83
4.1.3 ΔM的解調原理85
4.1.4 ΔM調製存在的問題85
4.2 增量總和調製(Δ-Σ)87
4.2.1 Δ-Σ的調製原理87
4.2.2 Δ-Σ的解調原理88
4.3 小資料——貝爾88
4.4 思考題與習題89
第5章 數字復接與同步數字系列90
5.1 PCM復用與數字復接90
5.1.1 數字復接的基本概念90
5.1.2 數字比特系列與復接等級90
5.1.3 PCM基群幀結構92
5.1.4 數字復接的原理與分類93
5.2 同步數字序列(SDH)簡介95
5.2.1 SDH的基本概念95
5.2.2 SDH的幀結構97
5.2.3 SDH的復用結構98
5.3 小資料——馬可尼99
5.4 思考題與習題100
第6章 數位訊號的基帶傳輸101
6.1 基帶信號的概念101
6.2 數字基帶信號的碼型102
6.2.1 碼型及碼型變換102
6.2.2 二元碼103
6.2.3 三元碼105
6.2.4 多元碼108
6.2.5 數字基帶信號的功率譜108
6.3 無碼間串擾的傳輸波形109
6.3.1 碼間串擾的概念109
6.3.2 第一無失真條件及傳輸波形111
6.4 擾碼和解擾116
6.4.1 m序列的產生和性質116
6.4.2 擾碼和解擾原理120
6.4.3 m序列在誤碼測試中的套用122
6.5 眼圖 122
6.6 小資料——真空管的發明124
6.7 思考題與習題125
第7章 數位訊號的調製傳輸126
7.1 二進制幅移鍵控(2ASK)126
7.1.1 2ASK的基本原理126
7.1.2 2ASK的頻域特性127
7.1.3 2ASK的調製與解調127
7.2 二進制頻移鍵控(2FSK)128
7.2.1 2FSK的基本原理128
7.2.2 2FSK的頻域特性129
7.2.3 2FSK的調製與解調129
7.3 二進制相移鍵控(2PSK)131
7.3.1 2PSK的基本原理131
7.3.2 2PSK的頻域特性132
7.3.3 2PSK的調製與解調132
7.4 二進制差分相移鍵控(2DPSK)133
7.4.1 2DPSK的調製133
7.4.2 2DPSK的解調134
7.5 多進制數字調製136
7.5.1 多進制幅度鍵控(MASK)136
7.5.2 多進制相移鍵控(MPSK)137
7.5.3 多進制頻移鍵控(MFSK)141
7.6 小資料——電晶體的發明142
7.7 思考題與習題142
第8章 差錯控制編碼144
8.1 差錯控制編碼的概念144
8.2 差錯控制方式146
8.3 差錯控制編碼分類148
8.4 檢錯和糾錯原理149
8.5 幾種常用的檢錯碼152
8.5.1 奇偶校驗碼152
8.5.2 水平奇偶校驗碼152
8.5.3 二維奇偶校驗碼153
8.5.4 群計數碼154
8.5.5 恆比碼154
8.6 線性分組碼155
8.7 循環碼161
8.8 小資料——香農163
8.9 思考題與習題163
第二篇 數據通信
第9章 數據通信與通信網 166
9.1 數據通信與數據通信系統 166
9.1.1 數據通信的概念 166
9.1.2 數據、模擬和數字通信的異同點 167
9.1.3 數據通信的特點 168
9.1.4 數據通信系統的組成 169
9.1.5 數據通信的主要性能指標 170
9.1.6 數據通信方式 171
9.2 通信網 174
9.2.1 通信網及其結構 174
9.2.2 通信網拓撲結構 176
9.2.3 通信網服務質量 178
9.2.4 網路的服務性能保障機制 179
9.3 現代通信網的支撐技術 180
9.3.1 套用層技術 180
9.3.2 業務網技術 181
9.3.3 傳輸網技術 183
9.3.4 支撐網技術 183
9.4 通信網的發展歷程 183
9.5 小資料——收音機的發明 186
9.6 思考題與習題 187
第10章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 188
10.1 網路體系結構概述 188
10.2 網路體系結構的幾個重要概念 189
10.2.1 網路協定 189
10.2.2 網路服務 192
10.2.3 面向連線服務與無連線服務 194
10.3 ISO/OSI參考模型 194
10.3.1 物理層 195
10.3.2 數據鏈路層 195
10.3.3 網路層 196
10.3.4 傳輸層 196
10.3.5 會話層 197
10.3.6 表示層 197
10.3.7 套用層 197
10.4 Internet網路模型 198
10.4.1 TCP/IP協定 198
10.4.2 網路接口層 199
10.4.3 網路互連層 199
10.4.4 傳輸層 202
10.4.5 套用層 205
10.5 ISO/OSI模型與TCP/IP模型的比較 205
10.6 小資料——電視的發明 206
10.7 思考題與習題 207
第11章 通信終端與設備 209
11.1 電話機 209
11.1.1 磁石式電話機 209
11.1.2 撥號盤式電話機 211
11.1.3 按鍵式電話機 212
11.1.4 電話通信中的通信原理知識 214
11.2 收音機 214
11.2.1 收音機分類及原理框圖 214
11.2.2 輸入電路 215
11.2.3 變頻電路 216
11.2.4 中放電路 218
11.2.5 檢波電路 218
11.2.6 低頻放大和功率放大電路 218
11.2.7 廣播通信中的通信原理知識 220
11.3 電視機 220
11.3.1 電視機信號傳輸原理 220
11.3.2 電視機原理 222
11.3.3 廣播電視中的通信原理知識 224
11.4 數據終端 224
11.4.1 數據終端組成及分類 224
11.4.2 多媒體通信終端 227
11.5 通信設備 230
11.5.1 數據機 230
11.5.2 多路復用器 230
11.5.3 集中器 231
11.5.4 前端處理器 231
11.5.5 協定轉換器 231
11.6 小資料——雷達的發明 232
11.7 思考題與習題 233
第12章 數據交換技術 234
12.1 交換的概念 234
12.2 交換的基本功能 236
12.3 常用的交換技術 236
12.3.1 線路交換 236
12.3.2 報文交換 238
12.3.3 分組交換 239
12.3.4 異步轉移模式(ATM) 242
12.3.5 IP交換 252
12.3.6 軟交換 254
12.4 小資料——自動電話交換機的發明 256
12.5 思考題與習題 256
第13章 網路互連設備及其通信概念 257
13.1 網路互連的概念 257
13.2 網路互連設備 258
13.2.1 中繼器(Repeater) 258
13.2.2 網橋(Bridge) 259
13.2.3 路由器(Router) 261
13.2.4 網關(Gateway) 266
13.2.5 交換機 267
13.3 幾種“信道”概念的理解 272
13.4 小資料——全球資訊網 273
13.5 思考題與習題 274
第三篇 現代通信技術
第14章 接入網技術 276
14.1 接入網的概念 276
14.2 接入網的接口技術 279
14.2.1 接入網的界定與功能模型 279
14.2.2 V5接口 280
14.3 接入網的分類 280
14.4 接入技術 281
14.4.1 銅線接入技術(xDSL) 281
14.4.2 混合光纖/同軸電纜接入網 285
14.4.3 無線接入技術 286
14.4.4 光纖接入網 287
14.5 小資料——積體電路的發明 290
14.6 思考題與習題 291
第15章 無線個人區域網路技術 292
15.1 無線個人區域網路概述 292
15.2 藍牙技術 293
15.2.1 “藍牙”的由來 293
15.2.2 藍牙技術概述 293
15.2.3 藍牙技術的特點 295
15.2.4 藍牙系統組成 296
15.2.5 藍牙技術的套用 297
15.2.6 藍牙技術與無線區域網路 298
15.3 ZigBee技術 300
15.3.1 ZigBee技術概述 300
15.3.2 ZigBee系統組成 301
15.3.3 ZigBee的套用 301
15.3.4 ZigBee和藍牙性能參數比較 302
15.4 NFC技術 302
15.4.1 NFC技術概述 302
15.4.2 NFC原理和組成 303
15.4.3 NFC技術的套用 305
15.4.4 NFC與藍牙技術的比較 305
15.5 UWB技術 305
15.5.1 UWB技術概述 305
15.5.2 UWB技術原理 306
15.5.3 UWB技術特點及套用 306
15.6 小資料——電子計算機的發明 307
15.7 思考題與習題 308
第16章 IP電話技術 309
16.1 IP電話概述 309
16.2 IP電話的基本工作原理 309
16.2.1 IP電話的系統組成 310
16.2.2 IP電話的實現方式 312
16.3 IP電話的相關技術標準 312
16.4 IP電話的服務質量及發展前景 314
16.5 小資料——傳真機的發明 315
16.6 思考題與習題 315
第17章 光纖通信技術 316
17.1 光纖通信概述 316
17.1.1 光纖通信的概念 316
17.1.2 光纖通信使用的波長 316
17.1.3 光纖通信的特點 317
17.2 光纖通信原理 318
17.3 光纖通信系統的組成 318
17.3.1 光端機 319
17.3.2 中繼器 321
17.3.3 監控系統 321
17.4 幾種光纖通信技術 322
17.5 光纖通信的發展趨勢 324
17.6 小資料——“光纖之父”高錕 326
17.7 思考題與習題 326
第18章 微波中繼通信技術 327
18.1 微波中繼通信的概念 327
18.2 微波中繼通信的頻率範圍 328
18.3 微波中繼通信的特點 328
18.4 微波中繼通信系統的組成 329
18.5 微波中間站的轉接方式 330
18.6 數字微波的收/發信設備 332
18.7 數字微波通信的關鍵技術 333
18.8 小資料——莫爾斯電碼和電報機 335
18.9 思考題與習題 336
第19章 衛星通信技術 337
19.1 衛星通信概述 337
19.1.1 衛星通信的概念 337
19.1.2 衛星通信的工作頻段 338
19.1.3 衛星通信的特點 339
19.2 衛星通信系統 339
19.2.1 衛星通信系統的分類 339
19.2.2 衛星通信系統的組成 340
19.2.3 衛星通信系統的工作過程 341
19.3 通信衛星 342
19.3.1 通信衛星的分類 342
19.3.2 同步衛星的通信範圍 343
19.3.3 通信衛星的組成 344
19.4 衛星通信地面站 346
19.4.1 地面站的分類 346
19.4.2 地面站的組成 347
19.5 衛星通信的多址技術 349
19.6 衛星通信的新技術 352
19.7 GPS系統 354
19.7.1 GPS概述 354
19.7.2 GPS系統組成 354
19.7.3 GPS定位原理 355
19.8 小資料——人造衛星史話 357
19.9 思考題與習題 357
第20章 移動通信技術 358
20.1 移動通信概述 358
20.1.1 移動通信的概念及特點 358
20.1.2 移動通信系統的分類 359
20.1.3 移動通信系統的組成 360
20.1.4 移動通信中的多址技術 361
20.2 第一代移動通信系統 362
20.3 第二代數字移動通信系統 362
20.3.1 GSM移動通信系統 363
20.3.2 CDMA移動通信系統 370
20.4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 373
20.4.1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的特點 374
20.4.2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提供的業務 375
20.4.3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的關鍵技術 376
20.5 小資料——手機的發明 376
20.6 思考題與習題 377
參考文獻 37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